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12-15 08:07 原文链接: 库克:农业和土地使用应写入气候变化大会文件

  农业和土地使用应写入气候变化大会最终文件

——访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官员库克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技术顾问部主任罗德尼库克11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农业和土地使用应作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入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最终文件。

  描述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

  长期从事农业和土地使用方面研究的库克说,农业和土地使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常常被人们忽视,主要原因是它们对土地造成的影响难以衡量和监测。事实上,农业和土地使用对气候变化异常敏感。比如,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来适应气候变化,在半干旱土地上经营的农业活动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粮食安全将可能面临严峻挑战。

  库克说,到2050年,全球总人口预计将达到91亿,这就意味着届时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产量必须翻番,才可能解决新增人口吃饭问题。目前,全球有10亿人口面临饥饿问题,几乎都来自发展中国家,而发展农业是这些国家脱贫最重要的推动力。

  在库克看来,既要帮助发展中国家脱困,又要帮助它们适应气候变化,这将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

  谈到中国的农业和土地使用问题,库克说,他看到中国政府正积极与包括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在内的国际金融机构开展减少贫困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目前,该基金会正在中国安徽、宁夏和广西等省和自治区的农村地区实施6个扶贫项目,向每个项目提供3000万至4000万美元的资金援助,其他资金则来自中国政府。目前,每个项目的总投资维持在1亿美元左右。

  库克说,这些项目运作很成功,“我们帮助当地农民种植耐旱的植物和作物,改善他们的耕作方法,因地制宜发展生物燃料来解决能源消费问题”。他说,这些项目已经让当地广大农民受益。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为联合国专门机构,总部设在罗马,中国于1980年加入该组织。

相关文章

全球2/3城市绿化面临气候威胁?专家献策

科学家调查了全球164个城市3129个乔木和灌木物种的气候变化风险,结果发现多达2/3的城市乔木物种可能已经经历了超出了它们处于安全边界(或潜在气候耐力)的气候条件。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自然—气候变化......

摘回一片明月专访托举“嫦娥”的青春力量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嫦娥五号带回的1731克月壤中,有3克曾交给这里的李献华院士做研究。中秋节前夕,三位年轻的航天人特地来到这里,近距离了解有关月壤的研究进展。从遥望明月到知晓月亮的秘密,......

平均亩产达954.9千克!水稻新品种“楚粳54号”丰收

9月8日,农业农村部专家组在云南楚雄州禄丰市金山镇官洼社区,对楚雄州农科院高原粳稻育种团队选育的水稻新品种“楚粳54号”进行实产验收。经实地测产,“楚粳54号”最终平均亩产达954.9千克。图为收割机......

694万!广东省农药风险监测中心仪器设备采购招标

项目概况广东省农药风险监测中心(含田间监测点)仪器设备采购(第一批)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广东省政府采购网https://gdgpo.czt.gd.gov.cn/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09月2......

青海湖流域气候趋于暖湿化生态环境稳中向好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7日向中新社记者表示,最新生态监测数据显示,近10年来,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青海湖流域气候趋于暖湿化,其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以“良”为主,流域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环境状况稳中向好。青海湖是中国......

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启动气候变化协同全球行动

中新网北京9月6日电北京时间5日晚8点,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正式启动“气候变化协同”系列行动(‘Climatex’Campaign)。此次行动旨在通过动员青年行动,提升全球公众对气候变化和碳中和目标的......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闭幕“以会兴业”促良好生态

以“智联世界元生无界”为主题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9月3日下午闭幕。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吴金城在闭幕式上表示,本届大会举办121场线上线下活动,浦江两岸多地协同,海内海外同频共振。与往届相......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青年优秀奖揭晓

9月1日,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开幕。大会正式颁发了“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青年优秀论文奖”。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数字所学生培养成效显著,多媒体中心科研实习生温研东、张凯鹏作为第......

《自然》:2.3亿年前化石表明气候带影响早期恐龙分布

 津巴布韦恐龙化石中新发现的恐龙物种Mbiresaurusraathi图片来自:AndreyAtuchin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通过津巴布韦的一组新的三叠世恐龙化石发现,最早的恐龙集中在超级大......

让农业科技广袤的田野上落地生根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对于广大涉农高校来说,要把培养农业农村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摆在重要位置,引导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增强“知农、爱农、兴农”情怀,补齐培养单位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