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小平研究组在对疟疾和艾滋病相互关系的研究中,建立了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和疟原虫共感染的恒河猴模型,以模拟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和疟原虫的共感染。基于该动物模型的研究,研究组发现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前提下,疟疾感染有利于SIV病毒储存库的清除,并初步阐述其机理。相关研究成果于12月9日发表在逆转录病毒学杂志Retrovirology 上。

  HIV感染难以根治的主要原因在于长期存活的细胞病毒储存库(主要是静息CD4+ T细胞或记忆CD4+ T细胞)的存在。这类细胞中,HIV整合到细胞基因组,以前病毒的方式存在,不被免疫系统识别,抗病毒药物也对其无效。对于病毒储存库的治疗策略主要是在抗病毒治疗的前提下,激活这类细胞,使前病毒表达,使这类细胞能够被免疫系统识别和杀伤,因而最终被清除。陈小平的研究团队发现在抗病毒治疗前提下,疟疾感染激活了潜伏感染的静息CD4+ T细胞和记忆CD4+ T细胞,诱导这类细胞的凋亡。研究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疟疾感染诱导细胞内NF-kappa B信号路径的活化以及组蛋白乙酰化,导致这类细胞中前病毒的表达,因此降低了病毒储存库的库容量。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在非洲,疟疾和HIV感染是两种主要的传染病,而且这两种疾病在地理分布上相互重叠,因此共感染现象很普遍。随着联合国新千年计划的实施,越来越多的HIV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陈小平团队的这项研究扩展了疟疾和HIV共感染的知识领域。该研究还提示,在上述地区,一些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可能由于疟疾感染而获得一些病毒学上的益处,值得进一步研究。

  疟原虫感染降低SIV病毒储存库的机理

相关文章

首次!又一疫情在赤道几内亚爆发

近日,在赤道几内亚及其邻国喀麦隆发现了致命的马尔堡病毒,世界卫生组织(WHO)已联合当地卫生部门,追踪该病毒的传播,并对相关接触者进行隔离。喀麦隆此前曾发现两例马尔堡病毒病疑似病例,几天前,赤道几内亚......

西北太平洋海洋热浪归因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海洋热浪事件归因为何?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尹宝树团队在该项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地学领域Top期刊《美国气象学会公报》上。 据介绍,&nb......

红树林破坏地再造林的碳汇潜力显著优于滩涂

在全球红树林生态系统遭遇严重破坏,红树林面积逐年减少的背景下,制止并且扭转红树林的损失成为当前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关注的焦点。红树林生态系统在单位面积上的固碳能力显著地高于附近的森林生态系统和大部分的内......

空间多位点测序,提供肝癌评估和免疫分型新思路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脏外科/肝移植中心杭化莲团队和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王存团队合作,在《基因组医学》(GenomeMedicine)和《信号转导和靶向治疗》杂志(SignalTransd......

迄今最古老棘龙大脑“艺术照”亮相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和美国俄亥俄大学的研究人员携手,重建了迄今最古老棘龙的大脑和内耳,以揭示这些大型食肉恐龙如何与周围环境互动。相关研究刊发于最新一期《解剖学杂志》。棘龙是一种大型兽脚类恐龙,拥有鳄鱼般的......

腹泻、呕吐、头疼、发热,春季病毒感染不好受

正值开学季,学生群体聚集性明显,极易给传染病带来可乘之机。2月13日,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健康提示,春季是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期,极易在中小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中引起暴发和流行,开学后,家长要......

全脑信号为痴呆症研究提供新思路

近日,《柳叶刀》旗下eBioMedicine在线发表了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刘勇团队与合作者的最新成果。该研究基于多中心功能磁共振影像,揭示了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痴呆症)患者全脑信号的改变模式,并系统评......

新研究揭示过冬蜂群死亡的分子机制

通常认为过冬蜂群死亡的重要因素是病原体的大量增殖或低温。近日,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与美国农业部(USDA)农业科研局(ARS)马里兰贝茨维尔蜜蜂研究中心合作,研究揭示了过冬蜂群死亡的分子机制。相关研......

院士专家共话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新技术

日前,青岛大学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共同举办“泰山名师讲堂”,国内外多位院士专家通过网络平台“齐聚一堂”,共话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新技术。此次活动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主任高天......

专家:第2轮感染高峰或在3到5月如何预防二次感染?

近日有一条热搜引起大众关注,专家称新冠病毒有点“传”不动了。是病毒变弱了吗?还会不会有下一轮感染高峰?我会二次感染吗?1月31日下午3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邢铭友教授,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