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2-15 13:07 原文链接: 类风湿性关节炎或将有新疗法

  国际遗传学领域权威学术杂志《自然-基因》日前在线发表了仁济医院风湿病研究所与南卡罗来纳医科大学等研究机构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新发现了多种与自身免疫疾病相关的易感基因,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干预找到了新靶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以及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都是复杂的自身免疫疾病,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这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尚无根治手段,主要利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等控制和缓解病情恶化,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预后有积极意义。

  从基因层面开展自身免疫疾病的机制研究,进而寻找到进行干预的有效靶点,是近年中外风湿免疫专家的研究焦点。在疾病遗传学研究中,只有发现了功能性的疾病易感位点和易感基因,并阐述了其中的分子机制,才能为疾病的干预治疗提供有效靶点。

  近期,仁济医院风湿病研究所研究团队与南卡罗来纳医科大学研究团队经过多年通力合作,在该复杂基因区域终于发现了功能性遗传易感位点,该易感位点的突变型会造成NCF1蛋白的氨基酸改变,导致一种氧化酶活性氧产量减少,从而参与疾病发生发展。更重要的是,该位点还与类风湿关节炎和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病人的遗传易感性相关。

  仁济医院风湿病研究所所长沈南教授认为,此项研究在方法上运用一代测序发现功能性致病位点,弥补了二代测序技术的漏洞,为今后发现多基因复杂遗传性疾病的功能性致病位点提供了新思路。同时,研究还找到了多种自身免疫疾病共有的易感基因,为多种自身免疫疾病的干预治疗提供了新靶标。

相关文章

类风湿关节炎的非药物干预措施有哪些?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典型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炎,常伴有疼痛、疲劳、功能障碍、情绪障碍等,并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全球患病率约0.5%~1.0%,中国患病率约0.28%~0.45%......

类风湿关节炎的非药物干预措施有哪些?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典型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炎,常伴有疼痛、疲劳、功能障碍、情绪障碍等,并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全球患病率约0.5%~1.0%,中国患病率约0.28%~0.45%......

白细胞介素17信号介导炎症慢性化持续机制方面取得进展

南京大学徐强教授团队在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介导炎症慢性化持续机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白细胞介素-17受体信号的自激活可维持炎症持续并促进疾病进展(Anautonomousactiv......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的发病机制研究获进展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孙尔维/何懿团队联合广东省人民医院教授廉哲雄团队,描绘了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患者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前后外周免疫细胞图谱的变化。相关研究在线发表于《过敏与免疫学临床评......

SciImmunol:特殊化合物—雷公藤红素或阻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我们都知道,一种强大的免疫系统或许就是一个绝对的优势,然而有时,免疫系统也会出错并攻击宿主机体自身;这种自身免疫就是诱发多种疾病的原因,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克罗恩病、1型糖尿病和乳糜泻等,为了对抗这些......

研究发现缓解类风湿关节炎新疗法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病因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征性的病理改变是关节滑膜炎症和血管翳形成,导致关节软骨和骨侵蚀。虽然靶向细胞因子TNF-和IL-6的生物疗法可有效控制炎症,延缓关节损害的进展,但无法完全......

研究发现缓解类风湿关节炎新疗法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病因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征性的病理改变是关节滑膜炎症和血管翳形成,导致关节软骨和骨侵蚀。虽然靶向细胞因子TNF-和IL-6的生物疗法可有效控制炎症,延缓关节损害的进展,但无法完全......

新型生物标志物或帮助预测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易感性

遗传学(即突变)被认为是诱发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病因学的主要因素,但其只占到了RA疾病风险变化的少数,与遗传学相反的是,环境或许会对与疾病病因学相关的表观遗传学特性产生重要的影响。近日,一篇发表在国......

揭示线粒体天冬氨酸调节肿瘤坏死因子的生物合成机制

错误的免疫反应会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组织炎症,肿瘤坏死因子(TNF)的过量产生是致病的关键因素。美国梅奥诊所医学与科学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线粒体天冬氨酸能够调节TNF的生物合成和自身免疫组织炎......

这款银屑病关节炎新药在欧盟即将获批!

在2项3期研究中,Skyrizi治疗显著改善了疾病活动、皮损清除、身体功能。银屑病关节炎-PsA(图片来源:rheumatologyadvisor.com)2021年10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