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12-22 08:15 原文链接: 纳米生态降解地膜有望破解“白色污染”

  山东鑫鑫大壮降解塑料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等单位20日在济南共同宣布,他们研发出新型纳米生态降解地膜,已通过专家鉴定,有望破解农田“白色污染”。

  据介绍,这种纳米生态降解地膜将国际先进的“氧化-生物”降解技术与纳米技术有机结合,降解过程为先通过自然界中的氧元素将地膜主要成分――聚乙烯等高分子聚合物氧化断链成亲水性小分子,然后被自然界中的细菌、真菌消化吸收,最终以二氧化碳、水和腐殖质的形式回归自然界,从而实现自然降解。

相关文章

换上这个“小元件”,细菌就能“吃”塑料

  自然界有一种能“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塑料)的细菌,它依靠一种特殊的酶将PET水解成可利用的小分子。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第二种能“吃”PET的细菌。这种细菌分泌的酶真的与......

科学家造出了能在几天里完全降解的塑料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在这个呼吁保护环境的特殊日子里,《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一篇应景的重磅文章。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TingXu教授领衔的一支科研团队开发出了一种全新的可降解塑料,不用特殊条......

我国科学家用二氧化碳合成新型生物降解塑料并实现量产

记者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了解到,该所研究员王献红团队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历时二十年时间实现了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的工业化生产,年产5万吨。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元凶”,但又是一种低成本碳资源,......

应对塑料污染的“技术流”

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塑战速决”,呼吁全球关注一次性塑料污染。面对这一全球性挑战,各国研究人员在呼吁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的同时,也试图运用技术手段减少污染,提出“替代一批”“消耗一批”“转化一批”的技术路......

光明的黑暗面:人造光如何威胁自然界

研究发现夜晚光线正在对生态系统产生无处不在的长期压力在荷兰的微型生态系统中,研究人员正在测试人造光的影响。图片来源:KamielSpoelstra/NIOO-KNAW夏夜,德国一个森林湖附近,一些怪异......

神奇面包虫“吃”出生态农业路

依靠黄粉虫提取特殊菌类降解塑料地膜,从而解决地膜污染土地的问题;黄粉虫还可吞食尾菜垃圾,从而转化为类似兔粪便的生物降解颗粒作为肥料,成虫还可作为家禽饲料。记者今天从三亚市南繁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三亚南......

Cell子刊:惊了!这种毛虫竟然可以消化塑料

塑料是一种廉价而易制的材料,但它的降解却一直是个难题。据估计,每年全球约生产8000万吨聚乙烯,而每年每人使用的聚乙烯塑料袋也高达230个。尽管这些材料给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一般而言,低密度的聚乙烯......

美国研发新催化剂成果将助推可降解塑料生产

塑料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普通塑料在自然条件下很难降解,由此带来的环境成本高昂。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开拓了低成本高效制造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有机催化新途径,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新一......

自然界第五种基本相互作用能否成为惊喜

麦克斯韦总结了前人一系列发现和实验成果,于1875年提出了描写电磁作用的基本运动方程式,后来称为麦克斯韦方程。这是第一个完整的电磁理论体系,它把两类作用——电与磁——统一起来了,定量地描述了它们之间的......

Science:科学家发现可有效降解塑料的特殊细菌群体

近日,刊登于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论文中,来自日本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很多一次性水瓶中发现了可以“吃”塑料的特殊细菌,该研究发现或为后期开发新方法来处理每年全球产生的超过5000万吨特殊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