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08 09:23 原文链接: 学术造假论文撤稿10年后,仍在被大量引用!

文 | 《中国科学报》记者 李晨阳

一篇学术造假论文,撤稿是其“命运”的终结吗?至少现实不是这样,它还可能反复被后续发表的论文所引用,继续误导研究。

美国著名麻醉学家斯科特·鲁本(Scott Reuben)学术欺诈案曾轰动一时。他至少有20余篇论文中的数据是被部分甚至完全篡改,最终,他的25篇论文被撤稿。然而,一项今年发表的研究发现,论文被撤10年后,鲁本的论文还被引用了420次,其中360次引用来自于已被撤稿的论文。

那么,引用撤稿论文的作者们是否知情?一篇近日发表在《麻醉学》杂志的论文调查给出了答案。调查显示,超400位引用了问题论文的通讯作者中,近9成根本不知道这些论文已经被撤稿。

不当引用被撤论文,果真无法避免吗?

坑了全球数以百万计患者

2009年,美国医学界的一颗“明星”陨落了。

鲁本曾任塔夫茨大学麻醉学和疼痛医学教授。他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影响了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骨科手术患者。

从2000年开始,鲁本在他的研究中试图说服外科医生放弃第一代抗炎药(NSAIDs),转而使用COX2抑制剂,如默克的万络(Vioxx)、辉瑞的西乐葆(Celebrex)和伐地考昔(Bextra)等。

然而,许多骨科医生对此持保留意见。因为动物试验证明,短期使用COX2抑制剂会阻碍骨骼的愈合。2004年,万络和伐地考昔因为副作用被撤出市场。辉瑞的西乐葆成为唯一可用的COX2抑制剂,但同样有研究显示,这种药物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尽管如此,鲁本还是继续通过所谓的“研究发现”,鼓吹西乐葆的所谓好处,并淡化其潜在的负面副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鲁本曾是辉瑞公司付费的顾问,并获得了该公司的5项独立研究资助。

在鲁本的大力鼓吹下,全球患者购买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药物,但恢复的时间反而更慢了,身体受到的潜在危害也增加了。

在2008年的一次例行审计中,鲁本终于开始露馅了。后续调查发现,他至少有20余篇论文中的数据是被部分甚至完全篡改的!

在证据面前,鲁本最终承认,在他那些令人瞩目的“科学结论”背后,其实并没有开展过相关临床试验。这在当时被认为可能是“持续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学术欺诈案件”。

最终,鲁本被判犯有大规模数据伪造罪,处6个月监禁,40多万美元罚款和赔偿。此外,他的25篇论文被撤稿,其中大部分论文发表在研究领域里最受信任的期刊。同时,鲁本也创下了当时单个研究人员因学术不端而被撤稿的最高纪录。

撤稿论文依然活在引用里

作为一颗“学术明星”,鲁本的“塌房”可谓轰轰烈烈。但奇葩的是,有人发现,10多年过去了,鲁本被撤稿论文里那些伪造的数据,还在继续被其他学者在论文中引用。也就是说,他那些造假论文对学术界和医学界的误导和伤害从未停止!

2022年,《科学计量学》(Scientometrics)上的一篇论文,围绕鲁本的案例做了一系列研究。

统计显示,在鲁本东窗事发后的10年间,也是2009年到2019年,他的论文还被引用了420次,其中竟有360次引用来自于已经被撤稿的论文。

在这360次引用中,大概有60%的引用者没有在自己的论文中指出,这些参考文献已经被撤稿了。

进一步分析发现,在这10年里,尽管鲁本的总被引频次呈下降趋势,但撤稿文章的被引频次反而呈现显著上升趋势,而且这些引用,多数并不是作为学术不端的反例出现的。

这种情况引人深思。因为鲁本被撤销的这些论文,不仅比他自己没撤稿的论文更受欢迎,也比相近时间发表的,至今未被撤稿的其他同类文章更受欢迎。

这些怪象,让《科学计量学》这篇论文的作者们都不禁感叹:鲁本伪造的这些数据太有吸引力了!这也直接导致错误的数据和结论仍在广泛传播。

唯一让人稍感欣慰的是,那些排名靠前的“顶刊”们,表现要比其他刊物好一些。这些刊物即便引用了被撤稿的论文,也更倾向于说明这些论文已被撤稿的情况。这可能意味着“顶刊”们拥有一些有效的机制,比如更有力的同行评议或更警惕的编辑。

即便如此,仍有1/3的“问题引用”出现在这些高级期刊上。

我们该怎么办?

