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3-21 10:39 原文链接: 浙江大学实验室制备出世界最轻材料

约8立方厘米的“碳海绵”立在桃花花蕊上。

  浙江大学高分子系高超教授的课题组制备出了一种超轻气凝胶——它刷新了目前世界上最轻材料的纪录,弹性和吸油能力令人惊喜。这种被称为“全碳气凝胶”的固态材料密度为每立方厘米0.16毫克,仅是空气密度的1/6。日前,这一进展被《自然》杂志在“研究要闻”栏目中重点配图评论。

  据介绍,气凝胶是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最轻的一类物质,因其内部有很多孔隙,充斥着空气,故而得名。1931年,美国科学家用二氧化硅制得了最早的气凝胶,外号 “凝固的烟”。2011年,美国HRL实验室、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和加州理工学院合作制备了一种镍构成的气凝胶,密度为0.9毫克/立方厘米,创下了当时最轻材料的纪录。把这种材料放在蒲公英花朵上,柔软的绒毛几乎没有变形——这张照片入选了《自然》杂志年度十大图片,也给高超留下了深刻印象:能不能制备出一种材料,挑战这个极限?

  我国的石墨储备非常丰富,占全世界的2/3。科学家一直在探索石墨高效利用的方法。“把石墨变成石墨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其价值可以上升数千倍。”高超的课题组经过五六年的探索,制备出了一维的石墨烯纤维和二维的石墨烯薄膜。这次,他们打算把石墨烯做成三维多孔材料来冲击这一纪录。

制作简便
 
形状、尺寸可任意调节,大规模制造成可能

  在实验室,记者看到了一个个大小不等的“碳海绵”:它们大的如网球,小的如酒瓶塞。在电子显微镜下,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共同支撑起无数个孔隙。

  “就像体育场馆等大型空间结构,用钢筋做支架,用高强度的薄膜等做墙壁,材料整体既轻且强。”课题组博士生孙海燕说,“在这里,碳纳米管就是支架,石墨烯就是墙壁。”

  在已报道的成果中,高超课题组制备的“碳海绵”仍是最轻纪录保持者——可达到0.16毫克/立方厘米,低于氦气的密度。相关论文2月18日在线发表在《先进材料》上。但课题组对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兴趣不大,“‘轻’并不是它最大的新意所在”。高超解释:它的价值在于其简便的制备方法,以及材料所展现出来的优越性能。

  科学家介绍说,气凝胶的基本制备原理是除去凝胶中的溶剂,让其保留完整的骨架。在以往制备气凝胶的案例中,科学家主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模板导向法。前者可以批量合成,但是可控性差;后者能产生有序的结构,但依赖于模板的精细结构和尺寸,难以大量制备。高超课题组另辟蹊径,探索出无模板冷冻干燥法:将溶解了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水溶液在低温下冻干,便获得了“碳海绵”,并且可以任意调节形状,令生产过程更加便捷,也使这种超轻材料的大规模制造和应用成为可能。

  “不需要模板,只与容器有关。容器多大,就可以制备多大,可以做到上千立方厘米,甚至更大。”高超说。

性能优越
 
高弹性、强吸附,应用前景广阔

  《自然》杂志点评的标题是:《固体碳:弹性而轻盈》,认为这一新生事物的性能令人惊喜。

  据介绍,“碳海绵”具备高弹性,被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它对有机溶剂具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是迄今已报道的吸油力最高的材料。现有的吸油产品一般只能吸自身质量10倍左右的液体,而“碳海绵”的吸收量是250倍左右,最高可达900倍,而且只吸油不吸水。“大胃王”吃有机物的速度极快:每克这样的“碳海绵”每秒可以吸收68.8克有机物。这让人想到用它来处理海上的漏油,“可以把它们撒在海面上,就能把漏油迅速地吸收进来,因为有弹性,吸的油能够被压出来回收利用,‘碳海绵’也可以重新使用。”科研人员表示。

目前,实验室正在对这一材料的吸附性能进行进一步的应用性研究。科研人员说,“碳海绵”还可能成为理想的相变储能保温材料、催化载体、吸音材料以及高效复合材料。不过,这一新生材料就如呱呱坠地的婴儿,科学家还很难准确预计其应用领域与前景,还得依靠社会以及产业界的想象力,让这个新材料走出实验室,实现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突发!浙大紫金港校区旁一处板房发生火情,幸无人伤亡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今天下午1点50左右发生一起火情。浙江在线记者从杭州消防获悉,2023年4月10日13时30分许,杭州消防接到报警称:西湖区浙大紫金港校区旁一临时活动板房起火,接警后消防部门立即......

浙大迎来2位新任校领导

据浙江大学微信公众号10月25日消息,日前,上级决定,李晓明任浙江大学副校长、朱慧任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免去严建华的浙江大学副校长职务。以下简历来源浙大官网。李晓明李晓明,男,汉族,1972年8月生,......

看浙大如何培养“医学+”人才

近日,微创器械创新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落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这是国内唯一一个微创领域的国家级研究中心。提起这个中心,多学科交叉是离不开的关键词。今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十四五”卫生健康......

58岁取得第2个博士学位,浙大教授从农学跨界到医学

6月30日,58岁的高中山收到了漂洋过海快递来的博士学位证书。今年2月,他完成了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的论文答辩。这是他的第二个博士学位。早在2005年,他就已取得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植物科学博士......

58岁浙大教授跨学科获第二博士学位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7/482255.shtm文|《中国科学报》记者沈春蕾6月30日,58岁的高中山收到了漂洋过海快递来的博士学位......

阿里联合浙大等发起AI挑战赛

7月6日,阿里安全联合鹏城实验室、浙江大学、广州大学、启智社区等研究机构共同宣布,开启大规模电商图上风险商品检测AI挑战赛。在电商平台上,部分恶意卖家会对商品内容中的文本、图片等进行变异,躲避平台风控......

2022年首篇!北大、浙大,齐发Science!

日前,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均发表了2022年首篇Science,取得开门红!北京大学瞿礼嘉团队2022年1月22日,北京大学瞿礼嘉团队在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RALFpeptidesignalin......

大爆发!顶尖985,这一学科强势崛起!

日前,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中科院院士励建书撰写了《致浙大数学院友的一封信》,介绍了过去一年间浙大数学取得的优异成绩。信件全文如下:据了解,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建于1928年,著名数学家陈建功和苏......

井喷!北大、浙大,齐发Science!

日前,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均发表了2022年首篇Science,取得开门红!▎北京大学瞿礼嘉团队2022年1月22日,北京大学瞿礼嘉团队在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RALFpeptidesignali......

33岁美女博导任浙大长聘教授!曾言“希望成果上火星”

据澎湃新闻1月10日披露,33岁美女博导陆盈盈已于2021年12月下旬获公示为浙江大学长聘教授。2010年,陆盈盈从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到2021年底成为该院长聘教授,她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