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8-20 10:16 原文链接: 猕猴为人类精神分裂症提供见解

  一项研究发现,猕猴大脑可以揭示出关于精神分裂症和其他人类神经精神疾病根源的线索。随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对感觉处理的削弱造成了对精神分裂症的认知缺陷,被称为失匹配负电位(MMN)和P3a事件相关大脑电位(ERP)的这两个神经精神疾病指标的减少已经成为了这种疾病的生物标记。Ricardo Gil-da-Costa及其同事开发了一种精神分裂症的猕猴模型,这种模型是建立在对阻断NMDA神经受体的氯胺酮在正常人身上引发精神分裂症症状—— 包括失匹配负波(MMN)和P3a事件相关大脑电位(ERP)减少这类典型症状——的观察之上的。

        这组作者报告说,这个模型的关键来源于人类和猕猴大脑的相似性,它提供了对感觉和认知功能的直接比较。这组作者用这些手段和一个专门设计的可以记录人和猕猴的事件相关大脑电位(ERP)的非侵入式脑电图系统研究了氯胺酮如何影响猕猴的大脑。为了进一步支持这个模型,这组作者发现失匹配负波(MMN)和P3a事件相关大脑电位(ERP)的减少类似于患精神分裂症的人类以及接受了氯胺酮但没有精神分裂症的人类。这组作者说,非人类灵长类模型可以带来关于精神分裂症和人类其他神经精神疾病的关键线索。

相关文章

人类大脑中的平行信息传输:神经康复和认知衰退的关键

科学家在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ÉcolePolytechniqueFédéraledeLausanne,EPFL)及其合作伙伴的协助下,比较了人类大脑通信网络与猕猴和小鼠的大脑通信网络,发现只有人类的......

第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41种药品采购成功

近日,第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在上海产生拟中选结果。此次集采有41种药品采购成功,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8%,预计每年可节约药费182亿元。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医药企业积极参与本次集采,26......

STTT:GPCR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精神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近日,深圳大学吴松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杜洋教授等在SignalTransductionandTargetedTherapy期刊发表了题为:Gprotein-coupledreceptorsinneuro......

遗传年龄或可评估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组织衰老速度!

自闭症(ASD)和精神分裂症(SCZ)是常见的慢性精神疾病,在行为、遗传学和神经病理学等方面存在相当多的重叠特征,提示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可能存在共同的神经发病机制。衰老与表观遗传效应的动态变化密切相关......

阚海东:气候变暖导致精神问题凸显

1我国空气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果记者:相比过去,近年来我国在控制空气污染方面有哪些进展?阚海东:毫无疑问,我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时候已经过去了。2012年我国颁布了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3—20......

研究显示逆境会永久改变大脑

荷兰拉德堡德大学神经科学家开展的一项新研究表明,逆境会永久性地改变大脑的功能。此外,大脑对逆境的异常反应与焦虑症状有关。这项研究有望在早期发现精神疾病。相关论文刊发于21日出版的《自然·神经科学》杂志......

“眼见为实”更重要揭示猕猴视听感觉整合奥秘

在生活中,人们往往会从多种感知渠道(如视觉、听觉、嗅觉等)获得外界的信息。在接收各种感知信息的过程中,来自不同感官的刺激组合也会对感知的过程产生影响。例如原本低强度的视觉刺激在与一个渐强的声音刺激同时......

受体位置对迷幻药的影响研究

位置,位置,位置是迷幻药物的关键,可以通过快速重建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来治疗精神疾病。在2月17日发表于《科学》杂志的一篇论文中,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表明,与神经元内部的5-羟色胺2A受体结合可......

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在北大六院揭牌

11月20日上午,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启动仪式暨首届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开幕。启动仪式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党委书记陈斌斌主持,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

“遗传学+连接组学”,推动精神疾病客观诊疗

近日,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与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德国明斯特大学研究者合作,基于多组学医学大数据,揭示了脑连接组和精神分裂症及双相情感障碍拥有的共同的遗传因素,发现两种疾病的遗传因素对宏观脑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