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3-01 13:24 原文链接: 海南环岛高铁建设贯穿生态理念打造绿色景观长廊

  一条舞动的巨龙,蜿蜒横亘于海南西部,它一路南下,途经迤逦的高山、金色的田野、葱郁的林海、蓝色的海洋,它就是海南西环高铁。

  海南环岛高铁西段近日正式开通运营,它将和已经开通的东段相连接,成为世界首条环岛高铁。更为奇妙的是,西环高铁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条绿色之路、生态之路、环保之路。

  西环高铁在建设过程中,是如何冲破重重难关,最大限度地保护周边生态环境的?记者近日走进中铁二院海南铁路建设项目部进行了采访。

  难关1:

  保持固有生态环境不能变

  搭桥穿隧,控制高填深挖

  “西环高铁全长345公里,沿途16个车站、146座桥梁、13处隧道,周边绿化面积约为176万平方米,努力保持了自然风景风貌。” 中铁二院海南铁路项目总工蒋朝阳介绍道,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是铁路开发建设一直遵循的原则。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海南的最大优势和本钱。在西环高铁沿线区域内分布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饮用水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近70处。如何保护固有的生态环境,是设在西环高铁建设面前的一道难关。

  蒋朝阳介绍说,西环高铁在设计过程中坚持环保选线的设计理念,尽可能绕避区域内分布的各类环境敏感区域。除儋州境内穿越新盈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外围控制区和临高境内跨越文澜江多莲取水段准水源保护区以外,因受地形地貌及经济据点的制约,以桥梁方式通过,最大限度保护环境,其余环境敏感区域均未受到影响。

  如何最大限度做好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在环评批复指出,尽可能保留项目用地范围内可利用的植物,不得砍伐或损坏征地范围之外的林木,将可利用的植物移植到道路两侧。道路施工时,路基应分区段开挖和填筑,尽可能减少对地貌扰动;施工结束后,及时对弃土场、施工便道等进行清理平整。

  “为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好西部自然环境,设计部门遵循‘尽量减少高填深挖,宜桥则桥,宜隧则隧’的设计原则,全线基本控制在填高6米以上设置桥梁通过,挖深16米以上采用隧道形式穿越。”蒋朝阳指着西环高铁全景图介绍说。

  难关2:

  保证周边生态环境少破坏

  筑岛围堰,分设雨污管道

  “尽管最大限度的避开或绕路,也不可避免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蒋朝阳表情严肃地说,对于复杂的地形地貌及经济据点的区域,西环高铁如果采用常规的修建方式势必会对自然生态造成破坏。

  如何保护好海南的一草一木,控制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周边环境影响,这是设在西环高铁建设面前的又一道难关。

  据介绍,早在几年前,昌化江特大桥是西环高铁项目中的重点控制工程,这个项目横跨海南第二大河流昌化江。为保护昌化江和周边流域的生态环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水利水文部门要求,钻孔时没有将废渣、泥浆直接排入河道,而是采取筑岛围堰的施工办法,开挖泥浆、流槽、沉淀池等(沉淀及储存泥浆之用),用捞渣网将泥浆捞起来抽到箱子里,然后运送到东方市大田镇老马村附近的弃土场堆放,较好地保护了昌化江的环境。

  海南西环岛高铁建设,依然沿袭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周边生态环境的一贯做法。

  “项目设计与建设要按照‘清污分流、雨污分流’的要求,科学统筹规划,合理布设雨水、污水管道,避免二次施工对环境造成影响。道路施工时,设置排洪沟和沉降池,避免雨季作业,配备塑料模等遮盖物品。施工生产废水经处理后,全部进行综合利用,不得排入排洪灌溉水渠和周围环境”, 对西环高铁儋州路段的建设,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在环评批复文件中这样要求。

  据了解,西环高铁建设采用低噪声设备、先进施工工艺和合适的施工方式,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合理选取车辆运输时间、路线,加强运输车辆、施工机械和设备管理及维护,减少噪声影响。

