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18 13:42 原文链接: 研究揭示喜马拉雅山区海拔梯度植被生产力动态

如何利用简单易测的指标反映复杂的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变化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难点问题。植物功能性状是植物个体对环境变化响应的适应特征,可以指示生态系统功能变化过程。在海拔梯度带上,植物生境条件会发生明显变化,植物个体特征、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也随之变化。已有研究主要利用多个物种的功能性状综合表征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然而,单一物种的功能性状是否能指示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尚不明确。

绢毛蓼(Koenigia mollis)(图1)作为已知的全球最大海拔跨度物种之一,可以作为探究植物功能性状如何响应环境变化的模式植物。在喜马拉雅山区植被垂直带考察中,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团队发现,绢毛蓼分布跨越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至高寒树线约2700m(1515- 4216 m)的海拔跨度(图2)。在亚热带林区,绢毛蓼为多年生的常绿半灌木,而在高海拔为一年生草本。基于对绢毛蓼植物功能性状的海拔格局研究,团队发现由海拔变化引起的水分-能量动态是驱动绢毛蓼功能性状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绢毛蓼通过形成面积更小、成本更高和水分利用效率更高的叶片适应高海拔地区的生境。研究还发现,绢毛蓼的植株高度和比叶面积等6个主要功能性状能解释超过90%的基于遥感估算的生态系统生产力变化,表明单物种的性状变化能有效指示生态系统水平的功能变化(图3)。

该研究以喜马拉雅山区植被垂直带为研究模板,揭示了海拔梯度带上广布种的结构与格局变化及其驱动机制。水分-能量动态在调控物种性状和生态系统功能中的重要作用,是理解高山树线等植被边界形成的重要指标。该研究为探讨高山树线等植被分布边界提供新的证据,为揭示植物如何改变生态策略,适应环境变化提出了新见解。

研究成果以“Functional traits of a plant species fingerprint ecosystem productivity along broad elevational gradients in the Himalayas”为题,近期在线发表于《Functional Ecology》杂志。我所博士后Shalik Ram Sigdel为第一作者,梁尔源研究员为通讯作者。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专项的资助。

文章链接:

图1 绢毛蓼种群和生境照片(2800 m)

图2 绢毛蓼种群调查采样点的分布图

相关文章

研究揭示喜马拉雅山区海拔梯度植被生产力动态

如何利用简单易测的指标反映复杂的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变化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难点问题。植物功能性状是植物个体对环境变化响应的适应特征,可以指示生态系统功能变化过程。在海拔梯度带上,植物生境条件会发生明显变......

研究揭示喜马拉雅山区海拔梯度植被生产力动态

如何利用简单易测的指标反映复杂的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变化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难点问题。植物功能性状是植物个体对环境变化响应的适应特征,可以指示生态系统功能变化过程。在海拔梯度带上,植物生境条件会发生明显变......

森林野火频发或加剧喜马拉雅山冰川不稳定性

我国科研人员近日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NatureGeoscience)的一项最新成果表明,近期森林火灾等野火频发可能会加剧喜马拉雅山冰川的不稳定性。卫星资料显示,喜马拉雅山地区森林火灾主要集中在......

科研人员成功建立中昆仑山脉海拔最高的气象站点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606.shtm新华社乌鲁木齐8月18日电(记者张晓龙)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气象部门的科研人员......

喜马拉雅山脉高山树线高清全景图发布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生态系统功能与全球变化团队研究员汪涛与合作者综合野外监测数据、70万个亚米—米级目视解译样点、30米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研发了大尺度遥感自动提取高山树线方法,全景展现了绵......

海拔越高越缺氧?专家这么说

“西藏拉萨平均海拔3650米,春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青海省茫崖市平均海拔3000米,常年植被稀疏,含氧量更低。”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成员、青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马永贵说。 &......

两千多万年前,西藏冈仁波齐盆地海拔不到三千米

记者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该所研究人员合作,通过植物化石分析,发现西藏冈仁波齐盆地在2000多万年前海拔尚不足3000米。这一发现为研究青藏高原南部的隆升历史提供了重......

科学家揭示喜马拉雅山的隆升历史及其对南亚季风的影响

喜马拉雅山是印度和亚洲大陆于65Ma碰撞以来的直接产物,它的高度变化是重建青藏高原隆升历史的关键;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南亚季风演化与喜马拉雅山密切相关。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利用希夏邦马峰地区高山栎植物化......

化学指纹揭示喜马拉雅冰川融化元凶

一项日前发表于《自然—通讯》的研究显示,被认为导致了喜马拉雅山脉和西藏冰川加速融化的碳黑粒子,主要来自印度次大陆北部和中国的化石燃料燃烧。研究人员指出,发现这些粒子的来源有助于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污染缓解......

新疆生态所揭示天山山区降雪率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要素

山区降雪是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山区降雪在总降水中的比例(降雪率)及降雪累积态(即积雪的消融情势)显著地影响着水资源的变化与管理。影响降雪率的主要气象因子是气温、降雪和降水量。当然,海拔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