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07 17:17 原文链接: 梅毒肾病的流行病学

  梅毒的流行状况是1990年美国报告梅毒病人134375例,其中早期梅毒50223例。此后,本病发病率显著下降,1997年报告早期梅毒患者8551例,比1990年降低了83%。

   1.传染源主要是梅毒病人。一期梅毒病变和二期梅毒皮肤、黏膜损害及血液、精液、白带、唾液、乳汁中均有许多螺旋体,三期梅毒病损或血液内螺旋体减少,甚至消失。所以,早期梅毒传染性强,晚期梅毒传染性减弱。由于梅毒患者的皮肤、黏膜病变均无症状,不疼痛,无瘙痒,不妨碍性活动,且梅毒为慢性疾患,病程相当长,长期进行性隔离的难度很大。因此,梅毒病人传染机会多,传播危害大。

   2.传播途径

  (1)性接触。

  (2)非性接触:传染的机会较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一般性接触如被螺旋体污染的衣服、被褥、坐式便器、马桶、便盆等生活物品等,也能传播本病。

   ②医源性接触如为病人检查、穿刺、手术、换药、翻身等操作中,带有病原体的器械可损伤医护人员的皮肤,或医护人员皮肤有破伤时,螺旋体可进入体内,造成感染。检查病人用过的器械、为患者注射过的针头等可被螺旋体污染,若消毒不严而再次使用时,可传染他人。

   ③血源传染:二期梅毒患者血液中有大量螺旋体,若检测不严,接受此种血液输注或使用此种血制品,则可使受血者或使用者感染梅毒。

  (3)垂直传播:

  ①宫内感染:妊娠妇女患早期梅毒或二期梅毒时,当胎盘形成后,螺旋体可从母体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液内,使其遭受感染。

   ②产道感染:胎儿经产道分娩时,梅毒产妇宫颈或阴道内的螺旋体可经皮肤或黏膜擦伤处感染胎儿,新生儿多在头部或肩部出现梅毒初疮。

   ③产后感染:二期梅毒患者的乳汁中有螺旋体,因此梅毒妇女可经哺乳而传染婴儿。

   3.高危人群只要有性乱行为,就有遭受感染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