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11-13 14:12 原文链接: 江苏太湖国考水质全部满足优于国标

  这是一次两度推迟的采访。

  9月、10月间,记者曾两次向省太湖办主任朱铁军提出,要求访谈太湖“安全度夏”情况。朱主任表示,10月31日是我省确定的“应急度夏”截止日期,“最好在这之后再观察几天,如果情况顺利再作报道为宜。”

  直到11月6日,朱铁军才拿出一叠监测报告对记者说:“今年1-10月,太湖流域国家考核的9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满足或优于国家标准;各城市自来水厂的出厂水,106项指标实现全面稳定达标;蓝藻平均发生面积及湖体藻密度,同比均有所下降——今年的太湖应急度夏工作,安全结束!”

  今年,是太湖水危机爆发的第5个年头,亦是2008年国务院批准的《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实现近期目标的最后一年。5年来,我省太湖流域各级党委、政府与省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铁腕治污、科学治太”,连续5年实现了国务院提出的“两个确保”目标——“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

  为实现这“两个确保”,我省沿湖各地及省环保、水利、住建、农委、太湖办等相关部门,付出了极其艰辛的努力。归纳起来,可谓精心构筑了三条“线”,一是严守饮用水安全底线,二是构建“安全度夏”防线,三是贯穿结构调整主线。

  严守饮用水安全底线。11月9日,记者在无锡中桥水厂看到,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水厂又在取水口增加了臭氧、生物曝气的预处理,并在后端增加了包括国际领先的超滤膜技术在内的深度处理程序。为确保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我省从“水源地”到“水龙头”构筑了密不透风的安全屏障:对水源地,全面开展围网养殖拆除、建设生态防护林;对太湖流域各自来水厂,全面增加预处理工艺;11座以太湖为水源的自来水厂,全部建成深度处理工程;流域的大部分城市,建设了第二水源或备用水源。无锡建成约40公里长的安全供水高速通道,苏州、常州、镇江等地也建成了11项区域联合供水工程,全面实现区域联网安全供水。

  构建“安全度夏”防线。在太湖杨湾的藻水分离站,硕大的池子里堆满了待处理的蓝藻。“这是好几天积累的量。”分离站技术总监孙阳博士介绍,在蓝藻发生率较高的4-10月,沿岸各地都派出打捞队伍在太湖打捞蓝藻。而在“治太”过程中应运而生的这个藻水分离站,主要是利用科技手段,将打捞上来的蓝藻进行快速分离、资源化处理。“高峰时,我们这个站一天处理的藻泥就有3000吨。”处理后的藻泥,全部运往无锡天仁有机肥厂、南洋农庄、唯琼农庄,去生产有机肥或进行沼气发电。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省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建设“天地一体、水陆联动”的监测监控系统,对太湖水质和蓝藻变化24小时监控,每日一报。2007年以来,累计打捞蓝藻380多万吨,建成9座藻水分离站,实施生态清淤2700万方。

  贯穿结构调整主线。宜兴周铁镇党委书记裴焕良告诉记者,周铁镇曾是闻名全国的“化工之乡”,太湖水污染事件后,处在风口浪尖的周铁积极谋转型,一举“关停并转”109家化工企业,积极发展机械装备产业。“今年10月,周铁成为我国第一个获得‘国家机械装备产业基地’称号的乡镇了。”

  周铁,是我省太湖流域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5年来,江苏坚持一手抓铁腕治污,一手抓产业转型:对太湖流域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出台了严于国家要求的江苏省地方标准,参照国际先进水平,规定出水全部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截至2011年底,累计关闭化工企业4100余家,关停印染、电镀等重污染及不能达标排放企业1000余家。同时,大力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以2007年和2011年的数据比较,太湖流域三次产业的比重,已经从2.2:58.6:39.2,变成了2.3:52.9:44.8,而且,4年间,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提高了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