发布时间:2018-08-22 14:14 原文链接: 大连化物所等生物分子功能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部转化医学科学研究中心生物分子功能研究组研究员朴海龙团队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教授谭广团队合作,解释了肝癌细胞中去泛素化酶USP10的生物分子功能及分子机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癌症快讯》(Cancer Letters)杂志。

  肝癌是异质性强、死亡率高的难治性恶性肿瘤,我国肝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仅为15%左右。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肝癌切除术后的高复发率、高转移率以及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

  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一个细胞生长、代谢的中央控制器,也是公认的抗癌药物的主要靶点,mTOR信号通路高度激活是肝癌发生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然而,mTOR上游基因PIK3CA和PTEN在肝癌中的突变率低,因此mTOR过度激活的机制仍不清楚。该研究团队在对泛素-蛋白酶体降解途径的研究中发现,mTOR在肝癌中的异常激活与去泛素化酶USP10在肝癌中的低表达密切相关,并且USP10的表达与肝癌预后呈显著负相关。而后通过一系列生物信息学、细胞分子生物学及肿瘤生物学研究发现,USP10通过去泛素化mTOR上游的两个关键调控蛋白分子AMPKα及PTEN来参与mTOR的激活抑制。该研究结果揭示了USP10是肝癌的一个重要抑癌基因,可作为一个以mTOR为治疗靶点的生物标记物,对以mTOR为靶向的肝癌治疗有着潜在的指导作用。

  该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及大连化物所创新基金的资助。

相关文章

大连化物所等团队利用生物分子模拟预测代谢酶新功能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国辉团队与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巍维团队、广州大学教授王雄军、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李全林等合作,揭示了代......

科学家利用生物分子模拟预测代谢酶新功能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国辉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杨巍维团队、广州大学教授王雄军、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李全林等合作,揭示了代谢酶果糖1,6-二磷酸酶1(F......

李红昌课题组等在纳米材料精准生物靶向机制研究获进展

8月5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纳米医疗技术研究中心李红昌课题组、材料界面研究中心喻学锋课题组与高分子药物研究中心李洋课题组,发现纳米材料精准生物分子靶向的新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以Intrinsi......

关于生物代谢分子肌酸促进癌症转移的功能与机制

近日,我所中科院分离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生物分子功能与机制研究组朴海龙研究员团队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卜鹏程团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陈纲团队合作,研究发现体外补充和体内合成代谢分子肌酸,可通过......

中国学者发JACS非标记活细胞成像零突破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纳米技术与健康效应重点实验室宋茂勇研究组在非标记纳米颗粒活细胞成像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ScatteredLightImagingEnablesReal-timeMo......

研究在构建大规模异构生物分子关联网络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多语种信息技术研究室研究生郭镇豪、易海成在研究员尤著宏的指导下,开展的关于大规模异构生物分子关联网络的研究“ConstructionandComprehensiveAnal......

化学所在生物分子马达组装体性能调控方面取得新进展

以活性生物大分子为构筑基元,利用分子组装策略设计与构建仿生体系,模拟或调控生命体基本单元的结构和功能,已成为化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的前沿和热点。生命体活动所必需的能量来源是三磷酸腺苷(ATP),一般情况下......

大连化物所等生物分子功能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部转化医学科学研究中心生物分子功能研究组研究员朴海龙团队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教授谭广团队合作,解释了肝癌细胞中去泛素化酶USP10的生物分子......

新技术让生物分子模拟更快更准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和巴西南马托格罗索州联邦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最先进的模拟技术评估了pH和氧化还原电势,或者说电子传递速率对生物分子的影响。此外,论文作者之一ViníciusCruzeiro还利用图形处理......

化学所在生物分子马达组装及其应用研究方面获进展

自然界的细胞生命活动主要是通过生物分子马达协同运动来完成。近年来,以活性生物分子马达为构筑基元,利用分子组装技术,构建复杂的类细胞器结构,能很好地模拟细胞内的物质传递、能量转化和信息存储,已成为化学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