  难关3:

  恢复沿线植被不留白

  因地制宜,修建绿色通道

  线路基边坡均建起了防护设施,护坡均披上了绿装,草、灌结合,三角梅等鲜花艳丽夺目,宜林地段建起了绿色通道,沿线郁郁葱葱,与周边自然景观相得益彰。这是记者日前乘坐西环高铁动车组看到的生态图景。

  如何把西环高铁打造成绿色景观长廊,这是摆在西环高铁建设的又一道难关。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将沿线建设成一条与周边环境协调,顺应区域发展的文化生态长廊,是西环高铁建设面临的一项重大工程”,蒋朝阳感慨万分地说。

  在西环建设中,本着“因地制宜,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开展土地复垦,对于土壤条件及灌溉水源条件能满足要求的临时占地,优先复垦为耕地。复垦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土地平整,新建灌排水沟、修建生产道路等工程措施,以及植树、撒草籽等植物措施对损毁的临时用地进行恢复。

  正是秉持了绿色发展的理念,西环高铁在设计建设中注重环境保护和景观绿化。在设计过程中,对全线的综合景观进行专项设计。结合海南气候特点,选种适应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加上浓厚地域文化的一站一景,着力打造一条复合海南旅游特色的景观长廊。

  蒋朝阳介绍称,修建铁路工程绿色通道时,在路堑侧沟平台和边坡平台、路堑挡土墙墙顶、墙趾处,设置绿化槽栽植了三角梅灌木,对全线硬质平台、挡土墙进行美化的同时,也增强了景观效果。通过对铁路沿线设备场坪及段所场坪周边景观绿化补强设计,实现了铁路沿线绿化全覆盖。

  此外,西环高铁建设将加强生态修复贯穿到整个项目建设运营中。充分利用道路两侧分隔带种植乔木、灌木等植物,发挥其降低噪声和净化、美化环境的作用。

  在西环高铁建设过程中,保护好一草一木,将生态理念贯穿始终,是高铁建设走“绿色交通”这条可持续发展战略之路的又一重大实践。西环高铁建设增添了生态和谐这一筹码,更加突显了海南生态立省这块金字招牌。

相关文章

用“智慧大脑”保护生态环境

高效监测、提前预判、科学监管用“智慧大脑”保护生态环境白洋淀天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海南长臂猿实时监测方案、甘肃水利科学防汛“智慧大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发展......

生态环境部:1月份全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生态环境部20日通报1月份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上升,PM2.5平均浓度下降。监测结果显示,1月份,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74.3%,同比上升0.......

2022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顺利完成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196.shtm......

10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发布,包括工业废水、医疗废物等

关于发布《氮肥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等10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的公告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规范和指导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现批准《氮肥工业废水治......

最新标准|两项生态环境监测类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创新是引领生态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山东省青岛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坚持创新引领,聚焦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前沿需求,积极推进生态环境监测新分析方法的开发研究。近日,由山东省青岛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编......

安徽2023工作要点: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近日下发2023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一是大力优化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严格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对环境管理有哪些新需求?金乡邀请企业给环保“划重点”

“建议加大基层环境管理人员培训力度,提升基层管理水平”“企业文员做环保资料稍微有点难度,希望能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小培训,争取把资料、现场做得更完善”“多进行一些专业的培训,多给企业一些帮扶”……连日来......

一份给平湖生态环境部门的特殊“新年礼物

一面锦旗,一种认可,一份责任!日前,浙江纳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带着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来到了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平湖分局,这份“新年礼物”正是一面印有“守护平湖碧水蓝天、助推企业健康发展”字样的锦旗......

北极近五年呈现加速“绿化”态势

近日,由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组织编制的《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2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本年度报告共包含“北极地区冰雪与植被变化”和“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及复种与灌溉的贡献”两个......

重庆以督察整改促进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在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过程中,重庆市始终树牢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的理念,不断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下大决心、花大力气解决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短板问题。重庆市奉节县地处三峡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