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和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组成的国际团队,近日研发出一种创新性的纳米粒子载体,能够像精准导航的无人机,将基因药物直接投送至肺部病灶。这项同时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和《美国化学学会杂志》的成果,为肺癌和肺囊性纤维化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
在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筛选测试了150多种候选材料,最终优选出性能卓越的纳米载体。这种比发丝千分之一还细的“分子运输车”,不仅能安全搭载信使核糖核酸和基因编辑工具,还能突破肺部重重屏障,准确到达目标细胞。
小鼠实验显示,这种基因药物递送系统不仅显著抑制了肺癌发展,还成功改善了因囊性纤维化而受损的肺部功能。肺囊性纤维化这种遗传疾病原本就像给肺部“上了锁”,而新技术则提供了精准的“基因钥匙”。
团队形象地解释说,他们建立了一个智能化的“脂质材料库”,就像为不同快递准备的专属包装箱,这些纳米载体可根据治疗需求定制化设计,到达患者体内不同器官。这种纳米“快递”系统展现出双重治疗能力:既能唤醒免疫系统围剿癌细胞,又可修复缺陷基因,恢复肺功能,而且尚未观察到明显副作用。
由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和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组成的国际团队,近日研发出一种创新性的纳米粒子载体,能够像精准导航的无人机,将基因药物直接投送至肺部病灶。这项同时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和......
由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和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组成的国际团队,近日研发出一种创新性的纳米粒子载体,能够像精准导航的无人机,将基因药物直接投送至肺部病灶。这项同时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和......
图(a-b)基于双配体策略的工程化MspA纳米孔检测稀土原理示意图;(c)16种稀土的单分子纳米孔信号;(d)16种稀土的纳米孔信号的散点图展示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225405、223......
近日,由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薛其坤院士领衔的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研究团队,发现常压下镍氧化物的高温超导电性相关研究成果在《自然》杂志发表,为解决高温超导机理的科学难......
你能想象吗?在那些看似普通的金属里,藏着一个由无数微小“积木”搭成的微观世界。这些“积木”就是晶粒。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李秀艳团队在研究纯铂的晶粒时,首次发现了纳米尺度下Kel......
“空天海地的网络建设,信息世界感知力、通信力以及智算力的建设,迫切需要高端、新型的硅基芯片。然而‘自上而下’的光刻技术制造方式已经接近物理极限。”在日前举行的香山科学会议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宁生说,全......
韩国浦项科技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SangminLee与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DavidBaker合作,通过使用人工智能模拟病毒的复杂结构,开发了一种创新的治疗平台。相关研究成果......
11月30日,记者从西南大学获悉,该校植物保护学院何林教授团队成员钱坤教授通过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酯负载到金属有机骨架上,成功研发出EB@PCN-222@HA新型控释纳米农药。这种农药具有缓控释相结......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赵潇、聂广军团队与北京生物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王恒樑团队合作,基于DNA纳米技术构建了形状和大小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非常相似的定制纳米疫苗,设计并构建了具有不......
近日,一项发表于《纳米级进展》的新研究称,科研人员将比人类头发细200倍的“意大利面”细丝编织成绷带,可帮助预防伤口感染。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AdamClancy研究团队制备了一种由面粉和甲酸(常见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