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6-10 08:54 原文链接: 孩子应营养均衡避免成为苦涩“糖宝宝”

  新近刊载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中国最新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中国有9240万人患有糖尿病,中国已经取代印度,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国每10个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个是儿童青少年。

  预防:从小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虽然目前儿童糖尿病患者还是以遗传性的1型糖尿病居多,然而,近年来,在以中老年人为主体的2型糖尿病的队伍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稚嫩的面孔。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专家李榴柏教授指出,2型糖尿病是一种典型的生活方式病,过量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和缺少运动是其主要发病原因。面对自控能力相对较差的孩子,最应该反思的,其实是千千万万的家长。要让孩子远离糖尿病,必须教孩子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多动获益―――多步行、多运动,提高消耗,促进健康代谢。

  均衡营养―――要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如洋快餐类食品)的摄入,选择适量蛋白、高纤维素的食品,合理摄取新鲜蔬菜、水果、瘦肉、脂类、鱼类、杂粮。

  合理作息―――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大,家长应督促孩子调节作息,合理排解压力,张弛有度。

  监测:儿童糖尿病管理更困难

  由于发病早、病程长,糖尿病给患儿带来的危害比成年人更大,而且会造成他们心理的巨大阴影。有调查表明,3成患病儿童患有抑郁症。同时,因为心理障碍和怕痛,不能坚持测血糖,儿童糖尿病的管理特别困难。孩子们往往无法忍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针刺取血的疼痛,监测往往半途而废。这也就意味着失去了血糖监控这道无形屏障,病程加速的风险也就更大。

  李榴柏指出,“家庭是糖宝宝健康管理的第一防线,糖尿病患者家庭应合理选择血糖监测仪器,为控制血糖提供有力保障。”日前,由日本百利达公司研发的便携式数字尿糖计获准在我国上市,这一无痛、快捷的检测方式,有助增强“糖宝宝”长期监测的依从性。不过,李教授同时提醒,无论是家庭用的血糖仪或尿糖计,其检测结果只能作为参考,患儿必须定期到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并按医嘱用药。

相关文章

防治糖尿病需要中医药智慧

近日,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医药老年糖尿病防治与健康管理社区服务‘德年堂模式’”在解决防治老年糖尿病和照护老年重大慢病群体这两大社会性难题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研究与实践成果,为......

AI语音诊断技术再度突破!仅6秒钟的录音即可诊断出2型糖尿病

近日,《梅奥诊所进展:数字健康(MayoClinicProceedings:DigitalHealth)》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AI技术结合声音技术诊断2型糖尿病的文章。该研究显示,只要对着智能手机说几句......

突破!司美格鲁肽治疗慢性肾病效果佳,三期临床试验提前终止

2023年10月10日,诺和诺德宣布,由于司美格鲁肽治疗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二型糖尿病患者和慢性肾病的三期临床试验FLOW的疗效表现出色,该研究已提前终止。独立数据监察委员会(IDMC)对中期数据进行了评......

顶刊最新:听音乐,治疗糖尿病?

一天三餐地用药,皮肤上永远有针眼,是许多糖尿病患者不得不长期忍受的痛苦。或许也有人想过,能否听听歌就把药用了呢?在本月的《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上,苏黎世的研究人员首次开发出了一种全新用药方法——餐......

AIM:夜猫子要当心糖尿病风险!

近期,《内科学年鉴》上发表了一项来自布莱根和妇女医院科研团队的新研究,科学家们分析了6万余名美国女性的数据,发现晚睡型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更高,相对早睡型人高出72%。虽然这一定程度上可以被不良生活方......

自带“制氧工厂”,植入式装置实现无注射控制糖尿病

一种有希望治疗Ⅰ型糖尿病的方法是植入可产生胰岛素的胰岛细胞,这可使患者免于频繁注射胰岛素。然而,一旦细胞被植入,它们最终会耗尽氧气并停止产生胰岛素。为解决这一难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师设计了一种新的......

年纪轻轻双目失明,竟是这个原因造成的,大人小孩都要注意了!

近日,35岁小伙小闻(化名)上班时突然什么都看不到,被同事们搀扶到医院就诊,医生发现小闻双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导致双眼失明。小闻的右眼已完全失明,左眼还能通过手术恢复视力,而造成小闻失明的病因就是糖......

研究发现早晚餐的“黄金时间”,糖尿病风险也大大降低!

长夜漫漫,你在熬夜的时候是否经常饿意袭来,这时候点一顿夜宵美美的吃一顿,简直是人间一大爽事啊。但是,你当下是快乐了,殊不知,你的健康危害却正在增加了。本来熬夜对身体已经是一大kill了,你在熬夜的同时......

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甲福明有助抗老化

香港大学(港大)20日公布,港大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甲福明(二甲双胍)有助抗老化。港大医学院表示,甲福明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甲福明除了可稳定......

《细胞》子刊:高血糖降解抑癌蛋白!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糖尿病级别的葡萄糖浓度,会在1小时内强烈破坏p53的稳定性众所周知,糖尿病是癌症的风险因素。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都会增加许多类型癌症的风险。然而,糖尿病促进癌症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