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在大连化物所举行“甲烷无氧制烯烃和芳烃项目”合作研发协议签约仪式。大连化物所副所长杨学明、中国石油寰球公司总经理王新革与化学品/催化技术管理部总监Atiah S. Al-Ghamdi分别代表三方签署合作研发协议。

  由包信和研究团队首创的“甲烷无氧制烯烃和芳烃催化过程”可实现在无氧条件下将甲烷选择活化,一步高效转化生成烯烃、芳烃和氢气等高值化学品。与现有的天然气转化的传统路线相比,该过程彻底摒弃了经合成气进行间接转化的高耗能、高排放过程,大大缩短了工艺路线,反应过程本身不排放二氧化碳,碳原子利用效率达到100%。该技术自从2014年5月份在美国《科学》杂志首次报道以来,研究人员瞄准该过程的基础科学问题和工业技术开发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在催化剂稳定性提高、催化剂制备方法优化和新型反应器设计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今年3月,中国石油、SABIC与大连化物所就该项目的应用开发研究签署合作备忘录。本次合作研发协议的签署标志着该项目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希望通过三方的精诚合作,加速推进该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为中国乃至世界石化工业做出贡献。

  该项目得到了中科院纳米先导专项和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

相关文章

无氧发酵代谢物抑制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新机制

在模式生物莱茵衣藻中,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分别发生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无氧发酵则可以独立发生在细胞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这三种基本的能量代谢过程如何和谐有序的发生在同一个细胞内是值得深度思考的科学问题。......

形成无需高压高温地球生命出现前甲烷或已很普遍

一项地球科学研究指出,地球早期的甲烷形成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容易也更普遍。研究结果显示,温暖环境和光驱使的反应或许能在无需高压和高温的情况下,在全球含水环境中产生甲烷。这些反应可能影响了生命出现前的大气......

大连化物所卿光焱团队开发超精准内毒素分离材料

近日,大连化物所生物技术研究部生物分离与界面分子机制研究组(1824组)卿光焱研究员团队开发了一种超精准内毒素分离材料。该团队通过“量体裁衣”的材料设计理念,提出了一种基于噬菌体展示筛选和血液相容性肽......

在煤制烯烃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化学工业中,85%以上的过程都依赖于催化剂来加速反应速率。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决定催化反应效率的两个重要参数——反应物的转化率和目标产物的选择性往往相互纠缠,就像“跷跷板”一样,转化率提高了,选择性就降......

卿光焱团队制备基于光子纤维素纳米晶的柔性汗液传感器

近日,大连化物所生物技术研究部生物分离与界面分子机制研究组(1824组)卿光焱研究员团队设计并制备了一种用于汗液中钙离子传感的可持续、不溶性和手性光子纤维素纳米晶体贴片。该研究为纤维素纳米晶(CNC)......

大连化物所:开发出首例温和条件下超快氢负离子导体

氢负离子(H-)具有强还原性及高氧化还原电势等特点,是颇具潜力的氢载体和能量载体。氢负离子导体是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优异氢负离子传导能力的材料,在氢负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电化学转化池、膜反应器、氢传感器等......

全球甲烷排放有了“超级监视器”

甲烷是一种隐秘的温室气体,会不可预测地在管道和气田等处爆发。科学家一直在想办法“捕捉”这些气体排放的行为。过去,调查人员必须从地面或飞机上监测可能的排放点。现在,他们可以从太空和世界任何地方自动监测到......

我国实现低毒性量子点近红外上转换与太阳光合成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光电材料动力学研究组(1121组)吴凯丰研究员团队在量子点光化学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实现了低毒性量子点敏化的近红外光至可见光的上转换,并将该体系与有机光催化融合,实现了......

大连化物所:提出光催化生物质制氢新策略

近日,大连化物所生物能源化学品研究组(DNL0603组)王峰研究员、罗能超副研究员团队与的里雅斯特大学PaoloFornasiero教授团队合作,在光催化生物质制氢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提出一种“C-C......

大连化物所:二氧化碳电解技术取得新进展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获悉,该所包信和院士、汪国雄研究员、高敦峰研究员团队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电解制备燃料和化学品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可实现钢厂尾气或者化工尾气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