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1 13:56 原文链接: 研究敦煌的学者,为何不在西部在北京?

  “研究敦煌、青藏高原、祁连山的学者,主要不是在西部,而是在北京。”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教授王鉴指出,我国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一些西部高校忽略了体现自身特色的学科建设,转而追逐那些东部一流大学的优势学科的现象。

  “可曾想过,如果采用‘追赶战略’,西部高等教育是永远追不上东部的;反之,办好一个人无我有、你不擅长但我擅长的学科,这才是西部高教真正的出路。”王鉴说。

  日前,在由200余位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参加的第六届“西部高教论坛”上,围绕“西部高等教育与区域协调发展”这一主题,专家们纷纷建言。

  “争门票”,然后呢

  “国内高校迷恋‘高峰’,动辄建设高原学科、攀登高峰学科,这一表达几乎成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共通的语言特点。然而,我们却忘了在憧憬高峰的同时,首先要迈过一个台阶。”在论坛发言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洪成文说。

  冲击诺贝尔奖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此之前,获奖者往往已经成为拉斯克奖、克拉克奖或普利兹克奖的获得者,这些奖项因而也被坊间称作“小诺贝尔奖”。同理,高校要憧憬科学高峰,首先要看它的科学贡献度,否则很容易陷入到“争门票”“拿身份”的漩涡当中。

  对此,洪成文举例说,每年全国两会期间,很多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代表委员都会大声疾呼,希望继续增加对相应地区的资源投入,但等资源到位后,所在地高校的发展却似乎没有如人们预期的那样。

  “如同参加一场艺术展览一样,不少高校都在‘争门票’,然而真的拿到了‘门票’,高校是否做好了‘欣赏艺术’的准备呢?”洪成文反问道。

  “一些西部高校也在努力争取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文科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然而一旦成功争取到了,相关的建设却往往不能跟上,这就导致这些高校时常会出现一种局面——学科入围了,却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王鉴指出,如果不注重建设,其结果就像引进人才一样,不但没有引进成功,反而流失了不少人才。

  “追赶战略”行不通

  兰州大学的草学,云南大学的民族学、生态学……西部高校并不缺乏有特色的一流学科,这些学科的发展很值得人们期待。然而王鉴指出,西部高校的“双一流”建设普遍存在“做大”的思想。它们认为这些小众学科并不足以证明自身的整体实力,更希望在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大众”学科上追赶东部地区高校。

  “殊不知,要重新建设一个学科评估中的A类学科太难了,这种尝试很容易导致西部高校在与东部高校的比拼和追赶中,形成一种自卑心理。”王鉴说。

  如何破局?

  王鉴告诉《中国科学报》,要想实现西部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一个有梯度、有层次的目标。“衡量西部高校是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底线,即‘木桶中的最短板’,要以底线思维破解制约其发展的内生困境。”

  他进一步指出,西部高校必须要不断突破和克服原有的“追赶战略”思维,并提倡“不可替代”的思维。“人无我有”则须注重特色化发展,“人强我弱”则须采取集团化发展,从而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对此,王鉴打了一个比方——兰州大学的草学学科是一流学科,但放之全国,在师资队伍、学科平台等方面与东部高校依然存在一定差距,只有补齐这方面的短板,才能达到“强特色”的目的。而在青海、甘肃、陕西、内蒙古等省区,当地高校要想发展草学学科,更适合的方式是联合发展,如此才能在高校中打造较高的平台,进而形成高校都在追逐的“高峰”。

   对此,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伍宸表示赞同。在他看来,西部高等教育要积极转变自身的发展范式,在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格局中发挥出西部高等教育的独特优势,才能实现与东部高等教育的同频共振。

  更要注重与地区相结合

  如今,我国高校教育正在走一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这对于西部高校而言同样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立国提醒说,高校发展需要改变“存量决定增量”的传统增长模式,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重塑高等教育体系,尤其需要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高等教育的精英性会不断增强。这不但体现为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和专科教育占比的下降,更体现为研究型大学的快速发展,以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规模扩大和占比提高。为此,区域高等教育应更加重视质量提升,而不是数量增加。”李立国说。

  伍宸指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如果只是一种单方面的覆盖,将无法形成彼此间的良性互动。西部地区缺少相关产业,这就导致西部高校培养的研究生很自然地流入产业密集的东部地区。因此,西部高等教育要与区域经济社会形成良性的双向互动关系,以自身进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也只有区域发展了,才更有能力反哺高等教育的发展。

  “为此更要重视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相匹配,形成健康的生态系统。”伍宸说。

  李立国曾做过一项关于高校毕业生流向的统计。他们发现,广东省有80%的毕业生留在本地,江浙地区有60%的毕业生留在本地,北京的这一比例不到40%,而人才密集度最低的东北地区仅有百分之十几。

  “对于高校而言,要与区域经济产生良性互动,势必要做好自身的学科结构设计。对于西部高校而言,要结合当地的产业需求,比如新疆、西藏、宁夏等地的中药业、油气产业发达,那么当地就要更多考虑培养中医药、矿业方面的硕士、博士。”李立国说。

相关文章

研究敦煌的学者,为何不在西部在北京?

“研究敦煌、青藏高原、祁连山的学者,主要不是在西部,而是在北京。”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教授王鉴指出,我国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一些西部高校......

研究敦煌的学者,为何不在西部在北京?

“研究敦煌、青藏高原、祁连山的学者,主要不是在西部,而是在北京。”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教授王鉴指出,我国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一些西部高校......

研究敦煌的学者,为何不在西部在北京?

“研究敦煌、青藏高原、祁连山的学者,主要不是在西部,而是在北京。”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教授王鉴指出,我国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一些西部高校......

科技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西部科学城加快建设的意见》

央视网消息:据科技部网站消息,科技部等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西部科学城加快建设的意见》,为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支持成渝地区以“一城多园”模式加快建设西部科学城,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

10月下旬我国西部可见日偏食天象

记者从北京天文馆获悉,在即将到来的10月份,我国西部部分地区可以看到一次日偏食天象,水星西大距和猎户座流星雨也将先后上演。北京时间10月25日,在亚洲西部、欧洲、非洲东北部,人们可以看到一次日偏食天象......

中国DNA存储算法新突破,让敦煌壁画再“活”两万年

前几天我们报道过硬盘巨头希捷开始进军DNA存储,其容量可达SSD硬盘的100万倍,现中国科研人员也同样在研究DNA存储,天津大学的团队已经成功将10幅敦煌壁画保存在DNA中,保存时间长达2万年。据天津......

高校宣教走进西部,学生宣讲核知识

1964年10月16日,当罗布泊上空升腾起蘑菇云时,举国欢腾。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在这一彪炳史册的成绩背后,是无数核科学家隐姓埋名、忘我奉献,用鲜血与生命蹚出中国核工业发展的艰辛之路。......

“西部有呼,东部有应;科技为媒,九州同辉”

一花独放不是春。何以百花齐放春满园?“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欠发达地区可以通过东西部联动和对口支援等机制来增加科技创新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指明了前进......

两会简讯|要想西部好,教育要趁早

 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就“打造西部高等教育战略支点”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严纯华表示,为实现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推进西部大......

两会简讯|西部发展4大软肋

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农科院院长李学林   受访者供图红壤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金沙江、长江流域亚热带湿润地区,云贵高原及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多是高原红壤区域,经过生物富集和脱硅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