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26 08:50 原文链接: 实验室安全隐患和安全措施

1.爆炸焚烧类

此类危险常见于化学实验室,主要会因为化学反应导致直接爆炸,也会因气体的泄露、溢出由外力或温度点爆或发生火灾。

例如在化学实验室中经常使用到易燃易爆气体,很多非专业的实验室设计单位会将易燃易爆气瓶存放在试验区域,用气瓶柜进行存储,自认为就能达到防爆的效果。但爆炸是能量瞬间聚集到一定程度又突破了外部承受极限的瞬间释放行为,一旦气瓶柜爆炸,国内的铁皮柜(0.6~1.2mm厚)完全无法隔离和泄压,第一个受冲击的肯定是实验区域,受到伤害最大的肯定是实验室内现场的工作人员。所以,我们不建议将易燃易爆气体置于实验区域,同时对存放易燃易爆气体的区域进行防爆、隔爆、泄爆处理,从而降低爆炸以及火灾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威胁。

2.腐蚀类

这类危险源会对人体的皮肤、眼睛、呼吸道等造成腐蚀,严重威胁工作人员的健康。

我们常见的酸碱类,会因为操作过程的不够慎重、或防护不够对人体造成伤害,如因为没有带防护装备导致试剂溅入眼睛或皮肤上,实验室区域内没有紧急冲淋装置或冲淋装置距离试验区域太远导致错过最佳救治时间;或者因为紧急冲淋水压过高,而受伤人员受伤害处已经极其脆弱导致的二次伤害等。

3.烫伤类

实验室经常会有一些化学反应高温以及高温加热的实验,会对人身产生安全威胁。比如:用于加热增加反应速度的,用于高温焚烧的,高温油浴的,都有可能会因为各类原因导致高温灼伤和烫伤。

4.冻伤类

我们的实验室也会使用到低温冷冻的环节,比如液氮温度为-196℃,在对液氮进行操作必须戴防寒手套否则时极易冻伤。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制冷剂等,有可能会因为操作时稍不注意就会冻伤皮肤。

5.电击类

实验室有大量的用电设备,同时会有很多设备本身就是金属外壳,还有很多试验区域本身就是潮湿封闭的环境,所以经常出现的触电事故。其触电原因一般是导线破损、漏电保护失灵、地线断线、没有接地保护、选择电压非安全电压等。

人体能够承受的安全电压为36伏,安全电流为10毫安。当人体电阻一定时,人体接触的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就越大,对人体的损害也就越严重。安全电流又称安全流量或允许持续电流,人体安全电流即通过人体电流的最低值。一般1mA的电流通过时即有感觉,25mA以上人体就很难摆脱,50mA即有生命危险。

6.中毒类

实验室存在很多有毒有害的药品,中毒类的事件也常有发生,基本上都是误食与误接触造成的。如实验室工作人员将食物保存在药品试剂冰箱里面,将食物放在实验设备里面加热,将水杯带进事宜按区域等;还有就是接触性中毒,基本上都是操作不规范,防护意识不够,防护用具不到位造成的。

7.感染类

实验室工作人员往往是与病毒或细菌近距离接触的人群,稍有不慎就有面临被感染的风险。感染是指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感染类风险通常多见于生物实验室或医学实验室。

常见的感染途径一般有皮肤接触、飞沫传播、体液传播、血液传播、空气传播等。当然不同的病毒或细菌会有相应的存活条件,一旦无法满足相应的存活条件或传播途径,那么所有病毒也就没有那么可怕了。

如果实验室操作人员在规范的操作与防护的情况下还能被感染,只能说是实验室的环境不合格了。而实验室的环境合格与否主要取决于以下几点:是否满足实验要求,是否能够有效灭菌,是否能够有效隔离,室内空气温湿度与尘埃粒子是否能达标。

8.慢性疾病

国外有过分析,在实验室工作的人均寿命比普通环境工作人员少活10年,这些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各种声光电磁以及射线辐射污染造成的。

慢性疾病隐患往往不能短时间看出来,造成此类安全隐患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实验室设计时埋下的,其次才是操作与防护。所以,在设计时就应该注意保证试验区域的泄漏率、最低换气次数、防辐射等因素。在规避已知风险的情况下,向尽量提高防护要求,毕竟科学本身就是证伪的过程。


相关文章

事关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部发文:实验室安全分级分类管理来了

日前,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对高校实验室安全分级分类管理的责任体系、工作原则、管理要求等作出相关规定。《办法》中的实验室,是指隶属于高校从事教学、......

某大学实验室突发大火!如何避免高校实验室事故?

据微博消息,11月30日上午10:30左右,河北医科大学中山校区药学院突发火情,着火时伴有爆炸声。从现场情况视频中显示,有明火从教学楼4楼窜出,大量消防车赶到了现场参与灭火。11时30分许,学校安全工......

广东第一届实验室安全知识校际邀请赛总决赛举行

2023年4月15日,是我国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当天,广东省第一届实验室安全知识校际邀请赛总决赛在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举行,来自省内4所高校的28支参赛队伍分别从微视频大赛、技能大赛2个赛道展开......

痛心|这所大学实验室突发爆炸一博士生严重灼伤或毁容……

近日,香港大学庄月明化学楼四楼的一间实验室发生一起实验室事故。一名博士生操作氢化钠实验失当,导致圆底烧瓶炸开,化学品喷射至两三米开外,意外溅到另一名女博士生的脸上。伤者眼角膜受损流脓,多处皮肤严重灼伤......

中国科协:2022年度优秀科研仪器案例征集遴选活动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开展2022年度优秀科研仪器案例征集遴选活动。本次征集的案例须能够对仪器操作和改进、实验室改造、实验流程标准制定等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充分体现实验技术人员解决专业问题的实绩、贡献......

113起事故99人次伤亡保障高校实验室安全的关键在哪?

编者按教育部实验室安全检查组成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处长田志刚曾做过一个不完全统计:2001—2020年间,媒体公开报道的全国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有113起,共造成99人次伤亡。每一......

实验室起火博士后头顶火苗冲出!这些安全策略务必牢记

7月14日,“南方科技大学一间化学实验室起火,博士后头顶火苗冲出”的消息在网上引发广泛关注。网传视频显示,一名头顶火苗的黑衣男子跑出实验室,身上的衣服也被烧毁,多人上前帮忙灭火。事发时视频截图南方科技......

关于举办2019实验室安全管理与实务培训会议的通知

关于举办2019实验室安全管理与实务培训会议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实验室是科学的摇篮,实验室安全是科研工作的基本保障,近年来发生的实验室安全事故造成了重大的人财物损失,产生了一定的社会负面影响......

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要求各地各校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和部署,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增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保......

以“事”为鉴——为实验室装上“隐形”的保护伞

近年来,实验室爆炸事故屡见不鲜,从15年清华大学化学系实验室爆炸,到南京大学实验室爆炸、北京交通大学实验室爆炸以及刚刚过去一个月的3·21响水爆炸事故,实验室安全问题已经广泛引起公众的注意。据统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