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3-15 22:40 原文链接: 微囊藻毒素的LCMS/MS测定

水体中微囊藻毒(MCs)的检测方法已相对较完善,但鱼类等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的限量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报道了同时对鱼体中MC-RR、YR、LR、LW、LF进行定量分析的LC–MS/MS法,该方法具有优良的选择性,对样品的纯化步骤要求不高,能够在混合物中同时实现多种藻类毒素的分离和鉴定。

近几十年由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日益加剧,包括水源水库水在内的淡水水体经常发生蓝藻水华。有害藻类水华的频繁发生已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据2004 年资料,已从不同藻株中分离、鉴定了70多种微囊藻毒素。在已发现的蓝藻毒素中,微囊藻毒(Microcystins,MCs)是一种在蓝藻水华污染中出现频率最高、造成危害最严重的藻毒素种类。

MCs的一般结构为环(D-丙氨酸-L-X-赤-β-甲基-D-异天冬氨酸-L-Z-Adda-D-异谷氨酸-N-甲基脱氢丙氨酸)。其中,Adda(3-氨基-9-甲氧基-2,6,8-三甲基-10-苯基-4,6-二烯酸)是一种特殊的氨基酸。在已发现的MCs异构体中,MC-LR,RR,YR 毒性最强(L、R、Y分别代表亮氨酸、精氨酸、色氨酸)。MCs是一种水溶性肝毒素,它对动物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逐渐引起关注。

由于藻毒素可通过食物链累积,供食用的水产品如鱼类、贝类等也可能携带藻毒素危害人类健康。为防止藻毒素对人类的进一步危害,需进行更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目前WHO 仅规定了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可耐受量1.0μg/L,及暂定的微囊藻毒素临时可耐受的每日摄取量0.04 μg/(kg·d BW),结合各国微囊藻毒素的安全限量标准,微囊藻毒素每日安全摄入总量在2.4μg之内应是安全的。但鱼类等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的限量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鉴于微囊藻毒素对人体的危害,应逐步建立和完善水产品中MCs含量的检测方法,并制定食品中MCs的限量标准。

越来越多的分析技术被用于MCs的检测当中,水体中MCs中的检测方法已相对较完善。本文报道了同时对鱼体中MC-RR、YR、LR、LW、LF进行定量分析的LC–MS/MS法,这些毒素可产生典型的离子谱,质谱仪对藻毒素有很好的分辨效果,LC–MS/MS方法由于其优良的选择性,对样品的纯化步骤要求不高,能够在混合物中同时实现多种藻类毒素的分离和鉴定。

实验部分

仪器与试剂

液质联用仪由Surveyor液相色谱系统和Thermo Fisher TSQ Quantum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组成;氮气吹干仪(美国Zymark公司);MilliQ去离子水发生器(美国Millipore公司);Sartorius冷冻离心机;WH-861漩涡混合器。

二次去离子水;甲醇(色谱纯);Oasis HLB固相萃取柱(Waters公司,60 mg,3 ml);标准品:微囊藻毒素-LR(MC-RR),微囊藻毒素-LF(MC-YR),微囊藻毒素-YR(MC-LR),微囊藻毒素-RR(MC-LW),微囊藻毒素-LW(MC-LF),纯度不低于95%;鲫鱼样品来自市场,冷冻保存于实验室。

分别准确称取标准品各10.00 mg,至10 ml棕色容量瓶,用甲醇定容,-20℃避光保存。再用甲醇稀释上述标准储备液,配制成1.0 μg/ml的混合标准溶液,于4℃避光保存1个月。

样品前处理

1.提取

准确称取5.00 g鲫鱼试样均匀样品于100 ml离心管中,加入50?μl标准MC-RR、 YR、LR、LW、LF(1μg/ml),于液体混匀器(10000 r/min)上快速混合1 min,使标准品与试样混合均匀,再加入10 ml甲醇溶液,均质2min,超声15min,离心5 min(3000 r/min),将上清液转移到试管中,氮吹至约0.5 ml,加水至约10 ml。

2.净化

分别用5 ml甲醇、水活化HLB固相萃取小柱,流量为1~2 ml/min。将上述混合物转移到HLB小柱上,控制流上样流速为1~2 ml/min。用二次去离子水5ml淋洗,淋洗速度为1~2 ml/min,抽干,用甲醇溶液4 ml洗脱,洗脱流速约1 ml/min,收集洗脱液于50 ℃氮吹,甲醇-水(甲醇:水=3:7)定容至1 ml,过0.45μm的滤膜到进样瓶中,供液相色谱-质谱仪测定。

