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0 13:30 原文链接: 癌症“照妖镜”——游离DNA助力肿瘤早期探查

“人体细胞也有生命周期。细胞衰老凋亡后,细胞内的物质会渗透出来。其中,DNA会随之‘崩裂降解’,进入血液,成为游离DNA。”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副主任张凯教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肿瘤细胞的游离DNA和正常细胞的游离DNA有所不同,这就给了我们探测肿瘤细胞的机会。”随着分子检测技术的发展,科研人员能够“捕获”痕量DNA并可对其进行精准测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分子检测产品得以应用于肿瘤诊疗,为肿瘤的早期识别带来希望。近日,张凯联合鹍远生物研发团队在《细胞》子刊发表了综述论文,全面总结了多癌种早期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分别从技术、临床验证及应用层面,论述了多癌早检亟须解决的各种问题和潜在的优化方向。

相关检测技术已应用于肿瘤患者诊疗

目前,除了宫颈癌疫苗能够做到提早预防肿瘤之外,其他癌种只能通过早期发现来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以乳腺癌为例,患者如果在乳腺癌0—1期时就被发现,生存率能够达到97%。而如果发展到乳腺癌4期才被发现,死亡率就会达到75%。”张凯说。

如何才能实现肿瘤的早筛早诊呢?张凯介绍,早筛的对象是健康人群,如果要向健康人群推广胃肠镜或有创的检测技术是非常困难的。而通过血、尿、便的检查就能排查患癌风险,人们会相对愿意接受。游离DNA会因细胞的凋亡而进入血液、尿液等便于获取的样本中。因此,如果能对其进行精准测定,并将其与相关癌种建立基因突变的关联性,就可以相对准确地提示早期肿瘤细胞的踪迹。

“通过精进相关技术,提升对微小早期信号的捕捉能力,就能在身体还没有出现症状的时候发现肿瘤,继而实施干预。”张凯说,例如随着二代测序技术能力的提高,微小痕量的DNA突变、DNA的甲基化程度都能被检测出来。以游离DNA分子检测技术发现肿瘤的方法会越来越成熟,但要在早期就发现肿瘤仍需要验证和技术的进一步更新。

事实上,游离DNA分子检测技术已经应用于肿瘤患者的诊疗。不同的肿瘤患者出现肿瘤往往是由不同的基因突变造成的。随着肿瘤治疗手段向精准化发展,明确突变基因进而实施对应的靶向治疗,有望获得更好的疗效。此外,游离DNA分子检测技术还可用于预测根治治疗后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

三种方式让游离DNA成为癌症“照妖镜”

游离DNA有能力成为“照妖镜”,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基因突变是人们最常想到的肿瘤诱发原因。肿瘤细胞之所以成为肿瘤,是因为其内部的分子活动规律异常。例如编码蛋白的DNA发生突变,导致关键蛋白运行错误从而使细胞无限增殖。”张凯说,当前的DNA测序技术已经有了识别游离DNA上微小基因变异的能力。不过在实际应用中,这种检测方法犹如“深海捞针”,不仅检测范围广,还需要进行深度测序,因此成本较高。

第二种识别肿瘤细胞的方法,是根据游离DNA片段的大小规律来判断。正常细胞凋亡后,DNA会裂解成片段,且片段的大小基本是有规律的。张凯解释,这是因为DNA在细胞内都会缠到一种名为核小体的细胞核内的蛋白上。正常的DNA会每隔一段再缠上去,就像一串两两之间间隔一定距离的小灯笼。当DNA裂解时,片段也是这样一段一段断裂开的。但肿瘤细胞完全不同。由于核内的DNA发生突变,肿瘤细胞内的DNA片段断裂后长短不一且没有规律,因此和正常DNA裂解后的片段一对比,就能有效识别出肿瘤细胞。

“这种方法无需深度测序,成本较低。而且其识别肿瘤的准确率高,且便于找到肿瘤的源头,也就是敏感性和溯源性较好。”张凯补充说,根据这一原理发展出来的细分技术也被称为片段组学技术。

第三种方式是根据游离DNA甲基化修饰程度的不同来识别肿瘤细胞,相关检测技术被称为修饰组学技术。甲基化修饰体现的是不同DNA的“角色定位”。如果在一个抑癌基因上检测出了装饰性分子基团,它的功能会出现问题,就会诱发癌变。

以上三种方式特点各不相同,哪一种可以作为游离DNA相关检测技术重点发展的方向呢?张凯认为,综合来讲,DNA深度测序技术更精确,但是价格昂贵、干扰因素多;片段组学技术相对成本更低,但还需要积累一定的数据,详细掌握片段的特征才能指导应用;修饰组学技术同样也需要更多实践验证。他介绍,有学者曾开展了这三条路线的检测效果的验证研究。结果显示,通过甲基化修饰程度来检测肿瘤的方法更有优势。

