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5-11 09:54 原文链接: “实践十号”卫星颗粒流体相分离实验获进展

   近日,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软物质物理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厚美瑛带领团队与中科院上海技物所张涛团队合作,完成“实践十号”颗粒物质箱空间实验装置,并首次在轨获得了微重力下团簇形成、颗粒冷却行为以及双仓分聚麦克斯韦妖现象等颗粒动力学重要实验结果。

  据了解,微重力环境是实验观察颗粒气体形成以及研究其本征行为的必要条件。4月6日~25日在轨的“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为这样的实验研究提供了长时稳定微重力条件,使得实验观察成为可能。

  厚美瑛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与分子气体不同,由于粒子间非弹性碰撞和摩擦等内秉的能量耗散特性,颗粒体系经常会有局部凝聚(或团簇)现象出现。

  此次实验分单、双仓两个部分:单仓部分有三个以活塞分隔的单独样品仓,观察颗粒在活塞激振下的分布情况;双仓部分为一个以窗口相连、分隔为两部分的仓,实验观察颗粒受两端活塞激振后的分聚情况。卫星实验成功获取单仓颗粒分布图像,并首次在微重力下观察到双仓明显的颗粒两仓分聚现象。单仓实验在中间仓观察到气态均匀分布与团簇两相,在左仓和右仓观察到了局域团簇。在双仓中,首次观察到的微重力下两仓分聚现象仍有待更多参数实验结果与进一步分析。

  实验首次对颗粒团簇行为进行了系统空间实验,后续有望获得对颗粒聚集行为的系统观察,并利用颗粒物质内禀特性,建立空间储存、运输和操作的新方法。

相关文章

“实践十号”微重力下的新科研

“实践十号”卫星在轨模拟图。中科院供图“实践十号”是专门用于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空间实验的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卫星于2016年4月6日在酒泉卫星中心发射成功,整星在约250千米高度的近地圆轨道运行......

科学家破解沙子流动成因颗粒物质:游走于固液边缘

沙子既像固体,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时候能保持静态,形成沙丘之类的景观;也像液体,在外力作用下能够流动,可以用做沙漏记时。糖果、沙子、谷堆,这些身边常见的颗粒物质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算是固体还是液体?这不......

我国“十三五”空间科学任务全面启动

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获悉,继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并取得初步科学成果后,我国十三五”空间科学任务现已全面启动。我......

中科院空间中心实践十号元器件通过在轨运行考核

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获悉,实践十号元器件质量通过了在轨运行考核,近三万只元器件工作正常无失效,实践十号有效载荷元器件质量保证技术创新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得到验证,为空间科学实验卫星的质......

“实践十号”卫星颗粒流体相分离实验获进展

近日,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软物质物理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厚美瑛带领团队与中科院上海技物所张涛团队合作,完成“实践十号”颗粒物质箱空间实验装置,并首次在轨获得了微重力下团簇形成、颗粒......

“实践十号”卫星颗粒流体相分离实验获进展

近日,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软物质物理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厚美瑛带领团队与中科院上海技物所张涛团队合作,完成“实践十号”颗粒物质箱空间实验装置,并首次在轨获得了微重力下团簇形成、颗粒......

新一代微重力测量仪成功用于实践十号

4月24日,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510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由该所研发的微重力测量仪、雷达应答机、热控对流风扇等24台实践十号星上产品经过飞行试验,全部工作正常、性能稳定。其中,微重力测量仪首次......

液体·家蚕·干细胞:“实践十号”上的三堂太空实验课

4月6日凌晨,搭载着19位“特殊乘客”的“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开始了为期15天的太空之旅。现在,旅程已过大半,这些“特殊乘客”在太空还适应吗?它们的实验任务进行得怎么样?这些实验到底有什么用?......

“实践十号”为何搭载小鼠细胞去太空

6日凌晨升空的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搭载了一项科学实验:空间辐射对基因组的作用和遗传效应研究。这项研究通过三种对比实验来研究空间辐射对基因组的影响。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杭海英研究员的一项实验就在实践......

以科学之名,去太空做实验

作为我国第一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注定是与众不同的。距离4月6日凌晨发射只有不到8小时的时间,实践十号最后一个有效载荷才安装到位,无论在在国内还是国际卫星发射史上,这都是十分罕见的。这与实践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