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条件下,兰科植物种子由于缺乏胚乳,需要依靠特定共生真菌提供营养来促进其萌发和幼苗发育。兰科植物种子的共生萌发,是在获得对特定兰科植物种子萌发有效真菌的情况下,在人工基质中播种种子并接种共生真菌,利用真菌共生来促进种子萌发和获得幼苗。从理论上说,共生萌发不仅能简化幼苗生产过程,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能显著提高幼苗回归到自然环境中后的存活率和幼苗生长速度。兰科植物种子共生萌发技术的应用,在珍稀濒危兰科植物的回归、药用兰科植物的仿生态栽培等方面都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获得对种子萌发有效的共生真菌是开展兰科植物种子共生萌发的关键。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和再引种研究组硕士研究生盛春玲和字肖萌,在导师高江云研究员的指导下,在版纳植物园的沟谷雨林(RF)、兰园(OG)、绿石林(GSF)三个区域中设置7个研究点,发展性地利用原地种子袋技术对西双版纳热带地区药用附生兰科植物兜唇石斛进行了有效促萌发真菌的分离、鉴定,并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离体共生萌发(in vitro symbiotic germination)对真菌和光照条件下不同萌发阶段效用进行了检测。本研究于研究点内自然生长或迁地回归的兜唇石斛种群的成熟植株根部附近放置共210个种子袋,10个月后进行回收得到161个种子袋,其中仅11个含有萌发了的原球茎或幼苗共55颗,从这些萌发的原球茎中一共分离到的9株真菌菌株,经鉴定为胶膜菌属(Tulasnella spp.)和木霉属(Trichoderma spp.)两种真菌。研究结果显示,与不接菌处理相比,Tulasnella菌株对种子萌发、原球茎形成及幼苗发育的有着显著促进作用(P均<0.0001),其效率分别高达13.6%、85.7%、45.2%;而Epulorhiza也能有效促进种子萌发(6.5%,P<0.05)和原球茎形成(20.3%,P<0.0001);然而Trichoderma却有着26.4%的萌发抑制率(P<0.0001)。对于接菌Tulasnella的处理,光照对于种子吸胀、原球茎形成以及幼苗发育这三个阶段有着显著促进效用。研究结果表明原地种子袋技术在附生兰科植物种子与真菌共生关系研究中同样有着较高的可行性,光照对于附生兰科植物种子共生萌发有着重要作用,真菌与兰科植物种子之间除了存在种间共生特异性,还存在阶段共生特异性。

  本研究为附生兰科植物的保护及回归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借鉴。相关研究结果以In situ seed baiting to isolate germination-enhancing fungi for an epiphytic orchid, Dendrobium aphyllum (Oechidaceae) 为题在线发表于Mycorrhiza。

相关文章

植物所在植物转座子进化方面取得进展

转座子(Transposableelements,TEs)是较多生物基因组中主要的组成部分(在玉米中可达到80%以上)。与单碱基变异相比,转座子序列长、突变速率快,可更快速地产生大效应的突变。转座子能......

植物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如何检测?在线质谱仪轻松解决

1引言绿色植物是自然界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一方面从环境中吸收CO2,进行光合作用形成自身所需的有机物,放出O2,另一方面,也向环境中释放微量的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organiccom......

碰一碰,不说话的植物反应很激烈

植物如何对非常微弱的机械性刺激——触碰做出响应是非常有趣的科学问题。以往,我们知道触碰含羞草、捕蝇草等植物,它们会迅速做出运动响应,而大多数植物对触碰的响应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观察到。近日,著名国际期......

科研人员揭示高温下植物种子前身胚珠命运的保护机制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秦跟基教授课题组在Nature子刊Nature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rabidopsisTCP4transcriptionfactorinhibitshi......

科研人员揭示高温下植物种子前身胚珠命运的保护机制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秦跟基教授课题组在Nature子刊Nature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rabidopsisTCP4transcriptionfactorinhibitshi......

植物叶绿体蛋白,治疗亨廷顿症等蛋白质病的新希望

德国科隆大学的研究人员在NatureAging期刊发表了题为:InplantaexpressionofhumanpolyQ-expandedhuntingtinfragmentrevealsmecha......

发现特有植物新种“黄鹂马铃苣苔”

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与广西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在生物学期刊《生态与进化》上刊发论文,发表了一个目前已知为我国横断山区所特有的苦苣苔科植物新种“黄鹂马铃苣苔”,为我国的苦苣苔科植物又添加了新成员......

研究揭开导致植物种间竞争的神秘面纱

植物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通过根系分泌多种化合物,从而影响邻近植物生长发育的现象,被称为植物化感作用。早在2300多年前植物学作为一门学科建立之初,亚里士多德的学生、“植物学之父”提奥弗拉斯特就观察到化......

菊科植物为何是进化最为成功的植物?

菊科植物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超强的环境适应性,常被视为在进化上最为成功的植物,但是其背后的分子遗传机制尚不明确。近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杨效曾团队和北京大学李磊团队在权威期刊《自然·通讯》上发表题为“Co......

喀斯特坡面关键带植物水分利用及适应机制研究获新进展

喀斯特碳酸盐岩在垂直方向上经过强烈的溶蚀作用,使得降水通过岩石的裂隙分散入渗,形成以峰丛为主的岩溶地貌。岩溶作用使得喀斯特坡面土层浅薄,持水能力较差,加之沿坡发生土壤侵蚀,导致自下而上的岩土结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