提升多癌种早期检测可及性是关键

在基础研究之上,国外有公司已经开发出液体活检产品,可以一次检测多达50种肿瘤。它不仅能够在症状出现之前帮助受试者判断是否患上肿瘤,还能够准确判断肿瘤的组织起源,助力精准治疗。

通过一次检测就能对受试者体内的癌症信号来一次大范围的摸排,还能对癌症组织进行溯源,这样的多癌种早期检测看起来事半功倍。那么,是不是检测覆盖的癌种越多越好呢?对此,张凯认为,简便、便宜的多癌种筛查是技术发展的目标。从可及性角度来讲,多癌种筛查意味着要筛查大量靶点,有时一个癌种就需要筛查多个靶点,相较于单癌种筛查价格更昂贵。

“多癌种早期检测仍需要进一步提高溯源性、特异性、敏感性。”张凯解释,从目前已有的产品来看,在溯源性好的前提下,特异性高的产品敏感性会差一点。这就像是如果要拍更大的视角,照片清晰度可能就会较差;而想要照片清晰,就无法拍摄全景视角。目前,多癌种早期检测需要基于全面的临床验证,避免徒添患者焦虑,造成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

多癌种的早期检测相关研究在我国已经陆续开展。如在由复旦大学牵头、囊括江苏泰州近20万社区人群的队列癌症早期检测研究中,微量肿瘤甲基化序列的筛查技术得以应用,可以提早发现结直肠癌、食管癌、肝癌、肺癌和胃癌等5种常见恶性肿瘤。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院长金力教授认为,该研究证明了癌症早期筛查可以通过无创血液检测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古DNA研究对东亚豹母系遗传历史提出新见解

1月15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西北大学和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主导完成的题为《古DNA准确鉴定湖南老司城遗址残缺头骨以及东亚豹母系遗传历史新见解》(AncientDNAunrave......

《科学》重磅:科学家首次发现,肿瘤竟会将中性粒细胞的寿命延长3倍

在固若金汤的实体瘤面前,免疫细胞始终是弱小的一方。去年8月份,美国范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杀伤性T细胞竟然在接触肿瘤后的6-12小时内就能发生耗竭[1]。去年年底,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

肿瘤免疫逃避新调节因子现形

美国西北大学科学家确定了一种以前未知的肿瘤免疫逃避调节因子ATXN3基因。研究显示,抑制ATXN3增强了小鼠的抗肿瘤免疫能力,并提高了PD-1抗体疗法的疗效。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临床研究杂志》。抗肿......

复旦附属肿瘤医院“最毒乳腺癌”精准治疗新突破:有患者肿瘤已消退

导读:三阴性乳腺癌在分子驱动因素和免疫性状方面表现出异质性。我们之前将三阴性乳腺癌分为四种亚型:管腔雄激素受体(LAR)、免疫调节型、基础样免疫抑制(BLIS)和间充质样(MES)。本研究,我们旨在评......

癌症“照妖镜”——游离DNA助力肿瘤早期探查

“人体细胞也有生命周期。细胞衰老凋亡后,细胞内的物质会渗透出来。其中,DNA会随之‘崩裂降解’,进入血液,成为游离DNA。”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副主任张凯教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肿瘤细胞的游离......

癌症“照妖镜”——游离DNA助力肿瘤早期探查

“人体细胞也有生命周期。细胞衰老凋亡后,细胞内的物质会渗透出来。其中,DNA会随之‘崩裂降解’,进入血液,成为游离DNA。”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副主任张凯教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肿瘤细胞的游离......

研究揭示双加氧酶的低复杂度结构域调控DNA氧化去甲基化

《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NatureStructural&Molecular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杜雅蕊/徐国良团队完成的题为Auto-suppres......

“肿瘤定向爆破神器”,我国完全掌握质子治疗高端医疗装备技术

2023年12月29日,中核集团230MeV超导质子回旋加速器及治疗端通过验收技术测试。这意味着中核集团布局治癌回旋加速器及治疗端技术取得又一重要突破。质子治疗是精准放射治疗的抗癌利器,是世界先进的肿......

又一校企合作成定局!进军肿瘤免疫治疗新领域

12月29日,郑州大学与河南卓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臻生物)科研合作启动仪式在郑州举行,双方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共同研究和开发共性肿瘤新抗原疫苗。肿瘤是一种常见且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慢性疾......

章鱼DNA揭示南极冰盖或将崩溃

科学家一直想知道,西南极冰盖是否是一颗导致海平面上升的“定时炸弹”。根据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来自一只生活在南大洋的小型章鱼的DNA新证据表明,西南极冰盖比之前认为的更接近崩溃。如果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