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0-14 12:03 原文链接: 新冠病毒冷链传播与疫情溯源

  据世界卫生组织周报公布,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以来,已波及全球223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确诊病例2亿多例,死亡病例400多万例。截至8月24日,全球累计接种新冠疫苗超过46亿剂次,但日新增平均病例数仍在60万例左右,日病亡平均病例数在1万例左右。可见,新冠病毒传播威力之大、影响面之广,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一、新冠病毒冷链引入的相关背景

  1.国际上关于冷链传播新冠疫情的报道

  国际上报道了多起与冷链或冷冻食品相关的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4月9日至27日,美国19个州115个肉类和家禽加工业的4913名工作人员感染新冠病毒。2021年7月20日,越南记者在《Seafood Source》上刊登了一则新闻,报道了新加坡发生的一起新冠肺炎暴发聚集性感染事件,引发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到700多例,迫使新加坡最大的海鲜水产批发市场“裕廊渔港”关闭。

  2.新冠病毒在冷链产品上的存活能力

  新冠病毒在冷冻产品表面存活力很强,持续低温和潮湿的冷链环境为新冠病毒的存活提供了有利条件。研究显示,在4℃(冷藏食物)或零下20℃(冷冻食物)的条件下,冷链产品中新冠病毒的感染性保持21天不下降。即使在21℃—23℃的温度下,新冠病毒在纸板表面放置24小时后仍具感染性。

  3.被新冠病毒污染的冷链产品感染人的可能机制

  新冠病毒污染冷链产品后会被固定在表面的冰层中,随着货物运输到目的地。当这些冷冻货物被相关从业人员接触时,含有新冠病毒的冰层转变为水层,直接吸附到了被接触物体表面,其中包括用来转移货物的运输机器、搬运工人的衣物或体表,通过口腔、鼻腔和眼睛黏膜感染病毒,造成首发病例感染;并经由“人传人”引发社区聚集性疫情。

  由此可见,新冠病毒污染的冷链产品可以成为隐匿的病毒来源之一,国际快速物流则成为污染了新冠病毒物品的“搬运工”。新冠病毒可以通过污染冷链食品的国际贸易被重新传入无疫情国家和地区。

  二、由冷链引入导致的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分析

  1.我国发生多起冷链引入病毒导致新冠肺炎疫情

  2020年4月我国本土疫情阻断传播之后,各地陆续发生多起本土新冠聚集性疫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和省地市CDC专家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新冠病毒基因组分子溯源、新冠病毒IgM和IgG血清学动态检测等技术,迅速锁定了7起本土聚集性疫情的源头,证实是由新冠病毒污染的进口冷链产品导致冷链从业人员感染引起,系统夯实了冷链作为新冠病毒传播载体的科学证据。包括:①2020年6月北京新发地疫情溯源,病毒来源指向进口冷链产品;②2020年7月辽宁大连疫情溯源,锁定了污染进口鳕鱼外包装的新冠病毒基因组是大连凯洋工厂疫情病毒基因组的父代病毒;③2020年9月山东青岛疫情溯源,在鳕鱼外包装上发现两例码头工人感染病毒基因组的父代病毒,并且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科学家分离到新冠活病毒,这是在国际上首次从进口污染新冠病毒的冷链产品外包装上分离到了新冠活病毒,夯实了新冠病毒污染的冷链产品通过境外输入引入并造成重点人群感染的证据链(物传人);④2020年11月天津疫情溯源发现新冠病毒污染的进口冷链产品引起的两条独立传播链,其中一条传播链由海联冷库搬运工接触某国家进口的污染了新冠病毒的猪头引起,另一条链为物流装卸工接触另一个国家进口的污染了新冠病毒的冷冻带鱼引起;⑤2020年11月山东青岛再次出现聚集性疫情,证实是水产公司从业人员接触污染了新冠病毒的进口冷链产品导致;⑥2020年12月辽宁大连再次出现疫情,由码头工人搬运俄罗斯货轮冷链货物导致;⑦引起2021年5月营口—安徽疫情的病毒与2020年6月入境的进口冷冻鳕鱼外包装的病毒序列高度同源,冷库搬运工在搬运被污染的鳕鱼过程中感染病毒并造成了后续的聚集性疫情,提示冷链可以是新冠病毒“静默传播”的载体,即病毒在冷库存放数月或数年后仍具感染性,导致“老病毒”的再次传播。

  2.我国冷链传播新冠疫情的应对策略

  7起经冷链输入导致的本土新冠疫情中,除北京市外,其他6起均发生在我国的海陆口岸城市地区。通过对每起经冷链引起新冠肺炎疫情的分析梳理,我国逐步完善了进口冷链从业人员的防控方案和溯源指南,加强进口冷链货物抽检,及时发现新冠病毒污染的产品;通过研发低温消毒剂对进口冷链货物实施全面消毒,切断传播途径;通过加强疫苗接种、个人防护和培训,保护重点人群,有效地降低了通过进口污染了新冠病毒的冷链产品的传播风险。

