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29 13:44 原文链接: 小鼠的高架T迷宫和八臂迷宫学习(三)

3.2  八臂迷宫实验结果

表2 3只小鼠在八臂放射迷宫中的实验结果

试次

1号

2号

3号

1

1-7(e)-1-3(e,to 7)

7(e)-5-3(e,to 7)

1-5-5-7(e)-3(1/2)-7-5-7(1/2)-1(1/2)-3(e)

2

1-5-3(e)-1(1/2)-7(e)

5(1/4)-7(e)-3(e,to 1)

3(e)-1-7(e)

3

7(e)-3(e)

3(e)-1-7(e)

7(e)-5-3(e)

4

3(e)-7(e)

3(e)-1-3-5-7(e)

3(e)-7(e)

5

7(e)-1-3(e)

1(1/2)-5(1/2)-7(e)-

5(1/2)-3(e,to 1)

5-7(e)-Z-1-7-Z-1-3(e)

6

3(e)-1-7(e)

7(e)-1-3(e)

3(e)-5-3-1-7(e)

7

3(e)-7(e)

5-1-7(e)-1(1/4)-

3(1/4)-7-5-3(e)

7(e)-Z-5-3(e)

8

3(e)-7(e)

7(e,unfin)-7-5-down(between 4,5)-7-

1(1/2)-7-6(x)-2(x)-

7-5(1/2)-3(e)-2(x)-

7(e, up)

1-5-3(e)-7(e)

9

7(e)-3(e)

7(e)-1-8(x)-5(1/2)-

2(x)-8(x)-7-8(x)-

6(x)-7-6(x)-1-3(e)

3(e)-1(1/2)-1-7(e)

10

3(e)-7(e)

7(e)-3(e)

7(e)-5-1(1/2)-5-3(e)

记录说明:数字代表小鼠进入的迷宫臂编号。括号内为补充说明,其中“e”代表吃食物,其后的“,to X”代表拿到食物后去另一臂内吃掉;括号内的分数说明小鼠接触到食物槽,代表其进入迷宫臂的程度;unfin指没有吃完食物就继续进行探索;down between指从器材上的两个迷宫臂间掉落;Z代表小鼠长期发呆;x代表进入的迷宫臂为封闭的,我们部分进行了惩罚(用笔杆敲击其脑袋);no up是指小鼠长久不吃食物,被我们拿出。

结合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到:

编号为1的小鼠,从第3次实验开始可以较准确地直接跑至3、7两臂寻找食物,形成了很好的觅食记忆。

编号为2的小鼠,在第3次时已经可以正确进入3、7两臂寻找食物,但后面的试次中又对各臂(包括被木块隔离的臂)进行大量探索,似乎没有形成觅食记忆。

编号为3的小鼠,从第2个试次开始,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找到食物,形成了一定的觅食记忆。

4 分析与讨论

4.1  T型迷宫

在T型迷宫的实验中,我们组所用的3只小鼠,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觅食策略,对3只小鼠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对于编号为1的小鼠,几乎所有的自由选择试次都选择了到和强制试次相同的一臂去寻找食物,我们认为这比较符合“得到—停留”的觅食策略。在具体的观察过程中,1号小鼠胆子比较大,每次将其放在迷宫的入口处,就会毫不犹豫地跑向强制次中曾经获得食物的一侧。唯一一次小鼠跑向了不一致方向的试次,是由于当时围观的一名组员发出了较大的声响,老鼠受到惊吓,在稍微犹豫了一下之后跑向了和强制次不一样的方向。因此从整体上还是可以认为1号小鼠表现为“得到—停留”的觅食策略。

对于编号为2的小鼠,在一致次和不一致次的次数上没有太大差异,但它有9次选择了右侧,因此我们认为它的觅食策略可能是方向偏好的。在具体的观察过程中,2号小鼠只有第5次实验时选择了左边,根据当时的实验记录:为了清除由于小鼠奔跑在迷宫内留下的气味、排泄物等痕迹,我们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擦拭迷宫的跑道,但由于之前小鼠只在右侧臂留下了排泄物,所以我们在这个试次的自由选择次开始前,只擦拭了迷宫的右侧臂,并且在水痕还没有完全干掉的情况下就把第二只小鼠放入了迷宫中。因此,产生这次不一致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迷宫条件的差异造成的——水痕和抹布留下的气息导致小鼠放弃了原先的觅食策略。从整体上来看,还是可以认为2号小鼠表现为方向偏好(偏好右侧)的觅食策略,这可能是小鼠的个体差异所造成的。

对于编号为3的小鼠,它绝大多数时候选择到和强制次方向不一致的迷宫臂中去寻找食物,我们认为这只小鼠采取的是“得到—转移”的觅食策略。结合具体的实验记录,即使是那两次选择不一致的情况,3号小鼠也表现出想要跑向和强制次方向不一致的迷宫臂的倾向:在第四个试次中,小鼠虽然跑到了迷宫左臂(强制次时要求它跑向左方),但它在吃了一口食物后,很快扔下没有吃完的食物,跑向了迷宫的右臂,在这个过程中还越过了我们看到它进行完方向选择后,放在右侧臂上的两块木块,最后在碰到食物之前被我们组员把它提起放回了笼子;此外,在第九个试次中,小鼠在迷宫左边(强制次时要求它跑向左边)拿到食物后,并没有立刻进食,而是叼起食物奔向迷宫的右臂,准备进食。对此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可能的原因是:小鼠希望找到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进食。而当时我们组的3名组员都集中在迷宫的左臂,因此它更倾向于到迷宫右臂进食。但是,这个原因并不能解释所有试次的情况,小鼠在其他试次中并没有出现这样的偏好。整体上来看,我们认为可以认为这只小鼠选择的是“得到—转移”的觅食策略。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三只小鼠在我们所进行的实验中,分别表现出了“得到—停留”、方向偏好、“得到—转移”三种不同的觅食策略。虽然实验试次进行得比较少,但是每只小鼠整体的趋势比较一致,个体差异明显。当然,如果能够进行更多次的、更大样本量的实验,我们也许可以得出小鼠觅食方式的稳定模式,这需要再进一步的研究中开展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