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6-09 11:24 原文链接: 水生态:成都未来最大的资本之一

  “锦江近百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唐代诗人张籍在《成都曲》中,描绘了这样一幅山清水秀的成都之景。如今,成都湿地正在让这座城市重现一千多年前的盛世美景。而“复原”美景的思路与做法,让成都成为观察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本。

  湿地让成都宛在水中央

  有一个“80后”小伙儿,生于成都,毕业于上海,先后工作于香港、北京,最后定居于成都。丰富的阅历,让他与成都一相见,就迅速捕捉到了它的特质。

  “今后如果你沿着绕城走一圈,你会依次看到金沙、安靖、北湖等湿地,它们的总面积相当于5个西湖、14座颐和园……”这句台词出现在成都地铁列车里、风靡于互联网上。台词出自视频《城市与水的新不了情》,作者正是“新成都人”李欣。

  3分多钟视频,解说了成都的“六湖八湿地”——于2012年全面启动,是成都环城生态区的核心。成都依托府河、清水河、江安河等水系,规划建设了锦城湖、江安湖等6个湖泊,并在其周围布局了包括青龙湖湿地、清水河湿地等8个生态湿地。

  “可以想象一下,当‘六湖八湿地’全部建成以后,成都会是一座更让人惊奇的城市。”李欣说。如今,周末去白鹭湾湿地逛逛,已成为李欣和家人的习惯。

  走进白鹭湾生态湿地,湖水波光粼粼,白鹭飞过花海,游人徜徉湖畔……种种美景令人陶醉,处处演绎“人水和谐”。

  这些湿地犹如绿色翡翠带将成都市区围绕在中央,形成“城景交融”之态。“历史上,成都是一个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在考察环城生态区时说,“如今,我们同样要做足做好水文章,规划打造一批生态河流和人工湿地。”

  解析一道“蓉式算术题”

  如何权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这是很多城市都面临的一道难题。而成都的思路很有启发意义:在追求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谋求经济发展,从而获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成都对湿地的投入,除了自然景观,还包括供市民娱乐的公共设施,如亲水平台、休闲步道、停车场、标识系统等,这是一笔庞大的开销。有数据显示,白鹭湾生态湿地一期工程总投资15.6亿,全部完成则将花费20亿。

  除了前期资金投入,还有巨大的隐形成本。据了解,为保护“六湖八湿地”的水源环境,“六湖八湿地”严格禁止发展工业,农业种植物、苗木、生态植物植被、树木和水体的占地面积占生态用地总面积的比例不得低于80%。成都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说:“‘六湖八湿地’只能适度发展现代服务业,已在里面的工业、市场和大专院校会迁出去。”

  根据《成都市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环城生态区内禁止新建工业项目,现有的工业项目将迁出或关闭。这样一来,眼前经济效益必然受损,而“蓉式算术题”的精髓就在于,依靠良好的生态环境,获取更大的经济发展。

  四川大学社会发展与西部开发研究院杨明洪教授认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世界知名企业落户成都,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宜人”。“六湖八湿地”有助于推进成都城市生态转型升级,建成后势必进一步提升成都的宜商、宜居环境,属于在追求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谋求经济发展。

  “废水”与“费水”一字之差

  “六湖八湿地”水系面积达28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西湖、14个颐和园。这样的大规划,会不会太费水?答案在近日中央公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该《意见》明确指出:“积极开发利用再生水、矿井水、空中云水、海水等非常规水源。”

  成都湿地景观所用水正是“非常规水”。

  据了解,成都八大湿地的水源主要来自蓄积雨水和污水处理厂出来的再生水,若不足,再从相邻河道中取水。白鹭湾、清水河等生态湿地都是如此。

  “这些污水处理厂将处理过后的污水即再生水,流经在外环建设的条形生态湿地,通过人工湿地再进行深度处理,浇灌城市湿地景观。”成都市水利专家陈渭忠说。可见,成都湿地利用的是“废水”,而非“费水”。

  究其原理,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中有一些浮水和沉水植物。它们有强大的清除毒物能力,当含有毒物和杂质的流水经过湿地时,这些植物会对污染物进行吸收、代谢、分解,最后流出清澈的“活水”。为此,成都市启动再生水回用工程,并修建了6座污水处理厂再生水用于生态湿地及景观河道。

