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0-11 13:07 原文链接: 研究揭示我国不同尾型绵羊品种群体的遗传差异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科研人员检测我国不同尾型的地方绵羊品种,发现不同群体特有和共有的ROH基因组区段,为保护和开发利用我国地方绵羊品种、深度挖掘功能基因提供了参考。相关成果发表在《畜牧与生物技术杂志(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上。

  据王立贤研究员介绍,良好的近交控制是畜禽遗传改良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传统利用系谱信息评估近交(FPED)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系谱信息难收集、错误率高、历史近交被忽略等问题。全基因组测序和基因芯片的发展和普及为利用分子信息评估近交开辟了新路径。研究人员利用高密度SNP芯片数据(600k)对大尾寒羊、阿拉泰羊、呼伦贝尔羊、草原短尾羊和西藏羊等不同尾型的五个绵羊品种进行了连锁不平衡检测、有效群体大小估计、观测杂合度和期待杂合度近交系数计算(FHOM),基于ROH进行了全基因组近交系数计算(FROH)。结果显示,遗传多样性评估结果与FROH评估结果几乎一致。特别是基于ROH检测到大尾寒羊群体最高的平均近交水平达到0.0808,并且具有最高比例的ROH片段,表明该群体近世代有效群体小、近交程度高,与大尾寒羊的群体现状相吻合。此外,研究人员还基于不同群体内高频ROH区域,筛选出了与群体特征一致的重要经济性状基因,例如与绵羊尾部脂肪沉积相关的 PDGFD 、 HOXA10 基因,与生长发育相关的 TNNI1 、 CSRP1 和 EEF1A2 基因。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的支持。

  原文链接:

      https://jasbsci.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40104-021-00608-9


相关文章

研究揭示功能基因缓解大豆铝毒害的微生物机制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年海团队在功能基因缓解大豆(GlycinemaxL.)铝毒害的潜在微生物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发发表于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刘灵锐为......

研究揭示我国不同尾型绵羊品种群体的遗传差异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科研人员检测我国不同尾型的地方绵羊品种,发现不同群体特有和共有的ROH基因组区段,为保护和开发利用我国地方绵羊品种、深度挖掘功能基因提供了参考。相关成果发表在《畜......

研究揭示我国不同尾型绵羊品种群体的遗传差异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科研人员检测我国不同尾型的地方绵羊品种,发现不同群体特有和共有的ROH基因组区段,为保护和开发利用我国地方绵羊品种、深度挖掘功能基因提供了参考。相关成果发表在《畜......

全国玉米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协作平台建立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和齐鲁师范学院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全国玉米功能基因组学术研讨会在海南三亚召开。会议旨在通过创新共享玉米EMS突变体库种质材料,搭建全国玉米功能基因组研究协......

“十二五”计划“农业动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与应用”通过验收

近日,科技部农村司在京组织召开了“十二五”国家863计划“主要农业动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与应用”项目验收会。图片来源于网络项目深入开展了我国鸡、猪、牛、羊等主要品种的基因组测序分析,揭示了鸡、猪、牛、羊、......

南京土壤所北极土壤微生物研究取得进展

北极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其变暖速度是地球上其他地区平均变暖速度的2倍。随着气候变暖加速,北极林线(森林和苔原交界线)不断向北推移,导致了苔原生态系统植被类型发生显著改变,可能会影响地下土壤微生物群......

“水稻等主要农作物功能基因组研究”重大项目取得进展

3月24-25日,“十二五”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水稻等主要农作物功能基因组研究”重大项目交流会在海南陵水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

中科院最新文章:海洋生物cDNA分析

造礁石珊瑚为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框架生物,研究其重要功能基因对于理解造礁石珊瑚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有重要指示意义,近期来自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提取了澄黄滨珊瑚(Poriteslutea)的总R......

上海药物所等发现表皮葡萄球菌感受氧化胁迫的功能基因

表皮葡萄球菌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引起败血症、慢性前列腺炎的趋势与日俱增。表皮葡萄球菌因其形成生物膜从而增强了细菌对抗生素和宿主防御体系的抵抗能力,使得临床治疗十分棘手。在感染的过程中,表皮......

Cell,Nature,Science三大顶级杂志发表功能基因组研究成果

由华盛顿大学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在新研究中确定了控制机体内不同的基因何时、何处及如何开启和关闭的百万DNA“开关”的位置。基因只占人类基因组的2%,且易于识别,然而控制这些基因的on/off开关却被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