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3-11 20:31 原文链接: 如何跨过35岁门槛?“老椒”亲自指导迷茫的“青椒”

  全国两会期间,“35岁门槛”成为一个热议话题。其中,关于“35岁不进则退”的事业上升瓶颈,很多高校教师感同身受。

  45岁“老椒”、复旦大学教授马臻就此撰文,回顾自己35岁当青椒时遇到的困惑和困难,以及他是如何克服的。最后,他从过来人的角度给当下的青椒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在学术界,35岁真的是一道门槛吗?我的回答:既是,也不是。

  一方面,现在大学希望招聘“有发展潜力”的年轻人。但是另一方面,足够优异的人在哪个年龄都有单位抢着要。

  那么,35岁上下的高校“青椒”会面对什么困难?如何克服困难?

  这个不大好回答。如果说得很惨,有可能会被认为“矫情”;而如果轻描淡写,那么会被好事者说成“不知青椒疾苦”。于是,很多“过来人”选择过着自己的生活,不说话了。

  今天,我尝试着从一个45岁“老椒”的角度说说这个话题。我不是说我多厉害,而是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分享“回过头去看”的东西。站在现在回顾10年前,会有更深的认识。

当年的“青葱岁月”

  35岁时,入职第二年,事业刚开始起步。和一位同事面对面坐在系楼一间大约2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面还有我搭建的一套实验装置和几个气体钢瓶。

  此前,妻子为了找国内教职,回到美国继续做博士后,我的小孩则被寄放在我父母家中。三个人住在三个不同的地方,35岁的我感到有些难。

  为了评职称,就得申请项目、发论文。但这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在国外做博士后,你是利用国外“老板”的实验平台做科研,用他的经费。但进高校任教,你得从零开始,面对空荡荡的实验室或者已经堆满别人东西的实验室,学生或是没有招到,或是招到的学生忙着做其他事情而无法有效产出。此外,当老师方方面面的事情很多,你很难静下进来每天做实验。

  在条件不理想的时候,我只能“什么事情飞过来就做什么事情”。有人邀请我合作写综述,或是合作开展实验,我就答应;找到课上,就备课、上课;没有课上,就做其他事情;研究生是慢慢带出来的。换而言之,很多事情都在推进,但进展并不“明快”,并非立竿见影。

  那时候,我们系地方小,房子老旧。整个儿都不像如今搬到新校区、新的系楼之后很“现代化”的样子。

  在这样的环境中,面对家庭和事业发展的冲突,面对资源的匮乏,人很难有一种淋漓酣畅、纵横驰骋的感觉。但是人能够慢慢适应环境,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自己眼前的事情做好。

  比我早进校两年的一位副教授告诉我,刚进校后他也晃荡着。后来他在艰难的条件下发出论文、申请到基金,慢慢地“起来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妻子在我所在的大学找到了教职,孩子茁长成长,科研项目陆续拿到,在学校附近买了房子,我也在37岁时评为教授,实验条件和办公条件也陆续改善。2017年,我们系搬到了新校区新的大楼,展开了新的一页。

  然而,各种各样的压力还是继续存在的,无论是指导研究生、申请项目,还是平衡好家庭和工作的冲突。即便已经不再是青椒,也会有“中年焦虑”。

当今青椒如何做?

  如今,我也有几名学生成为青椒或者找到了教职。我也有认识的人成了青椒。

  青椒的起步当然是很艰难的。有的人进校后忙着承担公共服务、教学工作,而缺乏启动经费和科研平台,申请项目困难。如果一开始没有产出高质量的科研论文,那么今后申请项目会更加困难。也有的人没有独立的实验室,是加入大团队,帮“大教授”做事。

  我常常对学生们说,首先要有合适的定位。有的人“牛得不行”、能在高端学术刊物发文,那么他非常适合独立发展。在现在国内的大学,优秀的人能得到更多的资源,从而取得更好的发展。我们学校已经有很多这样的突出例子。

  如果自己并非出类拔萃,那么加入大团队,作为团队的中坚力量也行。如果是加入团队,那么一定要起到支撑作用。当然,也有的青椒在实践中发现自己没有科研条件,转而专心搞教学,只要在他所在的院系能够“活命”,那也没有什么问题。