  将“蜀水文化”做成品牌

  自古以来,“蜀水文化”就是成都的一张名片。岷江水系、沱江水系穿境而过,湿地密布、河网发达,在诗人李白、杜甫、薛涛的笔下,甚至美于长安等地。几千年前,都江堰水利工程让成都有了“天府之国”的美名,如今,成都湿地又将延续成都人水和谐、水兴城盛的梦想。

  为了续水脉、传文脉,除了大力打造湿地景观,成都还需将“蜀水文化”做成一个品牌,即除了建设生态环境,还建设生态文明。早在2012年,四川省水利厅发布了《蜀水文化建设纲要》,计划从保护蜀水资源、保护蜀水文化遗产、开展蜀水文化研究和活动、加强蜀水文化宣传教育、培育蜀水文化产业等各方面建设蜀水文化品牌。为此,成都也开始了紧锣密鼓的行动。

  一年一度的“蜀水杯”水利摄影大赛上,一幅幅水利人物、水生态环境的摄影作品美轮美奂;以“水文化”为主题的郫县望丛文化园中,望丛祠、龙舟会、水乡绿廊等文化遗址颇有古蜀气息;碧波万顷的都江堰边,已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都江堰“清明放水节”重现了古代风俗礼仪;首个国家级的“中国山水文化博物馆”中,大量蜀山蜀水画作展现出蜀国风情……

  成都正把城市河流水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全市“2025”规划中,与生态文明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宜居之城打造统筹考虑,进一步优化千年水网,建设活水成都。

相关文章

东北地理所在气候变化下松嫩平原湿地恢复的研究获进展

湿地恢复工作不仅能够维持区域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完整性,也是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然而,在以往的湿地恢复工作中,对恢复物种及恢复区域的选择往往基于经验而进行,缺乏对气候变化下湿地适应性的科学认定。......

实现碳中和森林作用大

  近日,国家林草局生态司气候处三级调研员张国斌既忙碌又兴奋:“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了到2030年的新目标,其中,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森林碳汇将在实现碳中和......

2020年12月8日疫情通报:成都新增3例确诊!详情公布

成都市新增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均系昨日郫都区确诊病例的关联病例12月8日,0~6时,四川省成都市新增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1人为昨日郫都区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筛查发现,另外2人为太平村居民核酸筛......

成都郫都区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

成都郫都区新增1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2月7日,郫都区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患者卢某某,女,69岁,无业,居住于郫筒街道太平村11组。12月6日,因咳嗽、咳痰等症状,前往郫都区人民医院就诊。入院......

翘首以盼!2020全国光谱盛会蓉城隆重召开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2020年10月31日,由中国光学学会和中国化学会主办的“第21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暨由中国光学会光谱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0年光谱年会”在四川世外桃源酒店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

大气所研究表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被低估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毅团队发现,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巨大的固碳能力在以往研究中被低估。10月29日,刘毅团队在《自然》上发表研究成果,认为基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计算排放通量的方法体系将为我国“碳......

成都锦江区发布首个绿道天文科普场景驿站

“天问—锦江星空”发布现场中科院云南天文台李语强作科普报告当你夜晚仰望天空的时候,你知道每一颗星星的“秘密”吗?你了解八大行星的“前世今生”以及太阳系在银河中的位置吗?9月20日,成都市锦江区的绿道上......

成都站如约而至!禾信仪器SPIMS用户培训会第四场来啦

为了更好的协助用户单位开展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攻坚行动,切实做好O3污染防治攻坚支撑保障;提升技术工程师操作技能,让用户可以充分使用DPIMS设备,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特于今年开展SPMS用户全......

新疆生地所揭示冰川覆盖率下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

全球变暖背景下,以积雪、冰川融水为主的河流水文过程日益复杂。天山作为“中亚水塔”,是中亚众多河流的发源地,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较为敏感的地区之一。开展中亚天山地区冰川积雪变化特征分析、冰雪变化及对下游径......

城市环境所在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研究中获进展

生态基础设施是保持、改善和增加生态系统服务的条件和过程,有利于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在结合现有研究以及生态基础设施规划方法基础上,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科研人员基于ArcGIS、最小累积阻力(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