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2-17 16:35 原文链接: 红肉在肠道细菌代谢物可导致心血管疾病

  在同时进行的几项研究中,美国克利夫兰诊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新机制可以阐明经常吃红肉导致心脏病风险上升的原因和方式,以及肠道细菌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由医学博士Stanley Hazen领导的这项研究建立在先前的研究基础上,该研究表明氧化三甲胺(TMAO,一种肠道细菌在消化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可以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包括心脏病发作和中风。TMAO是在肠道细菌消化胆碱、卵磷脂和肉碱,以及红肉和肝脏等动物产品中丰富的营养物时产生的。

图片.png

图片来源:European Heart Journal

  12月10日发表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欧洲心脏期刊)》上的一项关于饮食干预的新研究发现,与白肉或非肉类蛋白质来源的饮食相比,以红肉作为蛋白质主要来源的饮食会显著升高循环中TMAO的水平。该研究还表明,长期摄入红肉会使肠道细菌产生TMAO的能力增强,并降低肾脏排出TMAO的效率。红肉既会增强TMAO的产生又会降低TMAO的排出,因此诱导体内的TMAO水平上升,而这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病并发症相关。

  根据先前由Hazen博士及其研究团队发起,随后在世界各地进行复制的研究,血液中高水平的TMAO已被证明是预测未来心脏病发作、中风和死亡风险的有力工具。现在,TMAO测试已经被用于临床。Hazen博士是克利夫兰诊所细胞和分子医学部的负责人,也是Miller心脏与血管研究所预防心脏病学与心脏康复部主任。

  这项研究招募了113名参与者,他们依次(随机顺序)被提供完整的膳食计划,分别以红肉、白肉和非肉类(主要是素食)作为主要蛋白质来源。这些饮食占到每日总热量摄入的25%。所有的参与者在两次饮食计划之间都进行“洗净”饮食。

  经过一个月的红肉饮食过程,绝大多数参与者血液和尿液中的TMAO水平都有所升高。平均而言,与白肉或非肉类饮食相比,红肉饮食期间血液中的TMAO水平增加了大约3倍,有的参与者的TMAO水平甚至上升了10倍。尿液中的TMAO水平也出现了上升。然而,在他们停止红肉饮食后,血液和尿液中的TMAO水平在随后的一个月中下降。

  该研究还取得了一项意外的发现,即参与者长期的饮食选择会通过改变肾脏排出TMAO的有效性来影响肾功能。例如,当红肉饮食减少TMAO排出时,却增加了肉碱和其他肉碱衍生代谢物的排泄效率。

  Hazen博士说:“据我们所知, 这是首次有研究表明肾脏能根据个体的饮食(盐和水除外)改变排出不同化合物的效率。我们知道生活方式因素对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这些发现建立在我们之前关于TMAO与心脏疾病联系的研究之上。它们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说明饮食干预如何成为降低TMAO水平和降低随后心脏病风险的有效治疗策略。”

  在刚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临床研究期刊)》上的另一项研究中,Hazen博士及其团队发现了一个潜在的新靶标,可以通过深入挖掘肠道微生物途径,将肉碱转化为TMAO,从而预防心血管疾病。

  研究人员们发现,肉碱(富含于红肉、功能饮料及补充剂中的营养素)通过两步过程在肠道中被不同的肠道细菌转化为TMAO。研究团队发现,第一步在吃肉和吃素的人体内是相似的。但是在第二步,吃肉的人体内的TMAO形成显著增强。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每天补充肉碱可以诱导TMAO的产生,即使对于依旧采用正常饮食的素食者来说。今年早些时候,Hazen博士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了研究人员如何通过阻断胆碱转化为TMAO的微生物途径,设计出一种预防心脏病和凝血风险的潜在新药。

  Hazen博士的团队比较了每日口服肉碱补充剂对吃肉和吃素人的影响。在初始情况下,素食者将肉碱转化为TMAO的能力受限,而吃肉的人可以快速生成TMAO。在补充了一个月的肉碱之后,两组均显示出产生TMAO的能力增加。

  Hazen博士说:“值得注意的是,素食者几乎不能将饮食中的肉碱转化为TMAO。通过摄取肉碱诱导的途径(即使只是以胶囊补充剂的形式)为我们提供了抑制TMAO的新干预方法的重要思路,这种方法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通过发现这一新途径,我们就可能开发出新的治疗方法,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将其阻断。”


相关文章

EHJ:红肉伤人!红肉消费均与多种疾病风险增加有关

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范围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是CVD的常见并发症,也是CVD的已知危险因素。饮食干预是CVD预防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中就包括限制红肉消费。大部分膳食指南都建议限制红肉和加工......

研究揭示肠道细菌导致手术后感染风险

人们通常认为手术时的无菌环境是预防术后感染的关键,医院在手术室卫生措施方面已做得较好,而一项新研究显示,患者肠道内的细菌也是导致手术后感染的重要风险因素。一个国际团队近期在美国学术期刊《细胞报告》上发......

噬菌体联合疗法可精确打击肠道细菌

科学家首次设计了一种噬菌体组合疗法,可以精确地靶向和抑制与炎症性肠病(IBD)相关的肠道细菌。这项研究展示了利用噬菌体治疗肠道菌群相关疾病的可能性。相关论文8月4日发表在《细胞》杂志。“应用噬菌体疗法......

Science子刊:一种组胺的肠道细菌会诱发IBS患者的腹痛

来自麦克马斯特大学和女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组胺的“超级制造者”肠道细菌,它可以导致一些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疼痛发作。罪魁祸首就是:克雷伯氏菌aerogenes,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多达25......

揭示肠道细菌调控表观转录组修饰促进结直肠癌转移机制

结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是全世界发病人数第三、死亡人数第二的恶性肿瘤。结直肠癌在我国同样不容乐观。尽管结直肠癌的治疗手段不断发展,但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生存仍然不理想,我们需要对结直肠癌的......

科学家发现肠道细菌宿主相互作用的新机制

近期,来自比利时和美国的一项联合研究发现了肠道细菌-宿主相互作用的新机制,肠道杆菌能够利用死亡的肠道细胞释放的营养成分促进自身生长,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杂志,标题为“Microbesexpl......

JHepatol:肝硬化的微生物区系及其在肝脏失代偿中的作用

肝硬化-慢性肝病的常见终末期-与一系列事件有关,其中肠道细菌过度生长和生物失调是核心。细菌毒素进入门静脉或体循环可直接导致肝细胞死亡,而生物失调也会影响肠道屏障功能,增加细菌移位,导致感染、全身炎症和......

红肉在结直肠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结直肠癌(大肠癌,CRC)是对初始在结肠或直肠部位的组织发展形成的癌症统称。它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数据显示,结直肠......

从致病,到治病

科学家们还在探索肠道菌群与更多脑部疾病的关系,包括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以及在发生脑卒中和脑损伤之后,对恢复程度的影响。而每种疾病中,要在人类身上验证从动物实验中获得的发现,并进入临床试验,无疑都面临......

SciAdv:类器官研究揭示消化系统对神经疾病的影响

在许多方面,我们的大脑与消化道紧密相连,感到紧张可能会导致胃部疼痛,而肠道的饥饿信号会使我们感到烦躁。最近的研究甚至表明,生活在我们肠道中的细菌会影响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在动物(如小鼠)中对这些复杂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