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7-22 11:00 原文链接: 小麦抗病关键生物技术研究获突破

  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2n = 42, AABBDD)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人类提供约20%的能量。普通小麦是异源六倍体,基因组庞大(17,000Mb, 约是人类基因组的5倍)且含有高达80%-90%的重复序列,因此,针对小麦的基因功能研究及遗传育种都非常困难。传统突变育种方法,如EMS诱变、物理辐射等手段,突变的随机性较大、效率较低,很难在六倍体的小麦里获得多个拷贝基因同时突变的植株,从而不能获得所需的农艺性状。因此,需要快速、准确度高的方法来提高小麦的育种速度以满足人类对小麦产量不断增长的需求。

  白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到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培育出对白粉病具有持久、广谱、高抗特性的小麦抗病品种一直是育种上的重大挑战。在与小麦亲缘关系较近的大麦中,已知MLO基因的功能缺失突变使其对白粉病产生广谱和持久的抗性。这种抗性在生产上已成功应用了三十多年还没有被打破。但是,由于小麦和大麦之间存在生殖隔离,难以进行杂交育种,大麦的这种优良性状不能直接为小麦所用。在小麦A、B、D基因组上MLO基因各有一个拷贝(TaMLO-A1,TaMLO-B1,TaMLO-D1),对小麦MLO等位基因的缺失突变有望产生广谱抗白粉病的品种。

  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彩霞课题组和微生物研究所邱金龙课题组紧密合作,利用最新的基因组编辑技术,首次在六倍体小麦中对MLO基因的三个拷贝同时进行了突变,获得了对白粉病具有广谱抗性的小麦材料。该研究利用TALEN和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实现了对小麦MLO基因的定向突变,且诱导的突变在小麦里可以稳定遗传到后代,并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突变体材料经过一代或两代自交,获得了MLO基因不同组合的纯合突变体(tamlo-aa,tamlo-bb,tamlo-dd,tamlo-aabb,tamlo-aadd, tamlo-bbdd,tamlo-aabbdd)。通过小麦白粉菌接种实验,发现只有小麦A、B和D基因组上三个MLO基因拷贝同时突变的纯合突变体tamlo-aabbdd表现出对白粉菌极为显著的广谱抗性(如图)。该结果表明小麦MLO基因的三个拷贝在功能上存在冗余,这也可能是到目前为止在自然条件下或利用传统育种手段而没有获得小麦mlo抗病材料的主要原因。此外,该研究还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在小麦里实现了基因的定点插入,插入的片段可以稳定遗传,这可用于创制不能由简单基因敲除而产生的优良遗传特性。

  该研究第一次在一个多倍体物种中证明可以对多个部分同源的基因同时并准确地进行编辑,同时展示了通过基因组编辑可以实现不同物种的育种信息资源共享。此外,创制的小麦mlo突变体具有持久、广谱抗白粉病的优点,也将为小麦白粉病的抗病育种提供重要的起始材料。该工作为小麦基因功能的研究以及育种新材料或品种的创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技术路线。研究结果于2014年7月20日在线发表在生物技术领域权威期刊《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Nature Biotechnology 将专门配发“News and Views”,对该研究及相关领域的进展进行全面评述。遗传发育所高彩霞组博士生王延鹏和微生物所邱金龙组博士生程曦为该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这是双方的合作研究成果近一年来第二次发表于Nature Biotechnology。该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科技部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TaMLO基因功能缺失使小麦表现对白粉病极为显著的抗性

相关文章

东西方桃果实抗癌活性物质为何不同

 桃果实多组学分析流程。中国农科院郑果所供图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与武汉迈维公司合作,在《基因组生物学》(GenomeBiology)上发表论文。该研究以桃为......

迄今最全斑马鱼基因图谱发布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5日出版的《自然·遗传学》杂志上发布了迄今最全面的斑马鱼基因图谱。斑马鱼是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使用量第二大的动物模型,这一成果将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研究各种癌症、心脏病和神经退行性疾......

研究发现女性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新基因

本周发表于《阿尔茨海默病与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病协会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中,芝加哥大学和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名为MGMT的新基因,该基因会增加女性患AD的风险。研究人员使用不同的方法在两......

小蠊的“婚姻”:基因之命,激素之言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描写了人类爱恋的复杂行为,而昆虫界的恋爱和婚姻就简单多了。7月4日,《自然—生态与进化》在线发表了华南师范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单位合作研究成果,......

质体基因组多样性演化,提供土壤碳动态新视角

近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杨元合团队以青藏高原高寒草原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依托野外长期氮添加控制实验平台,结合18O-DNA标记、高通量测序等技术揭示了氮添加影响土壤微生物CUE的新机制。相关研究成......

又一灭绝物种全基因组数据解析

日前,吉林大学考古学院蔡大伟教授团队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姜雨教授团队在马属动物古DNA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成功获取已灭绝马属动物奥氏马的高质量全基因组数据,重建了马属动物......

王克剑:让杂交稻优良基因代代相传

“最近,我们团队正在整理刚从海南南繁基地收回来的杂交稻种,准备这几天播种下去,以查看无融合生殖水稻的综合性状。实验人员会对稻种进行实验室育苗监测,跟踪其生长情况……”刚见到记者,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王......

猴痘基因组研究公布:14种序列皆来源这里

对来自正在进行的全球爆发的猴痘病毒(MPXV)基因组的分析发现,这些样本聚集在一起,表明它们的来源单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从今年年初到6月中旬,已有2100多例经实验室确诊的猴痘病例,其中大部分......

大脑发育关键基因之谜解开

英国巴斯大学研究人员近日在《公共科学图书馆·遗传学》发表论文称,他们揭开了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子集基因与邻近基因相互作用的机制,这一机制可调节必需的神经细胞发育及功能。lncRNA基因与其......

综合组学分析中发现的肾脏疾病靶点

宾夕法尼亚大学领导的一个团队已经确定了数百个肾脏疾病风险位点,引入了额外的表观遗传、基因表达、单细胞和功能数据,以挖掘遗传关联背后的一些基因、途径和细胞类型。“我们报告了对人类肾功能的遗传决定因素的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