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13 22:15 原文链接: 浅谈导板外科应用于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精准复位2

1.3手术实施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牙弓夹板结扎,手术切口为口外或与口内联合切口。暴露下颌骨粉碎性骨折处,充分暴露骨折颊侧面,舌侧骨膜尽量不剥离,保证骨折段血供。手术导板下缘与下颌骨下缘紧密贴合,保证位置与术前设计一致。将骨折片逐一纳入导板内侧面并紧密贴合。将3D打印咬合板置入口内,恢复咬合关系,按照手术导板上设计的孔位打孔。预弯重建钛板按照孔位固定骨折段,完成下颌骨下缘处内固定(图3)。下颌骨压力带区配合小钛板固定。内固定完成后,再次核对咬合关系,最后分层关闭术创。

 1596153660263965.png

图3 手术导板术中引导骨折复位及固定。A:右侧下颌骨粉碎性骨折,导板引导复位;B:咬合导板固定咬合关系;C:重建钛板内固定

 

1.4术后评价

 

1.4.1图像融合评价

 

患者术后1周行256排螺旋CT(Philips Brilliancei CT)扫描,将数据导入Accu Navi-A2.0,选取骨骼标志点(鸡冠点、前鼻棘点枕骨大孔中点)进行配准,将虚拟手术与实际手术图像融合,生成误差等级彩色分布图,计算各骨折段及重建钛板位置之间最大偏差距离和平均偏差距离,评估导板辅助下颌骨粉碎性骨折复位精确度(图4)。

 1596153680793292.png

图4 手术计划与术后图像融合及偏差分析

 

1.4.2临床评价

 

术后3个月随访,针对4项临床指标:张口度、咬合关系、面部对称、影像学骨折愈合程度进行评价。疗效分为4个等级①优:张口度>3.5cm,咬合关系良好,面部对称,术后3个月影像学检查骨折线愈合佳;②良:4项中有一项未达到优的标准;③中:4项中有两项未达到优的标准;④差:4项中有3项及以上未达到优的标准。


2.结果


2.1术后1周


10例患者术后1周图像融合显示虚拟手术与实际手术之间最大偏差距离平均为(1.997±0.627)mm,平均偏差距离为(1.133±0.494)mm(表1)。

 

表1 10例患者实际手术与虚拟手术偏差分析结果

 1596153702932259.png

2.2术后3个月临床评价

 

10例骨折患者优:6例,良:3例(张口度良1例,影像学愈合良2例),中:1例,差:0例(表2)。4例患者因下颌角及下颌体部粉碎性骨折,外伤后出现下唇麻木,在固定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后,2例在术后3个月恢复,1例在术后6个月恢复,1例下颌角区粉碎性骨折术后6个月下唇麻木未见好转,考虑原因为下牙槽神经撕裂所致。

 

表2 10例患者术后临床评价结果

 159615372382497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