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7-27 16:11 原文链接: 好甜还是喜咸,基因说了算?

   最近持续的高温天气让人叫苦不迭, 据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表示,此次高温天气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局部强度大,北方的高温以晴热为主,而南方的高温以闷热为主,因此南北方地区的公众在体感上也有所不同。有网友戏言:“南北方的差异简直无所不在,连热都不是一样的热。”

  的确,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南方和北方在各个方面形成了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其中最明显的恐怕要属“南甜北咸”的口味偏好了。先有豆腐脑究竟吃甜的还是吃咸的,南方人和北方人绝不妥协,随后,“月饼大战”“粽子武林大会”纷纷召开,就连汤圆、番茄炒蛋也被牵连进来。

  虽然南北方人都固执地捍卫着自己吃的信仰,但是造成这种饮食偏好的究竟是什么?最近有研究指出,饮食偏好其实是受基因控制的。这种说法到底靠不靠谱呢?

  饮食偏好和基因有没有关系

  据国外科学研究显示,人体内有一种名为APOA2的基因,这种基因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导致了人对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不同偏好。除了APOA2基因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基因也在调控着人们的饮食偏好。比如,偏好巧克力的人有着更活跃的某些催产素受体基因。

  但是,我国“南甜北咸”的饮食差异与基因有关系吗?

  “饮食偏好受基因影响的研究很少,不能否认基因可能在其中起某种作用,但是它不是造成各地饮食偏好不同的主要原因。”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肖国樱说。

  原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王晨光博士认真查阅了相关论文,认为这属于学术上的一种“偏见”。

  “因为一些科研人员在做实验之前,会有预设,这就失去了学术的中立性,他们会根据预设搜集相关证据,有几篇论文就属于这种情况。”王晨光说。

  在他看来,如果要证明某个基因的变化确实能够影响饮食习惯,就必须满足实证性条件,不仅需要大数据支持,还需要在动物模型上进行实验。“人类大概有两万多个基因,这两万多个基因任何两个人之间比较,哪怕是同卵双胞胎之间比较,都会有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即便和特定饮食偏好或者习惯建立起联系,也仅仅是相关性,不代表基因影响饮食的这种因果关系。”他说。

  基因与味觉更相关

  这样看来,基因和饮食就一点关系都没有?也不是。应该说基因和饮食偏好关系不大,却和味觉、味蕾关系很大。

  酸、甜、苦、辣是基本的味觉组成,目前,科学家们已经确认了一些与味觉能力相关的基因。

  比如,苦味味蕾是口腔中最发达的味蕾,苦味基因也是味觉基因中种类最多的,有20几个基因与不同类型的苦味相关联,苦味基因是受到自然选择而被最多保留下来的基因,科学家研究表示,人们对苦味的敏感跟人类与大自然作斗争有关。

  同时,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的一个科研小组在新一期英国《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实验鼠体内某特定基因可能控制着甜味受体的产生。而另一项美国的研究则是建立在对74对同卵双生子和35对异卵双生子研究的基础上的。这项研究的结论是,人的酸味敏感度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不过,基因起到约53%的作用,高于环境因素。

  辣味基因的发现,源自于意大利科学家“重走丝绸之路”的创举。他们研究古老丝绸之路上那些没有被现代文明所影响的部落,从他们经久不变的饮食习惯中探究基因对口味的影响。研究人员在一些已知的基因中发现了8个突变位点,其中就包括一个与感受辣味相关的离子通道蛋白编码基因。

  水土、气候和物产造就了“南甜北咸”

  如果基因不是导致“南甜北咸”的根源,那到底是什么决定了我国南北的饮食偏好呢?

  “‘南甜北咸’的饮食偏好主要和当地的资源有关,甘蔗长在南方,南方食材丰富,四季都有收获,运距短;北方四季分明,长距离运输导致了食材的不新鲜,所以靠重口味来掩蔽,且冬季靠食物腌制等手段来丰富餐桌。这就是‘南甜北咸’的由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吴继红说。

  肖国樱也认为:“在漫长的人类进化过程中,绝大部分时间是有什么吃什么,而不能做到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糖是人类能量的主要来源,因此喜欢甜食是人类的共性,出生在湖南的婴儿也喜欢吃甜的,吃辣的会哭,但长大后多数湖南人都喜欢吃辣,这主要是生活环境养成的饮食偏好,湖南天气潮湿,吃点辣、发点汗,对健康有益。因此水土、气候和物产的差异是造成各地饮食偏好不同的主要原因。”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南甜北咸”与中国历史有关。

  时光倒退1000多年,中国人的甜咸偏好和今天有天渊之别。北宋文人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将中国当时的口味分布概括为“大抵南人嗜咸,北人嗜甘”,与今天的甜咸地图完全相反。

