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6-29 10:58 原文链接: 新冠病毒各类检测方法异同(三)

检测结果分析


抗原进入机体需经过一定的潜伏期才会产生IgM与IgG。在这一期间,血清无法检出IgM与IgG,核酸检测能检测处于窗口期的患者是否受到感染。而抗体检测在取样过程和检测时间等方面都有核酸检测无法相比的优势。因此在实际检测过程中需要二者联合检测,综合判读,弥补不足。根据中国官方文件的建议,核酸检测用于检测是否受试者携带病毒,而抗体检测用于核酸检测结果阴性的疑似患者补充检测或者联合核酸检测。新冠病毒感染检测由以核酸为主的阶段,转变为核酸、抗体协同检测阶段。


根据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徐万洲等医生在2020年2月27日发表的血清2019新型冠状病毒IgM和 IgG 抗体联合检测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文献中的研究:该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 2020 年 1 月 20 日至 2020 年 2 月 17 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门诊和住院患者 284 例,其中 205 例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包括 2019-nCoV 核酸检测阳性的确诊患者186例,以及 2019-nCoV 核酸检测阴性但临床症状和CT检测结果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患者19例,作为病例组。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其他疾病患者79例,作为对照组。


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血清2019-nCoV IgM和IgG抗体检测,将 284 例研究对象 2019-nCoV IgM 和 IgG 抗体检测结果和核酸检测结果进行比较:2019-nCoV 抗体检测的阳性预测值为95.63%(197/206),阴性预测值为 91.03%(71/78),2019-nCoV核酸检测的阳性预测值为 100%(186/186),阴性预测值为 80.61%(79/98)。2019-nCoV 抗体和 2019-nCoV 核酸诊断 2019-nCoV 感染的总符合率为 88.03%(250/284)。经 χ2检验,两种指标诊断 2019-nCoV 感染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99,P<0.05)。对 19 例具有 COVID-19 临床症状及 CT 影像学特征但核酸检测阴性的临床确诊患者血清学检测发现,2019-nCoV IgM 抗体呈阳性反应16 例(84.21%),2019-nCoV IgG 抗体呈阳性反应18例(94.74%)。




结果显示:血清2019-nCoV IgM和2019-nCoV IgG的临床敏感度分别为70.24%(144/205)和96.10% (197/205),临床特异度分别为96.20%(76/79)和 92.41%(73/79)。2019-nCoV 抗体检测的阳性预测值为 95.63%(197/206),阴性预测值为91.03%(71/78),2019-nCoV核酸检测的阳性预测值为100% (186/186),阴性预测值为80.61%(79/98)。2019-nCoV抗体检测和2019-nCoV 核酸诊断2019-nCoV感染的总符合率为 88.03%(250/284)。得出结论:血清 2019-nCoV IgM和IgG联合检测可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有效筛查和诊断指标,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检测假阴性的有效互补。


在2020年3月4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明确将抗体检测结果纳入确诊病例的诊断标准,以及疑似病例的排除标准。如果疑似病例血清特异性IgM和IgG抗体阳性,IgG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恢复期较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升高,则可以诊断其感染了新冠病毒。疑似病例的排除标准,需要同时满足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阴性,以及发病7天后新冠病毒IgM和IgG抗体仍为阴性两个条件。



  • 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的原因


2020年2月21日,国家卫健委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在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中明确指出,核酸检测结果阴性不能排除新冠病毒感染,需要排除可能产生假阴性的因素。具体因素包括:样本质量差,比如口咽等部位的呼吸道样本;样本收集的过早或过晚;没有正确保存、运输和处理样本;技术本身存在的原因,如病毒变异、PCR抑制等。


  • 核酸检测假阴性


根据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信息,在被感染者中检出核酸,需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被感染者的细胞中有一定量的病毒。不同病程、不同病情患者机体中的病毒存在量可能不同,已有病毒感染,但由于在相关部位采集不到病毒或采集到的病毒量太少,以致现有方法检测不到,也称窗口期。


-采集标本时,必须采集到含有病毒的细胞。采集部位不当,如采集口咽拭子时,采集深度不够;采集鼻咽拭子没有采到鼻腔深处等,采集到的细胞可能大部分都不含病毒,即可能造成假阴性。


-可靠的体外诊断试剂。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也表示,部分厂家的试剂产品由于研发时间短,也没有使用已知临床样本进行必要的性能确认,可能存在对试剂优化不充分以及试剂批间差异大等问题。从试剂方面分析原因,可能与试剂引物设计有关,也可能与各位点检测灵敏度相关。


-规范的临床核酸检测实验室(合理的分区、有能力的检测人员和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除了检测试剂本身,实验室规范与否也会对检测结果产生重要影响。标本运输保存条件、临床实验室的规范操作、结果判读和质量控制等都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因素。



