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01 10:00 原文链接: 广州市南沙区北科光子感知技术研究院揭牌

  2月26日,广州市南沙区北科光子感知技术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据悉,该研究院未来将打造成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科研力量在大湾区实现成果转移转化的桥头堡。

  北科光子感知技术研究院由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与广州市南沙区于2022年3月合作成立。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先期依托光电测试技术及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智能感知技术与系统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致力于新一代红外探测、光纤传感、智能感知等应用基础研究和成果产业化在南沙区落地,将同时大胆探索创新驱动发展的组织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

  记者了解到,北科光子感知技术研究院依托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祝连庆团队在新一代半导体红外光电子材料与芯片、光纤传感与智能感知系统、光学视觉检测与测量领域、智能微系统领域的核心技术和科研成果、科研平台资源,面向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和航空航天、智慧城市、新能源装备检测监测等领域的产业应用需求,开展光纤传感系统、视觉测量系统、新型半导体红外光电材料与芯片、集成红外光电系统产品样机的开发,打造“半导体红外光电子技术创新中心”和“光纤传感产业化应用推广中心”。

  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副校长陈昕看来,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和优势,南沙区地处湾区核心,是创新创业、举国关注的热土。

  据介绍,北科光子感知技术研究院未来将通过联合相关上下游研究机构、产业单位开展技术合作和重大项目联合开发、协同攻关,建立产学研用联合实验室,加快成果工程化迭代和转移转化,形成光子感知技术特色研究与应用研发团队,并以核心技术吸引投资,在南沙区孵化光子感知新技术和新产品,逐步构建科研集群和成果转化集群。

相关文章

光子超材料表现出新物质态特征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自然·物理学》上发表论文称,经典的超材料纳米结构可驱动到一种状态,表现出与连续“时间晶体”相同的关键特征。时间晶体最初在2012年提出,它是一种新的物质状态,其中粒......

光合作用中氧气形成细节揭示

据《自然》杂志3日发表的论文,美国和德国两个科研团队首次揭示了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如何形成的微观细节,了解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水分解对于开发将水转化为氢燃料的设备非常重要。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一些细菌利用......

光子时间晶体放大光线可以增强通信设施和激光器的能力

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创建光子时间晶体的方法,并表明这些奇异的人造材料能够放大照在它们身上的光线。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描述了这些发现,它们可能会带来更高效和更强大的无线通信手段,并大大......

卿光焱团队制备基于光子纤维素纳米晶的柔性汗液传感器

近日,大连化物所生物技术研究部生物分离与界面分子机制研究组(1824组)卿光焱研究员团队设计并制备了一种用于汗液中钙离子传感的可持续、不溶性和手性光子纤维素纳米晶体贴片。该研究为纤维素纳米晶(CNC)......

接近真实皮肤,东大团队研发全属性凝胶电子皮肤

近日,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吴俊课题组研发了一种水驱动机械性能可调的全属性凝胶电子皮肤,可以实现多信息的集成耦合。其最新成果已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ACSNano在线发表。据吴俊介绍,电子皮肤包括......

南开大学在拓扑光子学领域取得新进展

从数学到化学、生物学,再到凝聚态物理、光学,与拓扑相关的现象俯拾皆是。拓扑的概念拓展到光学,形成了拓扑光子学这一新兴研究领域,近几年不断开拓,蓬勃发展。最近,高阶拓扑绝缘体(HOTI)由于其打破了传统......

南开团队利用人工突触器件实现大脑的感官功能

近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刊登了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利用柔性人工突触器件,开发了一种神经形态运动感知系统,在硬件层面成功实现了大脑的多感官整合功能,并获得了卓......

中科院心理所合作研究揭示音乐感知的文化特异性

音乐在人类社会中已有长久的历史,并随社会变迁与文化互融共生,共同支持人们的日常生活。虽然人们常说“音乐无国界”,但不同地域和生存环境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文化,进而影响音乐的种类与风格。已有研究表明,听者会......

广州市南沙区北科光子感知技术研究院揭牌

2月26日,广州市南沙区北科光子感知技术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据悉,该研究院未来将打造成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科研力量在大湾区实现成果转移转化的桥头堡。北科光子感知技术研究院由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与广州市南沙区......

广州市南沙区北科光子感知技术研究院揭牌

2月26日,广州市南沙区北科光子感知技术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据悉,该研究院未来将打造成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科研力量在大湾区实现成果转移转化的桥头堡。北科光子感知技术研究院由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与广州市南沙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