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5-25 15:14 原文链接: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发现新靶点

  多年来,我们一致认为时不时地手指、脚趾僵硬、关节肿胀疼痛等都是衰老的表现。如今,我们知道这可能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症状。在美国,130万30至60岁的成年正受到该疾病的困扰。类风湿性关节炎不仅会损伤关节,更严重的是,会增加心脏病、中风及感染的可能性。

  大部分类风湿性关节炎可通过免疫抑制,减少炎症发生的方式控制病情发展。但对于许多患者,即便接受药物治疗也无法阻止病情恶化。来自La Jolla Institute免疫及过敏研究所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认为,他们已经发现一个全新的药物靶点,可作用于直接造成关节软骨受损的细胞。该研究负责人Nunzio Bottini博士在La Jolla Institute免疫及过敏研究所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担任教授,他表示:“大约有40%的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疗后,仍无法很好地缓解病情。如果我们可以找到一种作用于不同靶点,不会产生免疫抑制的药物,那将是非常有价值的。”具体研究近期已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文章题目为Targeting phosphatase-dependent proteoglycan switch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therapy。

  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发生时,一种纤维状滑膜细胞将开始移动。一般情况下,这种细胞是相对静止的,但它们在提供关节润滑液上起着重要作用。一旦这类细胞开始移动,它们将入侵周围软组织,并分泌破坏组织及骨骼的酶。

  Bottini博士解释:“即便人们的炎症在现行治疗方案下得到很好控制,长期来看,对骨骼的损伤无法医治。因为滑膜细胞一直在损伤机体组织。如果滑膜细胞真的是造成软组织损伤的罪魁祸首,没有直接针对它们的治疗方法。”

  研究人员发现,纤维状滑膜细胞的移动受到σ 酪氨酸磷酸受体蛋白酶 (RPTPσ)调控,这种细胞在纤维状滑膜细胞表面高度表达。“RPTPσ可在细胞表面传递抑制性信号”Karen M. Doody解释道。他在 Bottini博士的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是该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

  通常情况下,RPTPσ与细胞表面的蛋白聚糖相互作用,不具有活性。Doody 博士发现,如果RPTPσ脱离蛋白聚糖,它将减弱纤维状滑膜细胞对关节软组织的伤害。Doody博士还表示:“如果我们可以激活RPTPσ,它将作为一个特殊工具,抑制滑膜细胞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身上的转移和入侵。”研究人员在细胞外合成大量小片段RPTPσ’s作为分子诱饵,与蛋白聚糖相互作用,占据RPTPσ结合位点,使其达到饱和以不再结合多余的RPTPσ。通过对临床前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的观察,研究人员发现分子诱饵可减轻病症。

  Bottini博士最后总结: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利用生物技术实现滑膜细胞靶向,同时联合免疫抑制疗法,利用甲氨蝶呤,肿瘤坏死因子,从三个方面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从而根治由炎症造成的关节肿胀,软组织及骨骼损伤。

相关文章

科学家发明出一款全DNA纳米机器人用于探索细胞过程

用DNA建造一个微型机器人,并用它来研究肉眼看不见的细胞过程——这不是科幻小说,而是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Inserm)、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蒙彼利埃大学的科学家们认真研究的主题。这种高度创新的“纳......

高效稳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取得进展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成本低、光电转换效率高等优点。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钙钛矿单结电池效率已超过25%,基于钙钛矿的多结叠层电池效率已超过30%,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被认为是未来最具应用潜力的光伏技术之一......

研究揭示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和机制

7月2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丁林带领的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团队,在《自然综述-地球与环境》(NatureReviewsEarth&Environment)上,发表了题为......

研究揭示全球稳定同位素“反高程效应”原因

8月1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发布消息,该所环境变化与多圈层过程团队余武生研究员联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LonnieThompson教授和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StephenLewis博士等研究发现......

提升CART细胞抗异质性肿瘤活性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李鹏课题组与暨南大学教授李扬秋课题组合作,通过在传统CAR分子内引入DAP10分子调动内源NKG2D的广谱抗原识别功能,提升CAR-T细胞对异质性肿瘤的靶向能力......

动物所揭示胚胎期小胶质细胞稳态调控神经发育的新机制

神经系统(CNS)作为一个高度复杂、精密有序的结构,从早期胚胎发育的开始,就伴随着非神经组织的驻留。其中,小胶质细胞(Microglia)作为神经系统的固有免疫细胞,来源于卵黄囊中的原始巨噬细胞,并在......

李栋:看清细胞更深处

人物名片李栋,1983年生,云南个旧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组长,主要从事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研制及其生物学应用研究,系统掌握了超分辨显微镜的关键技术,提出了新的成像......

嫦娥五号月球土壤样品表面微结构研究取得新进展

数十亿年来,月球上的土壤受到微陨石轰击、太阳风、宇宙射线中的带电粒子辐射等太阳风化的作用,其表面微结构和化学组分与地球土壤有较大区别。我国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品属于最年轻的玄武岩,且取样点的纬度最高,......

《细胞报告》:从“体内”唤醒“寂静”的基因

听力残疾位居我国各类残疾之首,其中60%的耳聋由遗传因素引起。基因治疗是治疗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耳聋的金钥匙,尤其是针对DNA的基因修复,更是被给予“治本”的希望。7月12日,《细胞报告》发表了北京脑......

基金委发布与蒙古国科技基金会合作研究项目指南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蒙古国科技基金会(MFST)签署的合作协议及后续达成的共识,2022年双方将共同资助合作研究项目,支持两国科学家开展实质性的合作与交流。一、项目说明(一)资助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