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19 10:30 原文链接: 我国科学家首次揭示雷暴云顶放电的光学特征

  记者18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雷久侯、祝宝友和陆高鹏教授团队,结合国际空间站搭载的高时空分辨率光学观测资料,首次揭示雷暴云顶放电的光学特征。

  相关研究成果17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上。

  对流层闪电可以在距地面20公里~100公里的临近空间区域诱发绚丽的中高层大气放电现象,根据其始发位置不同可以分为雷暴云顶型放电和低电离层型放电。了解雷暴如何直接影响中高层大气和电离层区域,对认识地球不同圈层之间的耦合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雷暴云顶型放电通常始发于雷暴过冲云顶和平流层区域,会显著影响对流层顶附近的温室气体含量。然而,受限于传统观测手段缺乏高时空分辨率的立体协同观测资料,学术界关于其现象学特征的认识严重不足。

  该研究团队基于自主研发的混合长基线天电阵列,结合搭载在国际空间站上的大气-空间相互作用光学探测器,对雷暴过境期间发生在中国华南地区的强雷暴过程进行分析,首次发现一类特殊的云顶放电信号——负极性NBE(双极性窄脉冲)总是伴随着蓝色337纳米光谱辐射,但并不伴随着普通闪电的777.4纳米辐射。这一明显区别于普通闪电的光学特征,纠正了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NBE放电不发光的传统认知,为利用空间光学手段评估闪电类型和监测强对流提供了有力判别依据。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NBE峰值电流强度和蓝色光学信号峰值紧密相关。

  审稿人认为,该工作展现了混合长基线天电阵列对雷暴云顶细微放电的强大探测能力,对解决困扰闪电领域长久以来的科学问题和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中国科大首次揭示雷暴云顶放电的光学特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雷久侯、祝宝友和陆高鹏团队基于自主发展的地基闪电观测阵列,结合国际空间站搭载的高时空分辨率光学观测资料,首次揭示雷暴云顶放电的光学特征及其诱发的低电离层扰动特征,提出利用天电信号来探测......

我国科学家首次揭示雷暴云顶放电的光学特征

记者18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雷久侯、祝宝友和陆高鹏教授团队,结合国际空间站搭载的高时空分辨率光学观测资料,首次揭示雷暴云顶放电的光学特征。相关研究成果17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

我国科学家首次揭示雷暴云顶放电的光学特征

记者18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雷久侯、祝宝友和陆高鹏教授团队,结合国际空间站搭载的高时空分辨率光学观测资料,首次揭示雷暴云顶放电的光学特征。相关研究成果17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

我国科学家首次揭示雷暴云顶放电的光学特征

记者18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雷久侯、祝宝友和陆高鹏教授团队,结合国际空间站搭载的高时空分辨率光学观测资料,首次揭示雷暴云顶放电的光学特征。相关研究成果17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

气液相等离子体放电灭菌应用研究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等离子体医学课题组在气液相等离子体与水溶液相互作用、液相活性物质生成规律及失活微生物机理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取得新进展。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调控......

等离子体放电实现低能耗高效灭菌

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的等离子体所等离子体医学课题组在气液相等离子体与水溶液相互作用、液相活性物质生成规律及失活微生物机理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取得新进展。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调控......

铁氧化物的矿物组成、光学特征与环境意义研究获进展

20世纪以来,全球多数山地冰川出现退缩,且近期呈现加剧趋势,尤其在我国青藏高原更为明显。山地冰川特别是其消融区表面往往存在大量暗色吸光杂质(图1),即冰尘(Cryoconite)。冰尘组成相对复杂,包......

英国科学家证实致幻剂LSD对人类大脑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有一种致幻剂,少量的服食下去,会发现自己进入了一种令人愉快的麻醉状态,想象力突然变得丰富,对周围世界的感知也发生了变化。眼前出现了一系列活动的图像,具有万花筒般的鲜艳色彩,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被忽略了的物......

中国“人造太阳”获重大研究进展

记者3日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中国“人造太阳”EAST物理实验获重大突破,实现在国际上电子温度达到5000万度持续时间最长的等离子体放电,标志着中国在稳态磁约束聚变研究方面继续走在国际前列。......

日开发出低成本高性能镁蓄电池电压更高成本更低

如今的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中广泛应用锂电池,不过锂是稀有金属,其价格较高且耐热性较差。日本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他们利用镁开发出一种蓄电池,与锂电池相比,其充电量和放电电压更高,而成本则低得多。日本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