  3.冷链传播新冠疫情研究对病毒溯源的意义

  有效发现冷链引入病毒,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病例清零或阻断疫情的国家和地区,对发生的每起本土疫情均开展溯源调查;二是需具备溯源调查专业队伍,具备流行病学调查、核酸和血清抗体检测及病毒基因测序等技术能力。我国多地、多起本土新冠疫情溯源结果均证实了新冠病毒通过冷链运输途径进行远距离传播,首先在冷链销售市场、加工车间等特殊场所,感染从事搬运、加工、销售等冷链相关的职业人群并引发暴发疫情。

  世卫组织—中国联合研究报告指出,华南海鲜市场有冷链货物的摊位相关病例占比显著高于无冷链货物的摊位相关病例占比,且有冷链货物的摊位相关病例相对危险度是无冷链货物摊位的病例相对危险度的3.3倍;市场环境样本阳性的21个摊位中,16个摊位销售冷链产品,高度提示存在2019年末新冠病毒通过冷冻食品进入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并引发疫情的可能性。

  三、针对冷链引入导致新冠病毒疫情的建议

  1.建立国际化新冠病毒冷链传播的科学监测体系

  根据中国新冠病毒经冷链引入导致传播的研究成果,参考中国进口冷链产品新冠病毒监测制度,建立常态化的进口冷链产品新冠病毒监测国际标准。这不仅对于新冠冷链溯源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全球各国阻断新冠病毒包括新冠变异株的进一步蔓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今后其他新发传染病病原防控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2.开展全球新冠病毒冷链传播合作研究

  推动不同国家开展新冠病毒冷链传播合作研究。当一个国家的冷链监测系统发现阳性样本时,可以在世界卫生组织主导下,以科学研究和疫情防控为目的,与进口产品来源国开展合作,进行新冠病毒污染环节研究。全球范围,特别是与华南海鲜批发市场的进口冷链产品来源国开展合作,对冷链相关从业人员2019年9月—11月存留血清样本进行新冠病毒抗体检测,并对就医记录进行追溯。


相关文章

新冠心肌炎标志物及细胞因子诊断抗体对原料全新兔破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感染过新冠的人群基数庞大,心脏骤停或突然猝死的相关报道屡见不鲜。临床和医药相关企业竞相关注新冠病毒相关性心肌炎的病理与靶点机制研究。尤其是将相关研究成果应用到“阳康”后如何进行适......

国产新冠治疗用药已全部被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2023年1月29日,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上海旺实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药物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商品名称:民得维)、海南先声药业有限公司申报的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药物先诺特韦片/利托那......

新冠口服药莫努匹韦,似乎正在加速新冠病毒变异

Molnupiravir(莫努匹韦)是由默沙东开发的一款抗新冠口服药物,其靶点为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该药物于2021年底在英国和美国获批上市。这也是首个获批上市的抗新冠口服药物。在2......

香港大学真实世界研究,加强针,降低90%新冠死亡

新冠病毒,通常通过呼吸道感染人类,并造成呼吸系统和人体各个器官的损伤。自2019年底首次爆发至今,新型冠状病毒对世界经济、社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2021年底,随着Omicron袭击香港,在2022年......

这所高校花费300万采购核酸检测服务背后原因曝光

新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核酸检测已经远离大部分人的日常。但就在2023年的1月17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发布了一则关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采购项目中......

近16万样本研究:“阳康”18个月,死亡风险仍高4.5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虽然“阳康”一个多月了,但身体还总是不得劲儿。走路、爬楼容易喘,更有甚者心脏仍然不舒服,嗅/味觉仍旧未恢复。一、新冠对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影响长达18个月“阳”过的人千万别大......

新冠感染治疗药物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VV116附条件获批

近日,国家药监局根据《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按照药品特别审批程序,进行应急审评审批,附条件批准上海旺实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1类创新药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商品名称:民得维)上市。该药物为口服小分子......

中疾控:春节期间疫情未明显反弹本轮疫情已近尾声

1月30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在其网站刊登了《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和监测数据概述》。这份《概述》由中国疾控疾控中心1月25日发表,对2022年12月9日至202......

两款新冠口服药,附条件批准上市!

国家药监局官网今日发布消息: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药物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上市。近日,国家药监局根据《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按照药品特别审批程序,进行应急审......

新冠病毒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专家:符合病毒传播规律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林敬)1月25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发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核酸检测结果方面,2022年12月9日以来,各省份报告人群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