3.液相色谱和质谱条件

3.1液相色谱条件

色谱柱:Polaris C18 色谱柱(150 mm×2.1 mm×5μm);流动相:甲醇-0.1%(体积分数)甲酸水溶液;流速:0.25 ml/min;梯度洗脱程序:0.00min(20%甲醇,80%甲酸水溶液),4.00 min(95%甲醇,5%甲酸水溶液),8.00 min(95%甲醇,5%甲酸水溶液),8.10 min(20%甲醇,80%甲酸水溶液),10.00 min(20%甲醇,80%甲酸水溶液);柱温:25℃;进样量:10μl。

3.2质谱条件

电离方式为电喷雾电离源(ESI+);选择反应监测(SRM);毛细管温度300 ℃;喷雾电压(spray voltage)3.5 kV;鞘气(N2)流量:6 L/min;辅助气(N2)流量:2L/min;碰撞气(N2)压力:1.5 mTorr。

结果与讨论

线性范围、定量限和检出限

将MC- RR、YR、LR、LW、LF逐级稀释配置成1.0、2.0、5.0、10.0、20.0、50.0 ng/ml系列浓度的混合标样,在1.0~50.0 ng/ml内线性良好,当信噪比(S/N)为3时,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2、0.3、0.3、0.4、0.4μg/kg。以3倍信噪比、10倍信噪比分别计算检出限和定量限,结果见表2,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显示了良好的相关性。MC- RR、YR、LR、LW、LF的检出限分别为0.7、1.0、0.8、1.2、1.3。

方法的精密度和回收率

在空白样品中分别添加不同含量水平的MCs标准液,按样品预处理方法处理,每个添加水平平行测定6次,LC-MS/MS检测,结果见表3。MC-RR、YR、LR、LW、LF的回收率均大于85%,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6.0%~10.1%。

实际样品分析

鲫鱼样前处理和分析参照上述条件,鱼样中均未检测出MC-RR、YR、LR、LW、LF。


相关文章

微囊藻毒素长期暴露,引起小鼠脑区特异性脂质代谢变化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以及气候变暖,全球湖泊蓝藻水华日益频发。蓝藻衍生污染物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慢性暴露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MCs具有强烈的神经毒性,能够影响哺乳动物大脑......

微囊藻毒素长期暴露引起小鼠脑区特异性的脂质代谢变化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以及气候变暖,全球湖泊蓝藻水华日益频发。蓝藻衍生污染物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慢性暴露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MCs具有强烈的神经毒性,能够影响哺乳动物大脑......

水生所发明可用于饮用水毒素净化的凝胶离子材料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藻种资源与藻类毒理学学科组博士生戴国飞在导师宋立荣、甘南琴的指导下,发明了一种凝胶离子材料用于去除水体中微囊藻毒素,并可用于饮用水的毒素净化。将离子固定到无毒廉价的凝胶表面,离......

微囊藻群体的形态维持与竞争优势研究获得进展

微囊藻是全球广布性的水华蓝藻种类,也是我国富营养化水体中最常见的蓝藻水华主要构成种类。野外水体中微囊藻水华以群体(colonial,aggregates)形态出现。观测表明,群体的形成、增大和形态的持......

迅数科技:创新技术破解“微囊藻细胞计数”难题

迅数科技,中国领先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和仪器供应商,日前发布了其创新的“迅数__Algacount微囊藻细胞计数分析”模块,并宣布将其整合进入倍受赞誉的“迅数__Algacount藻类智能鉴定计数仪”,致......

青岛能源所蓝藻甲烷化与微囊藻毒素降解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生物制氢与沼气团队研究人员袁宪正等在蓝藻厌氧消化与微囊藻毒素降解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Energy&EnvironmentalScie......

蓝藻水华监测指标与致灾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交叉项目“湖泊富营养化过程监测与水华灾害预警技术研究与系统集成”第一课题研究人员围绕蓝藻水华发生与致灾的关键过程及其监测指标体系,在产毒微囊藻的快速检测、微囊藻毒素含量与藻类......

英国培育出可抑制蓝藻毒性的无害细菌

英国研究人员9月7日说,他们培养出一些新型细菌,可以有效分解蓝藻释放到水中的毒素,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有害影响。英国罗伯特戈登大学研究人员在当天举行的英国“普通生物学学会”会议上报告了这一成果。他们利用节......

微囊藻毒素LR致小鼠肝、肾和睾丸细胞DNA2蛋白质交联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微囊藻毒素2LR所致小鼠肝、肾、睾丸细胞DNA2蛋白质交联(DPC)作用。方法以昆明种雄性小鼠为实验对象,腹腔注射染毒,采用KCl2SDS沉淀法检测小鼠肝、肾、睾丸细胞中交联DNA和游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