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12 11:29 原文链接: “水立方”变“冰立方”只要13天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如今又常被称为“冰立方”。10月,“相约北京”国内冰壶测试活动和“相约北京·昆泰”2021年世界轮椅冰壶锦标赛相继在“冰立方”精彩落幕,水立方“水冰转换”冬奥改造项目顺利通过赛事验收。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冰壶和轮椅冰壶的比赛场馆,“冰立方”将成为世界首个泳池上架设冰壶赛道的双奥场馆,也是冬奥史上首个在临时冰面上铺设赛道的双奥场馆。

  “2019年底,‘水立方’第一次完成游泳池与冰场的转换,耗时近60天;去年12月,第二次转换的结构搭建用时20天,快了3倍;这次测试赛我们是在已有平台上做的制冰,制冰速度也明显提升。”国家游泳中心总经理、场馆运行团队后勤副主任杨奇勇说,由于后台供水系统的改进,纯净水得以快速产出,从10月1日到10月14日,仅用了13天就完成冰面制作。

  水冰是如何实现转换的?

  在游泳池上架设冰壶赛道,首先要把泳池里的水抽干,然后在泳池内搭设可转换架体。“在下一个制冰环节,现在的赛场旁边有两组制冷管道,一进一回形成回路,就像人体的动脉和静脉一样。”中建一局“冰立方”项目经理刘军介绍,制冰基础层上密密麻麻有序铺装的制冰排管相当于毛细血管一样与动脉静脉相连。而室外制冷机组就是“心脏”,打开制冰机组使其运行,将载冷剂通过管道循环输送至制冰场,保证赛场制冰顺利进行。

  许多市民很关心:冬奥会后,“冰立方”还能游泳吗?当然可以,水冰季的转换将成为常态。“冰季会在每年11月到第二年3月之间,水季包括春夏秋,我们继续开展旅游参观、游泳比赛,冬季承接冰上比赛。”杨奇勇说。

相关文章

攀高寒冰川、探应用前沿,10年研究“冷”科学

行走雪域冰川10余年,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80后研究员王飞腾有过不少难忘的经历:在冰川表面铺盖隔热反光材料,探寻冰川保护路径;将冰雪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贯通,率领团队为北京冬奥会造出合格冰......

两大难题一个对策,这家公司40年酝酿冬奥“参天大树”

日前,2022北京冬奥会闭幕式通过“折柳寄情”和“参天光树”,向世界民族诠释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科技自强。其中,“参天光树”背后的“真激光”技术蕴含着两代科学家40年的积累,并孕育了产业化公司——杭......

冬奥黑科技:量子加密技术

记者3月9日从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盾量子)获悉,在北京冬残奥会期间,由国盾量子与中国电信合作推出的量子加密对讲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本届冬残奥会的对讲调度工作,保障了北京冬残奥会的通信......

科技让“贵”族冰雪运动走入寻常百姓

两会前夕,北京2022年冬奥会闭幕,如今冬残奥会正火热进行。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毫无悬念地成为热议话题。前不久公布的相关调查统计显示,中国已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不过,不得不承认,冰雪运......

食品核酸检测试剂盒护航“舌尖上”的北京冬奥会

近日,记者从青岛科技大学了解到,该校海洋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马翠萍教授团队研发的食品核酸检测试剂盒在北京冬奥会食品安全检测项目中中标,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食品安全环节提供了科学保障和有力支持。食源......

冬奥核酸检测强大后盾,天津海关实验室硬实力凸显

天津海关支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疫情防控的“移动P2+实验室”,抵达北京首都机场指定地点,在圆满完成服务北京冬奥会后,继续为冬残奥会提供保障工作。实验室日检测核酸超300份据天津海关科技处实验室管理科......

辅助花滑评分的“AI裁判”,有多“火眼金睛”

花样滑冰是最具观赏性的冰雪运动项目中之一,不但动作技术技巧难度高,还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在刚刚过去的北京冬奥会上,花样滑冰双人组合隋文静、韩聪为中国代表团拿下最后一金,把这趟冬奥之旅推向了最高潮。如此复......

冬奥会上的留学生志愿者

北京2022年冬奥会落下帷幕,在这场惊艳世界的盛会背后,不仅有各国运动员年复一年的辛苦训练,也有无数志愿者日复一日的无默默奉献。他们之中,也有复旦大学留学生的身影。任务变化带来新考验参与北京冬奥志愿者......

“科技冬奥”成果将“飞入寻常百姓家”

服务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加氢站,未来将继续保持使用,并有望向企业开放;应用于冬奥会服装保暖的石墨烯技术,已与相关服装企业达成合作……近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主任许强介绍,在本届冬奥会上应用的科......

我国自主研发的“真激光”照亮冬奥闭幕式

 “真激光”光束组成的参天大树穿过雪花火炬台(中科极光供图)2月20日晚,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北京冬奥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落下帷幕。闭幕式借用别具东方韵味的“折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