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1-26 11:57 原文链接: 研究揭示耕作方式对农田土壤微生物固定二氧化碳影响

  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吴金水领衔的农业生态过程方向研究团队近日在耕作方式(免耕与翻耕)对亚热带稻田和旱地土壤自养微生物固定CO2功能与固碳微生物(细菌cbbL)数量的影响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土壤耕作作为农田管理的重要技术措施,是改善土壤耕层质量、培肥地力的重要途径,对土壤生态环境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我国农田耕作方式主要有传统耕作(翻耕、深松耕)、少耕(浅耕、旋耕)和免耕(留茬、留茬覆盖)等。其中,免耕是目前生产上广泛应用的一种耕作方式。不同耕作方式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土壤的物理性质,还可以间接影响农田耕层土壤的养分含量,并改变土壤微生物区系(数量、多样性及种群结构等)。土壤微生物在推动土壤碳循环过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的固碳功能及其功能微生物数量具有重要意义,可为探索提高土壤固碳能力的技术与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基于此,该团队选取亚热带典型的2种稻田土壤和旱地土壤,采集原状土和非原状土来模拟免耕和翻耕方式,通过碳同位素连续标记示踪技术结合密闭系统模拟培养,量化了免耕与翻耕下的土壤自养微生物碳同化能力,同时结合实时定量PCR技术,探讨了其固碳关键功能微生物数量(功能基因(细菌cbbL)丰度)。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免耕与翻耕)显著影响稻田与旱地土壤自养微生物的CO2同化能力,表现为翻耕土壤具有较高的微生物CO2同化能力,为免耕土壤的1.8-3.1倍。实时定量PCR显示,固碳细菌及其固碳功能基因(细菌cbbL)丰度主要表现为免耕土壤大于翻耕土壤,但是,固碳功能的表观活性(specific CO2 fixation activity/土壤细菌cbbL单位拷贝数的固碳量)则表现为翻耕土壤显著高于免耕土壤,这表明DNA水平上的细菌cbbL丰度可能并不总是反映其功能活性。土壤固碳功能的表观活性可能是表征土壤微生物固碳能力的敏感性指标。这项研究指出了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固定CO2的作用,其结果可为农田土壤固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上述研究成果以Effect of simulated tillage on microbial autotrophic CO2 fixation in paddy and upland soils 为题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审稿人和编辑认为“这是一个有趣的主题,该结果提供了一个深入理解耕作和土壤类型对微生物固定CO2的影响机制,……其结果可能是对土壤微生物固定CO2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的极大补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择优资助等项目的资助。

相关文章

大连化物所等提出低浓度二氧化碳直接电解转化新策略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碳基资源电催化转化研究组研究员汪国雄和高敦峰团队,与大连工业大学教授安庆大团队合作,在二氧化碳(CO2)电解制备燃料和化学品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实......

新进展!利用单原子催化剂实现二氧化碳还原CC偶联制乙醇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员黄延强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团队,联合香港城市大学教授刘彬、清华大学教授李隽,在单原子催化研究领域取得了新进展,实现了二氧化碳(CO2)电还原......

大连化物所等利用单原子催化剂实现CO2还原CC偶联制乙醇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员黄延强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团队,联合香港城市大学教授刘彬、清华大学教授李隽,在单原子催化研究领域取得了新进展,实现了二氧化碳(CO2)电还原......

全天候太阳光驱CO2资源化利用研究获进展

发展CO2资源化利用技术,可为我国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重要机遇。CO2的资源化转化是典型的负熵过程,需要大量的能量投入,因此清洁可再生的太阳能是较为理想的能源来源。地表太阳辐照强度受昼夜更替和天......

南开大学张新星团队JACS:微液滴活化转化CO2新策略

近日,南开大学张新星研究员团队利用微液滴化学的独特性质,在无需任何催化剂的前提下,还原了五氟碘苯(C6F5I),使其生成阴离子自由基(C6F5I•-),并与CO2反应,快速生成五氟苯甲酸(C6F5CO......

研究揭示黄河源头风化和CO2消耗过程的季节变化

地质时间尺度上,硅酸盐岩的风化通过吸收大气CO2的方式进行,在调控全球气候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从而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宜居地球环境。然而,影响硅酸盐风化速率的控制机制(气候驱动或构造控制?)是地球科学......

林线树轮生长持续增加得益于大气CO2升高的施肥效应揭示

大气CO2浓度持续增加,一方面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另一方面可通过增强植物光合作用,提高陆地植被系统吸收大气CO2的能力(大气CO2施肥效应),从而对全球变暖产生负反馈作用。由于大气CO2增加与气温升高的......

421ppm!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5月攀新高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和斯克里普斯海洋学研究所科学家近日宣布,NOAA莫纳罗亚大气基线观测站今年5月测得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达到421ppm(ppm为百万分之一)的历史峰值,比工......

兰州化物所在CO2促进酰基化反应研究中获进展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和“双碳”目标,迫切需要科学家研发出二氧化碳(CO2)利用的新策略和新手段。CO2作为安全无毒、廉价易得、可再生的C1资源,可作为C1合成子参与多种类型的化学反应。酰胺和酯广泛存在于天......

Science:CO2水平上升对热带木本植被影响不大更重要的是…

目前普遍表明人为升高CO2(eCO2)水平提高了热带森林的碳封存率,并导致木本覆盖率上升。2022年5月6日,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WilliamD.Gosling等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