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研究发现海洋输入物中的粒径和粘土矿物组成对有机碳封存具有关键控制作用,重建了孟加拉湾西部有机碳埋藏演变特征,并阐明了季风洋流在调节沉积物输送和有机碳封存演变中的影响作用。相关成果发表于《全球与行星变化》(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博士生Md Hafijur Rahaman Khan(苏曼)介绍,海洋沉积物中有机碳的保存和埋藏对全球碳平衡至关重要,并且对地球气候系统具有重大意义。尽管河口三角洲和边缘海仅覆盖了海洋表面积的约20%,但它们却占到了有机碳埋藏量的约80%。孟加拉湾发育全球最大的深海沉积扇-孟加拉扇,接受了大量来自于喜马拉雅山脉的侵蚀物质,主要通过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输送。大约20%的喜马拉雅源区物质通过水下峡谷被输送到扇区,是陆源有机质向深海转移的主要通道。
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孟加拉湾上部沉积物有机质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上,尤其是孟加拉国沿海的陆架和陆坡区域以及印度东海岸区域。然而,对于下部西扇区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在海平面较低时期受活跃水道影响的区域,关于有机碳埋藏的来源、对突发气候事件的响应以及陆源物质对有机质运输、保存和降解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更是有限。
科研人员通过分析孟加拉湾西部钻孔岩芯的沉积物,发现沉积物粒度特征影响有机碳的封存,细颗粒(尤其2.5~10μm)在季风洋流驱动下,有利于陆源有机质的沉积和封存,较大颗粒(30~46μm)因搬运能量不足,导致其携带的有机碳含量骤降70%。研究还发现粘土矿物组成对有机碳封存具有关键控制作用,伊利石(占比27~80%)通过包裹有机质形成"微环境隔离层",使微生物降解率降低40%;蒙脱石(占比4~60%)因多孔结构导致远端沉积区有机碳流失率达65%。
该研究还揭示了末次冰消期至全新世早期(16~9.5千年前)的高效碳封存机制。当时海平面较低,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通过活跃的河道将大量陆源有机质直接输送至深海,加之强季风增强表层生产力,促使有机碳埋藏量达到峰值(平均1.0%)。然而,9.5千年前后,海平面快速上升导致河口后退、沉积物分散,加之强季风引发的淡水输入造成水体层化,抑制上升流和初级生产力,最终导致有机碳埋藏量下降50%以上。
该研究为理解季风-沉积-碳库耦合系统提供了关键证据,同时揭示了季风循环、沉积物输送和有机碳封存之间复杂的制约关系,为过去气候动态变化对海洋碳储存的影响提出了新见解,对未来气候与海洋碳储库变化预测提供了新思路。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研究发现海洋输入物中的粒径和粘土矿物组成对有机碳封存具有关键控制作用,重建了孟加拉湾西部有机碳埋藏演变特征,并阐明了季风洋流在调......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研究发现海洋输入物中的粒径和粘土矿物组成对有机碳封存具有关键控制作用,重建了孟加拉湾西部有机碳埋藏演变特征,并阐明了季风洋流在调......
土壤有机质的分子多样性被认为是影响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关键因素。在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随着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土壤有机质的分子多样性可能发生变化。目前,自然湿地开垦前后土壤有机质的分子多样性与土壤有机碳......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海岸带生态系统过程与环境健康研究组通过对广东珠海淇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开展的野外实验研究,揭示了亚热带河口红树林土壤有机碳来源。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地学期刊Catena。论......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科研人员依托广东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长期模拟酸添加控制实验平台,研究揭示了酸化森林土壤有机碳累积机制。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植物与土壤》。酸添加下土壤有机碳......
溶解有机质是碳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有机碳分解等多种生态系统功能密切相关。气候变暖背景下,湖泊沉积物有机碳分解特征的空间格局及驱动机制尚不清楚,阻碍了对变暖背景下湖泊碳汇功能的评估以......
稻田是我国常见的农田类型,通常比相邻旱地具有更高的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残体碳含量。然而,稻田和旱地土壤有机碳的微生物代谢特征尚不清楚。因此,解析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对设计适当的农田管理......
河流是连接陆地与海洋生态系统两大碳库的通道,是全球碳循环的关键枢纽之一。河流溶解有机碳(DOC)属于活性较高的有机碳,易被氧化分解,是河流水体微生物的直接碳源,也是河流水体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近些年来......
在全球气候和土地利用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深层土壤有机碳在碳管理和碳循环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区域尺度上,深层土壤样品获取困难,导致深层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缺乏。中国科学......
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流域冻土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丰富,并对气候变化颇为敏感。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作用下,青藏高原地区永久性冻土层消融面积不断扩大,加剧了冻土湿地土壤有机碳不稳定性。CO2排放速率的增加,促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