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4-16 15:46 原文链接: 我国科学家研发土壤修复技术拯救农田

  中国科学家正在致力于加快土壤修复技术的研发,以拯救全球六分之一人口赖以生存的农田。根据一项最新成果,利用粘土矿物研制出的修复材料可减少土壤中的重金属进入农作物,或有望在未来两年大面积推广。

  广东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总工程师刘文华日前向记者披露,该机构近期对一种名为“膨润土”的粘土矿物进行改性研发和筛选,研制出代号为 “Mont-SH6号”的钝化剂,能够将土壤中的镉、铅、铜、锌等污染物从活性状态转化为固定状态,降低其可移动性和生物毒性,从而减少重金属进入农作物。

  刘文华说,项目团队已对Mont-SH6号材料进行了盆栽和野外场地的小白菜模拟修复试验,以及两期盆栽水稻的模拟试验,结果显示产出的小白菜和稻米中重金属含量均有明显降低。

  “以重金属镉为例,使用修复材料后,盆栽小白菜的镉含量对比降幅在35%到83.9%之间;野外场地平均降幅超过30%;稻米中镉含量对比总体降低了90%以上。”刘文华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些地方工业化进程迅猛,但随之而来的土壤污染问题也让公众普遍忧虑。根据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披露,一项由中国国土资源部和该省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仅珠三角地区,不适宜种植农作物的三级和劣三级土壤就占到土壤总面积的22.8%,主要超标元素为镉、汞、砷、氟。

  土壤污染给中国的粮食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极大隐患,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又连带引发了耕地流失、撂荒、农民弃耕等问题,严重损害了农民和农业企业的利益。

  从2012年起,中国农业部门已开始在选定区域部署土壤修复示范工作。据了解,“活化”和“钝化”是目前中国农田修复采用的主要方式。前者主要是通过一些不进入食物链的植物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吸附出来;后者则侧重于阻止重金属进入农作物。

  根据广东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的介绍,该省在其“修复示范区”采取的措施就包括套种东南景天、蜈蚣草等吸附植物来治理果园,以及大面积推广使用有机肥、抽取干净地下水灌溉等。

  今年3月底,中国农业部下属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北京召开了土壤重金属修复技术交流会。与会的相关专家提出,应以中国耕地中污染较为严重的镉、砷、汞等重金属为主攻方向开展不同治理模式的试验工作,同时逐步建立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标准和综合治理技术规程。

  Mont-SH6号项目组组长赵秋香认为,与现有的多种修复手段相比,粘土矿物钝化剂的突出优点是操作简便、成本低。

  “种植东南景天、蜈蚣草来吸附重金属在国内已经比较成熟了,但植物生长有周期、比较慢,而且种植也有技术上的要求,成本因此也比较高,每亩最低也要每年5000元左右。”赵秋香说,“相比之下,钝化剂虽然不能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但使用起来就像给土壤施肥一样,容易操作、见效快、不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特别适宜大面积农田的污染修复。”

  赵秋香说,中国有丰富的膨润土资源,Mont-SH6号已经可以做到每亩地每年只需要几百元,随着研发进展和大规模应用,价格还有下降空间。

  但刘文华表示,尽管阶段性成果喜人,Mont-SH6号离产业化应用仍然有几年的距离,“至少需要进行两年左右的大田试验,另外还要解决规模化生产的问题。”

  “我们的研究成果如果能顺利投入应用,普通农民都可以进行土壤修复的操作。”刘文华说,“农田修复应该是一项公益事业,政府要起到主导作用。”

  而比起研究和应用前景,更让这些科学家们担忧的是尚未终止的污染。

  广东省耕地肥料总站站长曾思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广东土壤污染原因多样,有农业生产中过度使用化肥等面源污染,有工业废水废弃物污染,还有矿区周边因采矿等造成的污染,这些污染源目前来看都难以完全控制。

  位于珠三角边缘的韶关大宝山矿区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当地矿产开发曾长期存在废土废石露天存放、废水直接地表排放等严重问题,环境不断恶化,本世纪初进行的监测显示,当地土壤含铝超国家标准44倍,含镉超标12倍。

  韶关市环保局副局长张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近年来采取了多项措施,但对于大宝山矿区的污染控制,是“枯水期没事,丰水期就没有办法”——这意味着降雨丰富的当地每年会有近7个月的时间无法控制污染。

  “如果不能从源头上遏制污染,那么,仅仅研发土壤修复技术也是徒劳的。”刘文华说。

相关文章

植物物种多样性有益于喀斯特森林土壤氮转化速率

植物物种多样性支撑生态系统结构和基本功能,是开展植被修复工程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多项证据显示,增加植物物种多样性有助于改善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现有研究表明,增加生态系统植物物种多样性可提高土壤有效氮水平......

中国环境报:到二○二五年,基本消除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

近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和信息化厅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要着重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

重磅!一种可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专用型油菜问世

近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和广东开源环境科技责任有限公司通力合作,利用转基因技术创制出一种可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专用型油菜。由于该油菜对土壤中多种重金属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为......

揭示土壤有机碳不同分子组分的周转差异及温度敏感性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储量最大的活跃碳库。探究土壤有机碳周转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对准确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至关重要。然而,土壤有机碳组成复杂,不同分子组分的化学结构和环境行为(如与土壤矿物的交互作用)存在差......

中国已成为全球首个全面治理PM2.5污染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28日在北京对记者表示,2013年至2022年,中国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57%,重污染天数下降了92%。十年间,中国实现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空气质......

RedoxBiology:DNA修复代谢产物可以治疗骨骼肌损伤

骨骼肌重塑是维持肌肉内环境平衡和运动能力的关键。在小鼠和人类中,肌肉重塑反应在体育锻炼后迅速开始,从而产生ROS,而线粒体是骨骼肌收缩期间ROS的主要来源之一。体育运动导致的ROS氧化蛋白质、脂肪和核......

《农药制造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国家标准首次发布

我国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农药品种繁多,组成和结构复杂,农药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浓度高、种类多、危害大。有效防治农药制造工业污染事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粮食安全。日前,生态环境部批准发布了国家生态环......

臭氧污染降解果蝇信息素可能影响其性别认知

德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暴露于臭氧污染可能会破坏果蝇在空气中传播的信息素,干扰它们吸引伴侣或认知异性果蝇的能力。这些发现凸显了人类活动对昆虫种群的又一可能威胁。相关研究近期发表于《自然—通讯》。许多......

揭示糖浆在微生物修复Cr(VI)污染地下水中的电子传递机制

地下水中的铬(Cr(VI))污染对人类生产生活有巨大危害。微生物修复技术广泛应用于Cr(VI)污染地下水修复工程。糖浆作为制糖业的副产品,因其成本低和生效快,目前成为了主流生物修复碳源之一。但糖浆成分......

鹿角再生机制与骨组织再生修复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鹿角快速生长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32225009、31970392、82122043、32030016、32122083、U20A20403)等资助下,西北工业大学生态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