  无论如何,要像手和手套一样,实现人职匹配。如果不能匹配,要么调适自己,要么离开这个环境,去别的地方或者从事别的工作。

  其次,要摆正好心态。这个社会是奖勤罚懒、优胜略汰的社会。如果自己真的很厉害,自然能脱颖而出。但问题是,大多数人都是“正常人”,即利用有限的时间做一些研究、发一些论文,不见得真的出类拔萃。自己还需要处理好家事,这会占用很多时间。既然如此,那就埋头把自己手头的事情做好,不要矫情。

  再次,要“看透”一些事。我认为,无论是普通青椒还是老椒,发展都不那么容易,原因在于:1)如果没有资源,那么比较难在大学发展;2)资源是有限的,资源会优先向脱颖而出的人倾斜;3)大多数人都不是超人,理论上比较难以同时把方方面面的事情做好。

  接受这个事实之后,人就能看开一些。这不是说自己不要努力,而是说不必强求自己“弯道超车”。

  再比如,有些人虽然在学术上出类拔萃,但其实有“过劳”现象,身体吃不消,而且很有可能没有很多时间陪伴家人。也有的人虽然评上教授,但在事业上没有发展,而有的人虽然没有评上教授,但项目经费不愁,也能带领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科研,以发表论文为乐趣。

  这就说明,得和失是纠缠在一起的,既不能只想着别人的“得”而没有看到他的“失”,也不能只看到自己的“失”而不看到自己的“得”。

  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想法,不同人也有不同的想法,这很正常。但说一千、道一万,人还是应该看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处好家庭和事业的关系,“在既定的条件下寻找幸福”。


相关文章

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这些实力高校入选

近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发布了《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关于批准建设第二批重点实验室的通知》(矿安函〔2024〕33号),宣布全国共有13个实验室拟批准建设。其中,辽宁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山东科技大学、......

雄安新区崛起!教育部力推,15所京部属高校齐聚!

2月21日,据报道:按照教育部安排,北京将有15所部属高校向雄安新区疏解。目前第一批4所高校(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雄安新校区已开工建设。北京市教委处表示,北京市积极......

sora爆火!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已进高校专业课

人工智能可以自动生成视频,那电影还需要人拍么?大学的专业课是不是白学了?首款文生视频模型“Sora”发布一周,在影视行业引发热议。记者采访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已进入本市部分高校的专业课。多位影视专......

浙江杭州:聚焦校地融合发展“高校经济”

杭州市西湖区紧密围绕“四个面向”,立足于老文教区优势,探索校地合作模式,全力构建以发展“高校经济”为抓手的高质量发展新机制新模式,高校经济发展经历了从大学科技园1.0版、特色小镇2.0版、大学城3.0......

2023中国高校CNS排行出炉,第一实力断层

2023年,中国内地高校在CNS顶刊上收获颇丰,共计发布351篇。其中Nature刊文187篇,Science刊文99篇,Cell刊文65篇。这一发刊总量相较于2022年的259篇,增长了35.5%。......

河南启动电子科技大学等3所高校建设

1月28日,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郑州召开,省长王凯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说,持续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动学前教育普惠扩容,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入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

中央发文:支持引进国外知名院校办学

1月22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其中提出,建立高品质民生服务供给体系。支......

高校学生评价应向“增值评价”理念转向

长期以来,平均成绩点数(GPA)一直被认为是扼住高校学生“命运咽喉”的评价指标。无论是学生评奖评优、保研留学、考公考编还是工作招聘,GPA都是反映学生能力的最关键指标。然而就在不久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

取消绩点制,能让教育告别“内卷”吗

绩点,素来被大学生视为校园里的“硬通货”,但部分学生“为绩点而内卷”的现象,也一度引发教育界担忧。日前,北京大学一则绩点改革消息在网络刷屏。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下简称生科院)从2022年春季学期开......

有序打开大学校门,激发兼容并包基因

目前,多所位于北京的高校已经向社会全面开放,社会人员无需预约,可直接刷身份证入校。一些尚未开放的高校表示正在有序推进相关工作,在平衡校园秩序的同时,尽可能满足社会需求。不仅越来越多的大学校门能进,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