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6 14:38 原文链接: 植物性系统演变过程中的自交综合征发育研究获进展

  被子植物交配系统频繁地由异交向自交转变,约有10%~15%的物种呈现高度自交的特征。自交的谱系/物种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受到自然选择的青睐,尤其是当自交过程中繁殖保障优势(reproductive assurance)和基因的自动传递优势(transmission advantage)能够抵消近交衰退导致的适合度折损,自交便有可能受到选择。

  然而,在较长的时间尺度上,自交谱系/物种呈现出相对一致的进化盲端(dead end)现象。持续自交的谱系/物种,其表型和基因组层面会发生一系列趋同演化的特征,称为自交综合征(selfing syndrome)。通常认为,表型自交综合征主要是适应性进化的结果,而遗传自交综合征主要是非适应性进化的结果,分别隶属于两个不同的进化时间层级。理论上,表型的适应性进化应比遗传的非适应性(或中性)进化过程要快。那么,自交谱系/物种在多长的时间周期内才能发育出自交综合征?表型自交综合征的发育速度是否如通常认为的那样远超遗传自交综合征?自交综合征的发育规律能否解析自交谱系/物种在面临进化死胡同的窘境下依然不断涌现的悖论?这些问题有待深入研究。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性系统功能与演化专题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报春花属(Primula)迎阳报春复合群(Primula oreodoxa

  complex)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该复合群包含迎阳报春(P. oreodoxa)和灌丛报春(P. dumicola)两个姊妹种。利用异型花柱物种异交为主,而同型花柱物种通常以自交为主的特性,科研人员对该复合群三个谱系分支开展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群体遗传学和繁殖性状演化的比较研究,探讨交配系统演化过程中自交综合征的发育特征。研究表明,迎阳报春复合群自交谱系发生两次独立起源,分别形成一个相对古老的灌丛报春自交谱系和一个相对年轻的迎阳报春同型自交谱系。古老的自交谱系处于表型和遗传自交综合征发育相对成熟的阶段,与其较早的自交起源历史相符。在年轻的自交谱系中,研究不仅检测到表型自交综合征的初步发育,而且检测到明显的遗传自交综合征发育信号,且两者呈现出平行演化的特征。这一发现与放松选择和遗传漂变导致的基因组变化应滞后于表型适应性变化的预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借助群体遗传理论和同型花柱物种特殊的群体历史特征,研究解析了植物交配系统由异交向自交转变过程中表型和遗传自交综合征平行演化的潜在影响因素。

  该研究表明植物在表型和基因组层面均能对性系统转变作出快速的反应,为探索植物交配系统演变的生态和遗传效应提供了新见解。相关研究成果以Parallel evolution of morphological and genomic selfing syndromes accompany the breakdown of heterostyly为题,发表在《新植物学家》(New Phytologist)上。

  该工作由昆明植物所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合作完成。研究工作得到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B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重点基础研究计划等的支持。

相关文章

植物性系统演变过程中的自交综合征发育研究获进展

被子植物交配系统频繁地由异交向自交转变,约有10%~15%的物种呈现高度自交的特征。自交的谱系/物种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受到自然选择的青睐,尤其是当自交过程中繁殖保障优势(reproductiveassu......

植物性系统演变过程中的自交综合征发育研究获进展

被子植物交配系统频繁地由异交向自交转变,约有10%~15%的物种呈现高度自交的特征。自交的谱系/物种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受到自然选择的青睐,尤其是当自交过程中繁殖保障优势(reproductiveassu......

科学家在宁夏发现侏罗纪被子植物踪迹

被子植物对我们人类来说很重要,解开被子植物的起源之谜也是植物学家长期以来的难题。分子系统学的研究认为,被子植物的起源时间远早于早白垩世,科学家也在侏罗纪发现了各种各样的被子植物的花和果化石,但是被子植......

西藏兰科名录新增54属、329种!

兰科植物是被子植物最具多样性的科之一,全球已记载30000余种,中国目前已记载181属1708种。西藏位于青藏高原,其东南部与南部因复杂的地质地理和气候条件,兰科植物极为丰富。但过去受交通等客观条件制......

国外发现新的早白垩纪被子植物化石

由葡萄牙、丹麦、美国等国家科研人员组成的联合团队,近日在葡萄牙托雷斯韦德拉什地区发现白垩纪早期被子植物化石群。被子植物是当今世界植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类群。全世界已知被子植物共约有3......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在黍子的基因组研究中取得进展

多倍化在植物进化过程中反复发生,呈现出多倍体化-二倍体化的循环模式,所有被子植物至少经历了一次多倍化事件。多倍体形成之后,通常会迅速进入二倍体化的过程,最终演变成二倍体。多倍化后的基因组休克和二倍化可......

研究发现侏罗纪被子植物果实化石

被子植物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植物群之一。离开被子植物,人们便无法生存。被子植物的来源和历史是植物系统学家关注的重点,而厘清相关问题,离不开化石证据。这解释了为什么古植物学家在努力寻找历史上的第一朵花。......

我国科学家揭示被子植物防止多精受精分子机制

本报北京1月24日电(记者晋浩天)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瞿礼嘉教授团队揭示了模式植物拟南芥通过小肽信号及其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防止多精受精的分子机制,即揭示了为什么每个胚珠只有一根花粉管进入并受精的原因。......

中国学者运用Bionano光谱分析研究此类植物

被子植物分为四大核心分支,即ANA被子植物基部类群、木兰类植物、单子叶植物和真双子叶植物。马兜铃属(Aristolochia)是木兰类植物,该属的植物具有极强欺骗性的“诱捕—囚禁—释放”传粉系统,独特......

裸子植物物种多样化和表型进化研究新进展

确定生命之树中物种多样性和表型差异产生的主要的内部与外部驱动力是进化生物学研究的挑战之一。对于绿色植物,全基因组复制(WGD,或多倍化)是重要的进化驱动力,但WGD是否能与响应气候变化和新生态机遇的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