检测特异抗体也可以明确患者是否“近期或既往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有助于核酸检测阴性但临床上疑似患者的确诊。但是特异抗体检测阳性不能像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一样作为病毒感染的“金标准”,因为抗体检测容易受到血液标本中的一些干扰物质,如类风湿因子、非特异IgM、溶血所致的高浓度血红蛋白等的存在而出现“假阳性”结果。


  • 抗体检测假阳性


-溶血或红细胞标本:红细胞的细胞内液中各种酶可与底物发生非特异性反应,且血红蛋白中亚铁血红素与HRP活性类似,可催化底物,造成ELISA检测假阳性;检测区堆积形成颜色较浅的非特异性条带,干扰目视法判定胶体金试纸结果。


-纤维蛋白的影响:由于标本凝集不全或离心转速过低、时间太短,血清中的纤维蛋白未完全析出,形成的块状或絮状物堵塞洗板机头。


-细菌污染标本:菌体内可能含有内源性HRP,造成ELISA假阳性结果;此外,疏水性的菌体碎片与金标粒子或捕捉抗体发生结合,影响 GICA判读。


-患者自身原因:体内存在自身抗体、嗜异性抗体等,如患有某些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异常,或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可产生异常蛋白抗体或特殊物质,如类风湿因子、甲胎蛋白、补体等,具有一定吸附作用,造成抗体检测假阳性。





相关文章

我国科学家发现新冠病毒新受体

该所研究员赖仞团队近期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彭小忠和廖国阳团队以及四川大学赵旭东团队,共同揭示了转铁蛋白受体是另一种通过直接与病毒刺突蛋白高亲和力结合而介导新冠病毒进入的受体。《美国科学院......

研究揭示新冠病毒诱发炎症风暴的分子机制

2023年12月20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薛愿超课题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王健伟课题组及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周溪课题组合作在《Molecular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quo......

最强新冠变异株快速蔓延全球12国元旦前后或临感染高峰

近期,一种名为JN.1的新冠变异株正在全球快速蔓延,并已在12个国家被发现。据英国和美国卫生机构声称,该变异株是当前已知的增长最快的新冠变异株,预计可能引发新一轮新冠感染浪潮。传播最快新冠变异株来袭当......

最新研究进展!复旦中山团队揭示血清蛋白质与代谢组的奥秘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自爆发以来,已成为目前较为严重的流行病之一。血清蛋白质/代谢物是监测新冠-宿主间炎症反应及免疫应答的灵敏靶标,但其在奥密克戎毒株轻症感染人群中,尤其是在接种疫苗的患者体内特征性变化仍不......

Lancet子刊|新冠追踪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新发现!

部分民众总感觉“阳康”后一直有不舒服的现象,在近期中国科学家发表的一项重磅研究中得到了分子层面的科学论证:新冠病毒会对部分感染者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涉及肺、肾、脑、运动能力、血糖、疲劳、嗅/味觉异常、......

科普只需几秒PTRTOF在线飞行时间质谱仪器仅靠呼气可快速识别新冠病毒

2020年7月,位于法国里昂的CroixRousse医院宣布,他们正在使用一款新型的高灵敏度人体呼出气体分析仪,该仪器有望在几秒钟内快速识别和检测出新冠病毒。这款分析仪器的运作方式与传统PCR测试不同......

赛默飞LDT案例:靶向PRM蛋白定量方法助力新冠病毒快速检测

XpresysLung作为IDH公司的诊断产品,给肺部结节患者带来福音,该方案利用血液蛋白质组学技术针对组学水平下挖掘出来的潜在标志物进行进一步筛选,并利用算法在实际样本中学习,最终挖掘出13个bio......

Nature:科学家识别出冠状病毒进入人类细胞的特殊受体

引起COVID-19的SARS-CoV-2病毒会导致严重的急性呼吸道综合征,这或许就与2019年出现的已知会引起轻度季节性感冒的其它冠状病毒形成了对比,同时还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为何一种冠状病毒对人类所......

Cell:揭示新冠病毒在受感染的宿主细胞中启动病毒复制机制

人们对SARS-CoV-2冠状病毒在感染过程中如何启动它的复制过程尚不完全清楚。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亥姆霍兹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人类蛋白SND1与SARS-CoV-2蛋白NSP9共......

支原体肺炎发病急升,低龄化趋势明显,该如何有效治疗?

近期,支原体肺炎在我国的发病有所上升,特别是在广东、福建等南方地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显著。支原体肺炎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其致病方式与新冠病毒完全不同。今年,支原体肺炎的发病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