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分子发出闪光,发出的光子就不可能再返回。但据英国剑桥大学网站13日报道,该校研究人员设法把单个分子放在一种微小的光腔里,让它发出的光子返回到分子中,在适当的时候再离开,让能量在光和分子之间来回振荡,形成一种分子和光的量子态强耦合。这一成果有助于开发量子技术,以及能控制物质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新方法。相关研究发表于英国《自然》杂志。

  以往试图混合分子和光的实验非常复杂,通常在极低温度下才能实现。而新方法能在室温下产生这些“半发光”分子。研究人员用金纳米粒子和金原子薄膜围成微小的“廊道”,把亚甲基蓝染料分子放在里面。金原子薄膜就像镜子,围成的直径约1纳米“镜廊”,成为捕获光的光腔。负责这项研究的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纳米光子学中心教授杰里米·鲍姆伯格说:“虽然比一根头发还细几十万倍,但对一个分子来说,它就像一个‘镜廊’。”

  为了实现分子与光混合,还要让染料分子在‘镜廊’中保持直立姿势。研究论文第一作者罗希特·奇卡拉第说,一般分子会平躺在金膜上,很难让它们“站”起来。他们把染料分子装入一种叫做“瓜环”的桶形分子笼中,使其保持直立后开始实验。最终他们发现,分子散射光谱分裂成两个分离的量子态,这是“混合”的特征标记,光谱间隔反应了光子在不到万亿分之一秒内又返回到分子中。

  奇卡拉第说,为了找到这种特征标记,他们花了几个月时间来收集数据。研究的一个关键是证明了对单分子来说,即使在室温条件和金属有很强大光吸收作用的情况下,光与物质强混合仍可能实现。

  研究人员指出,分子和光之间这种不同寻常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控制物质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新方法,有助于科学家处理量子信息,理解复杂光合作用过程的工作原理,甚至控制原子之间的化学键。

 

相关文章

科学家提出构建聚电解质组装体新策略

将光热治疗(PTT)与磁共振成像(MRI)集成在纳米诊疗体系中,对实现个性化诊疗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但现有纳米体系的限域环境严重抑制了具有光热性能染料的激发态分子内运动,进而极大地限制了其光热性能。......

首个实验室造“量子算盘”问世

想知道一个非常大的整数是否是质数吗?意大利国际高等研究院(SISSA)、的里雅斯特大学和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合作提出了一种创新方法,可通过使用某种“量子算盘”回答这类问题,该“算盘”具有以可控方式与整数......

首次在固态体系实现保真度99.92%量子受控非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杜江峰院士、石发展教授等在量子操控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基于金刚石氮-空位(NV)色心量子比特实现了保真度99.92%的量子CNOT门(量子受控非门)。相关研究成......

经典系统内首次观察到“准粒子”

韩国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自然·物理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首次在经典系统内观察到此前被认为仅出现于量子系统内的“准粒子”,最新研究有助于科学家们进一步揭示经典耗散系统的多体物理学。准粒子不同于通常所......

多光子非线性量子干涉首次实现

记者16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任希锋研究组与国外同行合作,基于光量子集成芯片,在国际上首次展示了四光子非线性产生过程的干涉。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光学权威学术期刊《光学》上。量子干涉......

双剑合璧!科学家“掌舵”分子论证基础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无处不在,如何精确调控化学反应是化学科学研究的核心目标之一。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工程师们常常通过添加催化剂、改变化学过程的温度、压力等宏观参数,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化学反应,得到了所需的化学反应产物......

实现量子点—分子杂化体系的近红外热延迟发光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与副研究员杜骏团队在量子点—有机分子能量传递机制与应用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团队采用低毒性的CuInSe2量子点结合并四苯分子,实现了该类杂化体系在近红外波......

新方法用电场精确操纵单个量子点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664.shtm科技日报讯(实习记者张佳欣)量子计算初创公司迪拉克(Diraq)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

研究首次实现基于新型二维材料非线性的量子光源

量子光源作为量子光学系统必不可缺的部分,其小型化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在二维材料非线性量子光源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二维材料的层内晶体结构稳定,......

量子科技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现在这条产线,就是我们在量子通信领域从实验室真正走向产业化的很好标志。”站在目前量子信息行业内精度最高的SMT全自动化表面贴装生产线前,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盾量子”)副总裁、副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