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29 15:49 原文链接: 我国学者理论预测高密度铁电冰相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客座教授曾晓成研究组与杨金龙/袁岚峰研究组以及大连理工大学赵纪军研究组合作,理论预测了一个新的高密度铁电冰相,研究成果发表在4月26日的《自然-通讯》上。文章标题为Room temperature electrofreezing of water yields a missing dense ice phase in the phase diagram(《室温电致水结冰:相图中“遗漏”的一个高密度冰相》)。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是中国科大化学物理系博士后朱卫多。

  因为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而氢键的强度和位形可以在很大范围内变动,所以水呈现出极其丰富的相图。目前,实验室中已经发现的不同温度和压强条件下的冰相多达18种。由于水分子具有偶极矩,多个水分子聚集时偶极矩可以叠加或抵消,因此有可能存在铁电性的冰。人们已经证实冰XI相是具有较大偶极矩的铁电相,而且认为它存在于天王星和海王星表面。然而,如果掺杂催化剂,普通结构的冰转变成铁电冰大约需要一万年,因此铁电冰相在自然界中是极为罕见的。

  这项研究通过分子动力学和第一性原理的计算模拟发现:室温时,在高压和高电场强度的条件下,液态水可以自发形成一种高密度(1.27 g/cm3)的新型铁电冰晶体——“冰χ相”(图1)。自由能计算表明,在水相图上的一个高压低温区,冰χ相是最稳定的结构。它位于冰II相和冰VI相之间,与冰V相接邻(图2)。在这个意义上,冰χ是一个“被遗漏”的冰相。对此的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冰χ相的成核/生长需要非常高强度的电场。

  回顾一下人类在实验室中发现十六种冰相的百年简史:冰II和冰III相是1900年在德国发现的;冰IV-VII相是1912-1937年间在美国发现的;冰VIII相是1966-1968年间在加拿大发现的;冰X相是1984年在德国发现的;冰XI相是1984年在日本发现的;冰IX相是1993年在英国发现的;冰XII-XV相是1998-2009年间在英国发现的;冰XVI相是2014年在德国发现的;最近的冰XVII相是2016年在意大利发现的。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中国发现的冰相。

  铁电冰χ相的预言不仅丰富了水在高压区域的相图,而且为寻找稀有的铁电冰结构提供了理论指导。如果未来在实验室中确实观察到这种铁电性冰χ相,不仅将增加人们对水科学的浓厚兴趣,而且冰χ相将有可能成为冰相XVIII,从而填补中国发现冰相历史中的空白。


相关文章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实现铁电薄膜带电畴壁精确操控

图 具有量化忆阻特性的面内带电畴壁的构建与原子级调控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2125407、52272129、U21A2067)等资助下,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泽院士、田鹤教......

极陡峭亚阈值摆幅场效应晶体管实高灵敏室温光电探测

近日,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王建禄研究员,胡伟达研究员与中科院微电子所刘琦研究员等人合作,设计出一种极陡峭亚阈值摆幅的场效应晶体管,并基于该结构实现了极高灵敏光电探测功能,综合利用了铁电负电容效应、......

在铁电基片PMNPT上生长出与块材性质相当的FeRh合金薄膜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制冷需求量急剧上涨,导致用于制冷的能耗大幅增加。传统气体压缩制冷技术使用的工质破坏大气臭氧层,加剧全球变暖。全球气候巴黎公约颁布以来,寻找一种替代传统气体压缩制冷的技术成为人们......

我国学者理论预测高密度铁电冰相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客座教授曾晓成研究组与杨金龙/袁岚峰研究组以及大连理工大学赵纪军研究组合作,理论预测了一个新的高密度铁电冰相,研究成果发表在4月26日的《自然-通讯》上。文章标题为Roomtem......

我国学者理论预测高密度铁电冰相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客座教授曾晓成研究组与杨金龙/袁岚峰研究组以及大连理工大学赵纪军研究组合作,理论预测了一个新的高密度铁电冰相,研究成果发表在4月26日的《自然-通讯》上。文章标题为Roomtem......

我国学者理论预测高密度铁电冰相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客座教授曾晓成研究组与杨金龙/袁岚峰研究组以及大连理工大学赵纪军研究组合作,理论预测了一个新的高密度铁电冰相,研究成果发表在4月26日的《自然-通讯》上。文章标题为Roomtem......

福建物构所高显色指数白光铁电晶体材料研究获进展

作为功能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发光铁电体对于平板显示器、场发射显示器(FED)等技术应用极其重要。迄今为止,发光铁电大部分工作都集中在通过在无机铁电陶瓷中掺杂稀土离子来实现,存在相分离、色分离和自吸收等......

福建物构所光谱选择性响应铁电晶体材料研究获进展

铁电材料具有丰富的非线性光学、压电、热释电、铁电和光伏等性能。最近,无机-有机杂化铁电材料因其在光电领域中潜在的应用而备受关注。现有的杂化铁电材料受限于其带隙结构,往往表现出的都是宽光谱光响应。然而,......

只需两步农林废弃物变身高密度航空燃料

27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涛院士团队获悉,他们研发出一种高度集成的新工艺流程,成功将农林废弃物中的纤维素转化为高密度航空燃料,为降低航空飞行器的二氧化碳排放开辟了新途径。相关研究刊登......

“高密度”纤维素航空煤油来了

随着现代航空业的快速发展,巨大的碳排放量成为其不得不面对的软肋。随着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发展以及二氧化碳减排问题的日益关注,发展新型、清洁、可再生的生物质航空燃料已成为能源领域的重点议题。近日,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