基于这些触目惊心的情况,论文作者呼吁:科学界只有真正采取措施,防止这些被撤论文继续被引用,“才能阻止人们对整个科学界丧失信心”。

所以问题来了:为什么还有人在引用已经“塌房”的学者,已经撤稿的论文呢?

2022年7月,发表在《麻醉学》(Anesthesi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再次追问了麻醉和重症监护医学领域里,那些被撤稿论文的不当引用。

研究人员检索得到了478篇被撤销的文献,其中220篇(46%)论文至少被引用一次。他们设法联系了引用这些文章的论文通讯作者,共有1297位,其中417位回应了这项调查。

其中近9成(372名)通讯作者表示,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些文章已经被撤稿。他们给出的理由大多是“期刊或数据库没有告知论文的撤销情况”或者“使用了早前保存下来的文件”。

那么,怎么改善这种情况呢?

上述发表在《科学计量学》的论文指出:“对被撤稿工作的引用,更多是粗心和疏忽的结果,而不是有意识的玩忽职守”。因此,一些自动化的系统设置可能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他们提出的建议包括,在参考文献管理软件中,加入“撤稿检查”环节。在论文提交和审稿环节中,也可以把参考文献的DOI和已撤稿数据库进行比对,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https://doi.org/10.1007/s11192-022-04321-w

https://doi.org/10.1097/ALN.0000000000004302


相关文章

《科学》(20240405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Science,Volume384,Issue6691,5Apr2024《科学》第384卷,6691期,2024年4月5日化学物理Chemical-PhysicsSinglebody-coupledf......

124页官方报告揭露明星物理学家学术造假过程

RangaDias苦心经营的室温超导“幻境”终告破灭。继3月发表他造假丑闻的调查报道后,4月6日,Nature再发长文详细报道了罗切斯特大学官方对其不端指控的调查细节。这份长达124页的官方报告显示,......

人工智能倒逼出版界“立规矩”

2022年11月,OpenAI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AI)工具ChatGPT。鉴于生成式AI可快速创建文本、图像等内容,两个月后,ChatGPT已作为作者,赫然出现在一些学术论文上。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数字......

超200万篇论文从网上消失,原因主要是这两个

近日,《自然》发表一篇题为《超过200万篇研究论文从互联网上消失》的文章。来自英国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的研究人员MartinEve通过研究超过700万篇数字出版物,发现超过200万篇学术文章没有得到妥......

《数据与情报科学学报(英文)》:致力加深社会对科研生态的理解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说,科学是人类最伟大的集体事业。公众、科学家和政府都是科学事业的直接或间接参与者。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和认知共同影响着科学能否有效地回应社会现实。例如,在流行病期间,保持社交距离等社......

学术风暴席卷!中国高校大规模自查,揭露撤稿和研究不端行为

最新消息: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发布通知,要求全国高校进行最近几年的撤稿论文自查,要在2月15日前上报检查结果。尽管这一通知并非最新的消息,实际上,科技部办公厅在2023年4月27日已经发布了《关于......

一场学术报告,成了他权威人设崩塌的开局

如果世上有后悔药,DomenicoPraticò一定不会去作4年前的那场学术报告。如今他学术权威人设的崩塌,正是发端于那场报告的提问环节。时钟拨回到2020年2月5日,美国天普大学阿尔茨海默病中心主任......

这一高校院士最新Nature及多篇论文遭质疑

2023年12月13日,中山大学宋尔卫、苏士成(导师宋尔卫)共同通讯在Nature在线发表题为“TumourcircularRNAselicitanti-tumourimmunitybyencodin......

7篇论文6篇都是买的!高校院长成“论文工厂”常客

去年,西班牙一所高校的教授兼院长迪奥尼西奥•洛伦佐•洛伦佐-维勒加斯(DionisioLorenzoLorenzo-Villegas),突然爆发式地与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合著发表论文。蹊跷的是,此前他的......

双一流教授连续造假20篇文章,事后竟理直气壮怪“电脑中毒”

2023年,河南大学一教授的19篇文章在Pubpeer网站上被质疑存在图片重复使用等学术不端行为。近日,论文的作者在Pubpeer上对一篇被质疑的论文进行了回应,表示已经向期刊方面提交了勘误。截至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