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2-11 09:55 原文链接: 时评:高校综合改革难在“综合”

   今年12月初,北京大学综合改革方案在教育部完成备案。这次改革之所以称为“综合”改革,自然是因为其改革内容包含了高等学校内部多方面内容,如招生、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人力资源、内部财政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综合”二字也意味着,任何单一方面的改革,都不仅仅是大学一个部门能够完成的,需要学校在逻辑层面的顶层设计,需要学校各院系教师和管理者的协同合作,更需要学校之外各部门政策的支持配合,比如稳定和可预计的财政投入。

  北京大学在综合改革方案中提出,要依靠元培学院这样的本科教育新的组织模式,探索建立四个新的本科专业——整合科学、水科学、数据科学和认知科学。以认知科学为例,这个新专业的人才对于未来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网络智能等十分重要,是我国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之一,但这个专业的课程需要北京大学哲学系、语言类相关院系、心理系、智能科学系至少四个院系教师紧密合作,这样的合作如何促成?是学生去相关院系选课,还是在选课的基础上由核心教师组织逐步形成?学生归于哪个院系呢?是否需要成立更多类似于元培学院这样新的住宿学院呢?这个问题就是综合的。

  以上四个专业都是跨学科专业,目前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上都没有,北京大学需要教育部给予自己专业设置自主权。此外,如果这样四个专业都成立了,在专业目录中应当归类于哪个学科呢?这也是很大的问题,因为严格而言,归于哪个学科都不十分合适。这就需要我们未来的专业和学科目录中增加“跨学科专业类”,这显然需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年轻和年老的成员们以更加前瞻的眼光认真研究。当然,这一点很不容易。

  清华大学综合改革方案之中的教学改革部分之前已经发布,题目是《清华大学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清校发【2014】29号)。今年10月16日,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在该校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闭幕式上发表了讲话,题目是《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篇讲话在全面、深入地反思清华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对未来的改革方向予以全面系统地阐释,是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中一份重要文献,特别值得高等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和学习。

  在陈吉宁的讲话中,对于过去清华大学人才培养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改革方向,有着以下阐述:“有人认为,清华学生像一个模子刻的。这从侧面反映,我校学生的成长类型较为单一,学校的培养方向和评价标准较为单一。我们‘求同’过多,‘存异’不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社会是多样的,单一模式培养的人很难适应大环境,必须拓宽培养方向和调整评价标准。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只把学生培养成一种类型A,通过学得早一点、深一点、多一点,使之从A变成A+,而是要从A到X,培养多种类型的人,使学生在多样化的成长路径上各具特色。”

  认真反思北京大学过去多年的培养经验,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培养出一些特别的毕业生,比如图书馆系培养出一个网络时代的领军人物李彦宏,在生物系、物理系和计算机系自由学习的王俊成为基因工程领域的一个领军者。北京大学元培计划以及之后的元培学院开始于2001年,至今已经毕业十届本科生。元培学院的学生可以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课、自由选择专业,因此学生在大学前两年中可以反复寻找自己喜欢的专业。经过以上过程,每一个学生都留下了不同的学习轨迹。比如,一个物理专业的毕业生可能是一开始就喜欢物理专业,也可能是先喜欢数学专业,后来发现更加喜欢物理专业而调整过来。因此他们在大学建构的知识结构就有所不同,或者说呈现出“千人千面”的情况,成为了陈吉宁所说的从A到X的人,成为“在多样化成长路径上各具特色”的毕业生。

  于是我们看到,清华大学的综合改革中同样包含有本科教育组织模式的变革。清华今年9月成立了关注通识教育的“新雅书院”。新雅书院试点书院制,其本质也是牛津、剑桥的住宿学院。“新雅书院实行不同院系、学科的学生混合住宿,为差异更大的学生创造直接的思想交流和碰撞的条件。”对于新雅书院的未来,陈吉宁有着更加前瞻的设想,这样的组织模式有可能成为未来清华本科教育模式的核心:“(新雅书院)我们之所以一开始做的规模很小,主要是目前没有那么多高水平的教师和课程资源,也希望将其真正做精做好。今后条件成熟了再逐步扩大,最后推广到全校,这个过程恐怕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

  上世纪90年代初,教育部曾经建议北京大学考虑在本科教育中试行牛津、剑桥住宿学院的教育组织模式,但这种自上而下的命令式改革并未在基层获得认可,或者说在当时生发出意义。经过多年的自我探索和实践,北大和清华都注意到住宿学院的组织模式在知识论层面和人才培养层面的优势。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仅仅在北京市,9月初,首都师范大学燕都学院开始招生和人才培养工作,北京工业大学樊恭烋学院成立。这种共同的对传统学科性学院的反思和建设,可能都是“综合改革”的题中之意。

相关文章

北京发布2024年重点任务清单,高端科学仪器等领域成攻坚重点

2月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为今年的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方向。该《清单》围绕12个方面,部署了302项重点任务,旨在推动北京市的全面发展。在科技领域,《清单》提......

教育部同意,2所高校更名

近日,教育部官网发布《教育部关于同意设置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的函》、《教育部关于同意设置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的函》。同意以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为基础整合资源设立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同时撤销长春汽......

华中师范大学领导班子调整

1月18日,教育部人事司在华中师范大学宣布了教育部党组的任免决定,彭双阶同志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郝芳华同志不再担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职务。教育部人事司主要负责同志、湖北省委组织部......

刘俊国受聘担任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长

刘俊国发言据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消息,1月15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长聘任仪式在该校龙子湖校区举行。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王刚出席并讲话,副省长宋争辉颁发聘书。刘俊国受聘担任华北水利水电......

篡改数据、署名不当11名学生实名129页PDF举报导师学术造假

1月16日,华中农业大学的学生们掀起了一阵波澜。11名学生联名实名举报,称黄姓导师所带领的每名学生的论文,以及以其为通讯作者发表在各期刊上的诸多文章,出现一数多用,数据编造、数据随意篡改等现象。该学生......

取消绩点制,能让教育告别“内卷”吗

绩点,素来被大学生视为校园里的“硬通货”,但部分学生“为绩点而内卷”的现象,也一度引发教育界担忧。日前,北京大学一则绩点改革消息在网络刷屏。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下简称生科院)从2022年春季学期开......

有序打开大学校门,激发兼容并包基因

目前,多所位于北京的高校已经向社会全面开放,社会人员无需预约,可直接刷身份证入校。一些尚未开放的高校表示正在有序推进相关工作,在平衡校园秩序的同时,尽可能满足社会需求。不仅越来越多的大学校门能进,而且......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

12月25日,全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

“激励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搞创新”——从职称评审看江苏探索人才分类评价改革

一套智能产线,不仅帮企业提升了25%的生产效率,也成为南京工业大学教师方成刚晋升职称的重要砝码;一直没有职称的科研人员郭欣政,凭借扎实的学术造诣,通过“绿色通道”被直接认定为正高级职称……如今在江苏,......

建强战略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机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实现人才引领驱动的关键是战略科技人才。战略科技人才站在国际科技前沿、引领科技自主创新、承担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