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4-10 15:35 原文链接: 约30%的帕金森病患者跟遗传有关

  4月11日,也就是明天,是“世界帕金森病日”。有时候人们会认为,人老了,有一些颤动、走路不稳、动作慢和僵硬都是正常的,其实这有可能是患上了帕金森病。由于人们认识不足,这种病很容易被误诊漏诊。

  什么样的人群最容易得这个病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万新华表示,现在帕金森病大家认为它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环境因素方面,比如说使用杀虫剂,喝井水,毒物接触史这些可能都是环境方面危险因素。一些精神刺激生活事件,可能对帕金森患病的患者有一定的刺激。

  现在的研究发现,遗传的因素作用可能是更大一些,约30%的帕金森病患者是跟遗传有一定的关系。如果遗传携带一些特殊的致病基因,这样与一般人相比,在同样的有害环境因素作用下,你就更容易发病。如果携带的基因异常,在45岁之前就可能会发病。

  万新华认为病人有了典型的帕金森病运动迟缓、僵直、震颤之后,他的病理改变已经很厉害了。她建议如果有条件的话,做一个基因的检测,或者是功能影像的检查,来更早的诊断帕金森病。

  万新华表示,帕金森病属于一种慢病,要想根治,现在不现实。医生能帮助患者的就是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或者手术的方法,多数病人能够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都过一个基本正常的生活自理的状态。另外,心态特别重要。生活有规律,多做运动。因为他们比一般人做运动费力,所以可以散布、打太极拳、国外还有音乐疗法。你心态特别好的话,可以延缓疾病的发展,减少疾病对这些患者的影响。

相关文章

培育出世界首只克隆羊多莉的科学家威尔穆特辞世

综合外媒报道,克隆先驱、英国科学家伊恩·威尔穆特(IanWilmut)于9月10日去世,终年79岁。据美联社报道,爱丁堡大学表示,伊恩·威尔穆特因长期患有帕金森病,于当地时间9月10日与世长辞。《卫报......

新发现|测量线粒体DNA损伤可预测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脑部疾病,它会逐渐导致行动困难、震颤,最终痴呆。在其长达数年的病程中,早期诊断往往非常困难。近日,一项使用啮齿动物和帕金森病患者组织的研究表明,血液样本中发现的DNA损伤为早期诊断该疾病......

我国科学家为吲哚布芬治疗中重度缺血性卒中患者提供高级别临床证据

抗血小板治疗是卒中二级预防的主要手段之一,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是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作为可逆的血小板环加氧酶抑制剂,吲哚布芬相比于阿司匹林可能具有较低的出血风险,并且如果发生出血可在停药后迅速止血。......

我科研人员的最新发现有望推动帕金森病早期精准诊断

通过研究开发帕金森病的PET分子影像学标志物,不仅为帕金森病早期诊断提供了客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也为研发相关治疗药物找到了可靠的评估指标。近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研团队关于这......

研究新发现!运动数据或能低成本筛查帕金森病

《自然-医学》6月3日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通过运动追踪设备采集的数据或能作为预测帕金森病未来发展的早期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数据或能实现相对低成本且无创的大规模人群筛查,但仍需开展进一步研究。帕金森......

《柳叶刀》子刊:帕金森病诊断重大突破!

目前,帕金森病(PD)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典型的运动障碍症状,但这些症状往往出现在疾病中后期,对于存在早期非特异性症状,如睡眠障碍或嗅觉丧失的人群,通常很难得到诊断,这也使得早期PD的误诊率非常高。能......

揭秘帕金森病知“帕”不惧“帕”

日前世界帕金森病日“抗帕不怕一森守护”科普宣教活动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这次活动是帕友们线下的久别重逢,现场通过科普讲座、暖心互动、健康咨询等环节,建立起医患之间的沟通桥梁,帮助患者科学认知,积极干预,......

中国帕金森病遗传因素特征研究,测序技术是关键

记者2月15日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获悉,该院神经内科、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医院)教授唐北沙科研团队于2月10日在《npj-帕金森病》(npjParkinson'sDisease)上......

蛋白质形状有助检测帕金森病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发现,健康人士和帕金森病患者脊髓液中一组蛋白质的形状不同,这些蛋白质有望用作检测帕金森病的新型生物标记物。相关研究刊发于最新一期《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杂志。许多人类......

首个用AI之“眼”评估帕金森病的技术来了!

7月23日,瑞金医院帕金森病一站式专病中心2.0暨HEIMDALL人工智能评估技术在上海正式发布。据悉,为更好地服务帕金森病患者,2020年4月11日,全国首家帕金森一站式诊疗中心在上海瑞金医院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