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9-13 14:21 原文链接: 新技术显示琥珀化石中存在DNA可能性极小

  人们究竟能否克隆出早已从地球上灭绝的恐龙?据物理学家组织网9月12日(北京时间)报道,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生命科学系研究人员利用目前最先进的下一代测序技术证明,琥珀化石中存在DNA的可能性极小,想让恐龙再次行走在地球上基本不可能。相关论文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

  在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科学家通过提取保存在琥珀里1.3亿年前的昆虫体内的DNA,创造出了多种恐龙。上世纪90年代初,许多科学家曾声称,他们已从琥珀中提取到1.3亿年前的DNA,但这些研究遭到了质疑。这些声称提取到的DNA,后来被认为是现代DNA污染物。

  曼彻斯特大学琥珀研究专家大卫·佩内和古DNA专家特里·布朗利用下一代测序技术对柯巴树脂(copal)中的昆虫进行了DNA测序。这种树脂可作为琥珀前身,是一种亚化石树脂。布朗说:“上世纪90年代用于DNA研究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会优先扩增现代的、未损坏的DNA分子,使已经部分分解的古老DNA提取物受到污染,最后给出错误结果。而下一代测序方法对古老DNA来说很理想,因为它能提供提取物中所有DNA的分子序列,而不管它们的长度,几乎不可能优先扩增那些污染的现代分子。”

  研究小组在相对较年轻(60年—10600年)的亚化石树脂昆虫中未能检测到古老DNA,这表明DNA在柯巴树脂中保存得并不好,因此幸存下来的可能性极小。这是对从琥珀化石昆虫中提取到DNA的重大质疑。

  佩内说:“从直观上讲,人们可能会认为昆虫是被树脂完全且迅速地包裹起来,瞬间死亡,这样可能有利于树脂中昆虫的DNA保存下来,但事实显然并非如此。所以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恐龙场景只能留在科幻里。”

相关文章

“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何以实证人类演化史?

位于湖北十堰郧阳学堂梁子遗址的“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于2022年12月提取出土,这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该发现是2022年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新发现之一,入选中......

3.19亿年化石保存最古老脊椎动物大脑

近日,科学家通过扫描3.19亿年前的鱼化石,发现了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完整大脑。该大脑及其脑神经约1英寸长,属于一种已经灭绝的蓝鳃鱼。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这项最新发现,为摸清当今主要鱼类“鳍鱼”的神经解剖和早......

推动古生物学研究走向国际最前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践行二十大精神,瞄准基础研究,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依托亚洲最大的化石标本馆藏中心,不断探索新技术,正在把古生物学这个“冷......

RedoxBiology:糖尿病内皮细胞的糖酵解依赖DNA修复缺陷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微血管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患病率正在迅速增加。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一个关键事件是血管通透性增加,内皮细胞(ECs)丢......

湖北西部秭归盆地首现侏罗纪中期恐龙足迹化石

侏罗纪中期蜥脚类恐龙复原图。(课题组供图) 湖北恐龙足迹。(课题组供图)1月6日,中外科学家团队发布研究报告,在湖北西部的秭归盆地首次发现了侏罗纪的恐龙足迹化石。此次发现的恐龙足迹至少包括1......

研究发现驯化选择水稻DNA寒害损伤修复机制及优异模块

农作物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异常温度需要具备优异耐受模块,品种设计需依赖细胞寒害感知防御“信号网络”“修复机制”的原理。 在前期研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种康研究组在水稻......

科学家揭示基因转录终止机制

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遗传信息通过转录从DNA传递到RNA,随后通过翻译解码成蛋白质。基因是DNA遗传信息的编码单元,基因的正确解码需要执行基因转录的RNA聚合酶严谨识别基因的的起始序列(启动子)和......

中国古老长吻海洋爬行动物化石现世

 奇异罗平龙化石。图片来自:尚庆华等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尚庆华等介绍了一种新发现的古老长吻海洋爬行动物化石。该发现为海洋爬行动物的早期进化提供了新的见解。相关成果1月5日......

狗拿耗子为哪般

你观察过狗狗的一些行为吗?它会被随风飘摇的塑料袋吓坏吗?会在陌生人来到家门时吠叫、躲藏或寻找你吗?会追着松鼠跑吗?作为人类最亲密的伙伴,狗的行为密码就蕴藏在基因中。一项近日发表于《细胞》的研究,通过解......

云南楚雄启动9处恐龙化石抢救性发掘

12月28日,两名工作人员在禄丰恐龙化石发掘现场工作。近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武定县和双柏县开始进行恐龙化石抢救性发掘工作,此次计划发掘三地共9处恐龙化石点。据介绍,自1938年在禄丰地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