  虽然唐朝已将熬糖法引入中国。但宋元时期砂糖仍然是较为珍稀的材料,经常需要从大食等国贸易进口。由于糖在古代价格较为高昂,吃糖需要相当经济基础支撑,因此经济发达,且有北宋首都物资之利的开封周边嗜甜也就不稀奇了。不但富裕阶层留下了嗜糖如命的文献记载,而且平民百姓也都可一享甜食之快。后来,两宋之交,中原被金国攻陷,大批中原人跟随宋朝王室移居江南地区。他们不但把自己习惯的甜味带到江南,更让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因此富裕起来的江南人也学着北方移民吃起甜食来。

  相关链接

  “味觉地图”无稽之谈

  许多人都见过一张味觉地图,这张看上去颇为专业的图片将我们的舌头整齐地分出了几个区域,几种味觉受体各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前面是甜味,两边是咸味和酸味,后面是苦味。还有人用这一分区端出了一碗“心灵鸡汤”,讨论人生是“先甜后苦”还是“先苦后甜”。不过,这张研究味觉的图却是错误的,它早已被科学家揭穿了。

  事实是,品尝甜味、咸味、酸味和苦味的能力并没有被分配到不同部位,接受这些味道的受体实际上是“混搭”分布在各处的。在舌头上有两种负责味觉的脑神经:位于后部的舌咽神经以及位于前部的面神经的鼓索支。如果味觉限定于各自的区域,那么鼓索神经受损的人将失去品尝甜味的能力。然而一名外科医生在1965年时发现,那些曾在医疗过程中损伤了鼓索神经的实验者并没有丧失甜味味觉。1993年,来自佛罗里达大学的林达·巴特舒克更是发现,当鼓索神经被麻醉后,实验者不仅能够感知甜味,而且他们的甜味感知甚至更强烈。

  现代分子生物学也对味觉地图进行了抨击,在过去的15年中,研究人员认定了许多在味觉细胞中发现的受体蛋白。所有我们认为是甜的东西都可以激活相同的受体,而苦味则激活了完全不同的受体。不同于味觉地图“先甜后苦”的定位,每一种类型的受体都能在口腔中任何味觉区域里找到。因此味觉地图纯属子虚乌有。

相关文章

一文速览!10月国内外15家生物药企融资超40亿!

据不完全统计,10月份,共有15家国内外创新生物药企完成了融资事件,总金额超40亿人民币。从融资轮次来看,早期融资仍占多数,其中B轮以前融资占比超过75%,仅有2家企业完成B轮融资。从融资金额来看,披......

大脑共变模式揭秘基因/心理与疼痛敏感性之谜

疼痛是不愉快的主观体验,但对疼痛感知的敏感性存在较大的个体间差异。探究疼痛敏感性个体差异的产生机制,对于阐释慢性疼痛的易感性并进行个性化疼痛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提示,疼痛敏感性的个体差异可能受到......

Cellectis股价飙升超180%!阿斯利康又投2.45亿

今日,阿斯利康与Cellectis达成了一项利润丰厚的合作协议,将向这家法国生物技术公司投资2.45亿美元,进一步加强了其致力于开发细胞和基因疗法产品的承诺。该消息令Cellectis的股价在周三盘前......

清华脑与智能实验室团队:揭示基因信息如何利用细胞形成组织空间形态

近日,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与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组成的国际科学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可以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数据重构细胞的空间组织。研究表明,这种名为DeNovoCoalescentEmb......

病毒入侵时,生命体如何自我保护?

在生命体内存在在这样的一种英雄主义:细菌在杀死入侵病毒的那一刻“壮烈牺牲”,与其“同归于尽”,以完成保护生命体的重任。早在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们就通过间接的手段检测到了一种同归于尽的自我保护行为,......

国家药监局:已批准100余个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开展临床试验

10月7日,国家药监局网站发布《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2469号(医疗卫生类215号)提案答复的函》(以下简称《答复》)。针对丁列明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精准医学时代个体化定制药物研发......

农科院油料所:发现花生黄曲霉抗性关键候选基因

近日,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花生花遗传育种创新团队有效破解了花生黄曲霉抗性机理,并发掘出了关键候选基因,为抗性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相关学术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前沿研究杂志》(JournalofAdva......

一种全新的酶可对抗寄生的基因组TE序列

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名为PUCH的酶,它对于阻止寄生DNA序列在我们基因组中的传播至关重要。这一发现可以让我们深入了解我们的身体如何识别和对抗内部威胁(如基因组寄生虫)和外部威胁(如病毒和细菌)。德国美......

研究鉴定出新的玉米抗粗缩病基因

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海洋团队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等研究人员,通过图位克隆、转录组和代谢组等生物学手段,研究揭示了ZmDBF2-ZmGLK36-ZmJMT/ZmLOX8分子模块调控......

我国成功培育高耐草甘膦低残留玉米

草害是制约玉米高产稳产的关键要素之一,田间杂草与玉米争夺水、肥、光和空间,且易滋生病虫害,化学除草是玉米田首选的除草方式。草甘膦是世界第一大除草剂,其灭生性的特点在防治杂草的同时对玉米也会产生药害,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