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19 11:04 原文链接: 强力激光首次制造“虚拟避雷针”

  英国《自然·光子学》杂志17日发表的一篇论文表明,朝向天空的强力激光能制造出一种“虚拟避雷针”,可转移电击路径。这些发现可能为发电站、机场、发射台等带来更好的避雷方法。

  最常见的避雷设施是富兰克林避雷针,这是一种电传导金属杆,能拦截雷电放电并将之安全导入地面。作为“虚拟避雷针”,射向天空的激光光柱可能是一个替代方法。使用强激光脉冲引导雷击的想法之前在实验室环境下得到过研究,然而此前尚无在野外实验性展示激光引导雷击的成果。

  2021年夏季,法国国立高等先进科技学校在瑞士东北的森蒂斯山进行实验,探索激光是否能引导雷击。一台大型汽车大小的激光器被安装在一个每年被雷击约100次的电信塔附近,每秒发射多达千次脉冲。

  在雷暴活动期间,激光器运作超过6小时,研究团队观察到激光转移了4次上行闪电放电过程。使用雷电产生的高频电磁波来定位雷击位置证实了他们的观察,增加雷击时的X射线暴检测也证实了转移引导成功。其中一次雷击被高速摄影机直接记录下来,表明它沿激光路径行进了超过50米。

  这一发现拓展了大气中激光物理学的认识,或有助于开发新的避雷策略。

相关文章

诺奖带人类进入阿秒时代拍摄电子和生命流动的瞬间

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俄亥俄州立大学的PierreAgostini,匈牙利-奥地利物理学家 FerencKrausz 和法国/瑞典物理学家 AnneL’Huilli......

多学者热评Nobel物理学奖为啥是3人而不是4人?

FerencKrausz、AnneL’Huillier和PierreAgostini(从左至右)。图片来源:ALEXANDRABEIER;BERTILERICSON;MICHELEULER10月3日,......

物理所魏志义评Nobel物理学奖得主

刚刚,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皮埃尔·阿戈斯蒂尼、德国科学家费伦茨·克劳斯和瑞典科学家安妮·勒惠利尔,以表彰他们“为研究物质中的电子动力学,而产生阿秒激光的实验方法......

欧美克“Topsizer激光粒度分析仪”ANTOP奖进入专家评审阶段

六月已至,一缕阳光,一抹微笑。伴随着美好时节,2023年第一期ANTOP奖的申报和评审工作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由珠海欧美克仪器有限公司申报的“Topsizer激光粒度分析仪”ANTOP奖进入专家评......

空天院实现超快波长切换的长波固体激光光源

2023年2月,在中国科学院仪器设备研制项目的资助下,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激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声光偏转器(AOD)调谐技术和光参量振荡技术(OPO)实现了8.0-8.7μm长波激光的可......

强力激光首次制造“虚拟避雷针”

英国《自然·光子学》杂志17日发表的一篇论文表明,朝向天空的强力激光能制造出一种“虚拟避雷针”,可转移电击路径。这些发现可能为发电站、机场、发射台等带来更好的避雷方法。最常见的避雷设施是富兰克林避雷针......

强力激光首次制造“虚拟避雷针”

英国《自然·光子学》杂志17日发表的一篇论文表明,朝向天空的强力激光能制造出一种“虚拟避雷针”,可转移电击路径。这些发现可能为发电站、机场、发射台等带来更好的避雷方法。最常见的避雷设施是富兰克林避雷针......

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实现激光驱动湍流磁重联

记者从北京师范大学了解到,我国科研人员依托上海高功率激光物理国家实验室“神光Ⅱ”装置,首次在实验室实现激光驱动湍流磁重联物理过程,并通过标度变换用于解释太阳耀斑爆发现象,实验证实湍流过程对耀斑快速触发......

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实现激光驱动湍流磁重联

科技日报北京1月17日电(记者张盖伦)记者从北京师范大学了解到,我国科研人员依托上海高功率激光物理国家实验室“神光Ⅱ”装置,首次在实验室实现激光驱动湍流磁重联物理过程,并通过标度变换用于解释太阳耀斑爆......

激光首次被用于投掷和捕捉单个原子

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12月19日报道,激光首次被用来投掷和捕捉极冷的单个原子。该技术未来可用于组装量子计算机。为将几乎与绝对零度一样冷的原子排列成不同阵型,研究人员通常会利用被称为光镊的高度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