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15 13:53 原文链接: 校史首篇研究生顶刊论文,一作女孩很纠结

在拖着行李箱踏入河北大学读本科时,李静没有想到,自己会在博士毕业前,成为学校有史以来第一位在综合性顶刊上以“一作”身份发论文的学生。

近日,河北大学康乐院士环境适应与生态基因组学研究团队在国际著名综合性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率先阐释了蝗虫型变这一典型表型可塑性的翻译调控新机制,李静是论文的第一作者。

本科时,李静曾因没考进年级前15名,失去了去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学习交流的机会。考本校研究生时,她勉强进入了现在所在的课题组。文章发表后,她很开心,但冷静回想过去,她告诉《中国科学报》,如果没有共同一作、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魏丽亚的支持,没有导师康乐的指导,这场“逆袭”或许毫无胜算。

“这姑娘不错”

李静的论文与蝗虫有关。在国内外动物学领域,提到蝗虫研究,就会联想到中科院院士康乐研究员。而李静所在的课题组,也正是康乐在河北大学的课题组。

2017年,李静从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毕业。正巧这年,康乐出任河北大学校长;老家河北的魏丽亚从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博士后出站,入职河北大学,并在康乐的支持下筹建生态基因组学相关实验平台。

最初,与李静在实验室里的相处,让魏丽亚感觉“这姑娘不错”:“看她养虫子的那股细致劲儿,就知道这孩子有潜力。”

当别人养虫子只是调调温湿度、喂喂食时,李静默默地把温湿度、蝗虫数、蝗虫生长阶段等等细节逐一写进实验记录,正因如此,每次被问到蝗虫状态时,她总能对答如流,一说就是一长串。

李静研究生考试结束后,分数只高出提档线2分,但魏丽亚还是把她推荐给了康乐。很快,李静成了康乐在河北大学接收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而魏丽亚则成了李静的“二导师”。

在李静硕士研究生二年级那年,河北大学刚开始实行硕博连读制度,李静“转博”了。

做科研光有“细致”还不够

从2017年开始,李静就跟着魏丽亚一起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题目是“飞蝗两型转变的翻译水平动态调控”,尝试从蛋白基因翻译的层面,解释蝗虫是如何在散居型和群居型之间来回变换的。

此次发表的PNAS论文正是这项目的阶段性成果。研究过程中,康乐和魏丽亚主要把握研究的方向、方法,李静主要负责具体的实验操作。

他们首先利用核糖体图谱技术对飞蝗两型转变过程进行了动态分析,发现了群、散飞蝗具有明显不同的核糖体组成特征,再通过RNA干扰、核糖体图谱分析以及行为监测等方法验证结果。

从纷繁的数据中,他们发现,群居型飞蝗中细胞质核糖体蛋白基因RPL7的高翻译效率,促进了核糖体60S大亚基的积累,使蝗虫表现出典型群居行为,而散居型飞蝗则通过线粒体核糖体蛋白基因MRPS18c翻译水平高表达,诱导出典型散居核糖体图谱以及行为表型。

之后,他们又使同一基因型的群、散居飞蝗,分别翻译水平高表达RPL7和MRPL18C基因,最后发现,这两种基因会调节细胞质和线粒体核糖体组分丰度,进而产生不同行为表现。

研究过程中,李静感觉到,做科研,光有“细致”还远远不够。

“由于数据太多,最初,我的思路容易被数据带着走,一不小心就迷失了。”李静回忆,“成稿前,我找康老师详谈了两次,第一次康老师建议我们把所有的数据都摆出来,大家一起找出线头,再顺着线头往下捋;第二次康老师帮我们明确了论文的表述逻辑,使大家的思路进一步聚焦。”

回想论文研究过程和这些年的学习经历,李静感慨:“从两位导师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最大的收获就是科研思维得到了训练。”

论文从投稿到被录用,仅用了2个月时间,评审人认为:“这项研究揭示了蝗虫行为的翻译机制,而这一现象有重要的农业影响,代表着对蝗虫阶段性型变认识的进步。论文数据非常扎实。”

“幸运儿”的纠结

李静觉得自己很幸运,在她真正开始接触科研的时候,正好就遇上了河北大学的一系列变化:有了“双导师”式的团队式指导,也有了“硕博连读”制度……“如果不是这些,我可能不会成长得这么快。”李静说。

对于既是导师又是校长的康乐来说,这些变化只是他对河北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中的一部分。从招生宣传到录取,从毕业论文开题到答辩,康乐对学校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作了系统性的改进。

“过去河北大学的研究生名额分配得比较晚,有的老师到研究生考试结束后才被告知‘这两个学生分给你’,这样导师不知道自己今年是否有招生指标,如今,我们在招生考试半年前把名额分配给各位老师,让他们知道自己在下一年有没有指标、有几个指标,如此一来老师和学生可以根据科研兴趣来做相互选择。”康乐说。

为了获得优质生源,康乐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让第一志愿的考生和被调剂的考生同台竞技、择优录取。为了提升培养质量,他改革了原先的研究生课程,严格了研究组会制度,将生命科学主流课程、研究方法、论文写作等课程列为必修课,又将“双导师”、“硕博连读”等在很多优秀高校里常见的培养制度建立起来。此外,他还主张“严把毕业关”,对长时间超期未答辩的研究生做了“清理”。

这些在很多人看来并不新奇的做法,让这所地方性高校有了新的朝气。校史上的首篇研究生PNAS论文发出后,有人感慨:“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校长至关重要。”

听到这话,康乐笑言:“发表几篇这样的论文真的不算什么,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和自信心更重要。另外,提高全校研究生科学研究水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校长的作用决不在于带头去发表一两篇重要期刊上的文章,而在于对学校的长远规划和规章制度建设。”

论文发表后,李静收到了很多祝贺与鼓励,而她自己“还在很纠结的状态中”。“我还没有想好要不要留下来做博士后,学校里优秀的老师们越来越多,我还不太有自信。”李静说。

“作为导师,我当然希望她能留下来继续做博士后,但孩子有自己的选择。”康乐说。对于研究生培养,他的下一个目标是促进学校开展有组织的科学研究,并继续完善学校的科研氛围,让更多优秀的年轻人能够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