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11-28 13:32 原文链接: 植物所等在甜高粱基因组变异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作为世界第5大作物的高粱是世界干旱及半干旱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我国最早栽培的禾谷类作物之一,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是重要的杂粮和酿酒、饲料、色素等工业的重要原料。甜高粱是高粱的一个自然变种,同普通籽实高粱相比有着诸多独特的生物学和农艺学性状,如高光合效率、大生物量和更强的耐逆性等。尤为突出是它的高秸杆含糖量,是我国和世界发展第1、2代生物质液体燃料的重要作物。但甜高粱和籽实高粱在基因组水平的差异尚未有深入研究。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景海春研究组及其合作者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个甜高粱和1个中国籽实高粱品系进行了基因组重测序,利用美国能源部联合基因组研究所(Department of Energy-Joint Genome Institute, DOE-JGI)完成的1个籽实高粱基因组为模板,比较分析发现:甜高粱和籽实高粱在近1500个基因中存在序列和结构差异,这些基因参与糖与淀粉代谢、木质素和香豆素合成、核酸代谢、胁迫应答和DNA修复等活动。

  此外,本研究发掘出1,057,018个SNPs, 99,948个1-10bp 小片段缺失(Indels),16,487个大片段PAV(presence/absence variations)和17,111个拷贝数变化(CNVs)。这些结果对下一步深入研究基因组变异如何影响生物学性状,建立基因-性状关联和开展高粱分子育种有很大帮助。

  上述研究结果已于11月21日在线发表于Genome Biology (Doi:10.1186/gb-2011-12-11-r114)。景海春研究组助理研究员郑雷英和华大基因研究院的研究人员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点方向项目和新加坡淡马锡研究所的支持。 

  

  高粱基因组遗传变异图示。该图显示高粱基因组中SNP、Indel、PAV和CNV在10条染色体上的分布,图中还显示了基因的分布。Ji2731、Keller和E-Tian为3个重测序的高粱品种。

相关文章

昆明动物所阐明多能干细胞基因组稳态维持新机理

多能干细胞(Pluripotentstemcells,PSCs)因在体外具无限增殖和分化为不同类型细胞的潜能,在再生医学领域中颇具应用前景,也成为目前临床上最具潜能的成药细胞。PSCs制备过程中的标准......

系列研究阐明多能干细胞基因组稳态维持新机理

多能干细胞(Pluripotentstemcells,PSCs)因其在体外具有无限增殖和分化为不同类型细胞的潜能,在再生医学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也成为目前临床上最具潜能的成药细胞。PSCs制备过程......

萝卜基因组组装与抽薹性状遗传调控机理解析研究新进展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园艺学院萝卜遗传育种团队在植物学领域权威期刊PlantBiotechnologyJournal在线发表了题为“Achromosome-level......

研究揭示对环境高度敏感的鼠兔类群的进化响应

在当今保护生物学领域,如何保育栖息地片段化不断加剧的濒危物种和地理小种群受到了学者的高度关注。人为辅助为地理隔离的种群提供与同种异域种群甚至是姐妹种杂交的机会,能够促进基因流动,即遗传拯救(genet......

NationalScienceReview:揭示同域物种形成的成种模式

物种形成是演化生物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同域物种形成(sympatricspeciation)是指新物种从同一地域祖先物种中演化而来,在没有地理隔离的情况下产生了生殖隔离的过程。然而,在同域物种形成的......

遗传发育所在黍子的基因组研究中取得进展

多倍化在植物进化过程中反复发生,呈现出多倍体化-二倍体化的循环模式,所有被子植物至少经历了一次多倍化事件。多倍体形成之后,通常会迅速进入二倍体化的过程,最终演变成二倍体。多倍化后的基因组休克和二倍化可......

马铃薯基因组完成图揭示复杂区域存在重要农艺性状相关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马铃薯遗传育种与栽培创新团队和蔬菜分子设计育种创新团队,对马铃薯单倍型DM的基因组进行了全序列组装,获得了包含24个端粒和12个着丝粒完整序列的马铃薯单倍型DM的端粒到端粒......

研制高系统性能和高集成度的微型超级电容器模块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维材料化学与能源应用研究组研究员吴忠帅团队与单细胞分析研究组研究员陆瑶团队,以及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成会明院士等合作,开发......

科研人员研制出单组分暖白光LED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斌与山东大学研究员刘锋等合作,开发出了具有高效白光发射的新型双钙钛矿材料,并制备了基于该材料的单组分暖白光发光二极管(LED)。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

全新乙醇酸甲酯制备技术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中民院士团队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甲缩醛羰基化制甲氧基乙酸甲酯及水解制乙醇酸甲酯技术”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石化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