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5-30 11:58 原文链接: 经济日报:拯救长江生态真的无能为力?

  关于江豚的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4月6日,江西新昌发电厂排水口下游50米处的赣江边,发现一头死亡江豚;5月10日,湖北黄冈市蕲春县双沟江滩发现一头江豚尸体……

  两个月前的全国两会期间,政协委员、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赵进东院士通过科技日报疾呼“救救长江,救救江豚”。

  实际情况也许更糟。农业部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赵依民告诉记者,仅他接到的报告,“今年年初以来,江豚意外死亡已经有十几头”。

  “长江生态现状比专家估计的更加严重”

  对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曹文宣院士、赵进东院士等专家提出的长江“禁渔十年”的建议,赵依民表示赞同。

  赵依民说,江豚存世量比大熊猫还要少,其生存状况只是长江生态的一个缩影。“从日常管理工作来看,长江生态现状比专家估计的更加严重。”

  长江有鱼类370多种,其中160多种为长江特有,“但现在见不到那么多了”。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曾经希望做一个图谱,让渔民们认识长江特有的鱼类,但几年时间,连一半的鱼类品种都没有收集到。

  “长江生态功能正在大范围、大规模地消退。”赵依民称。

  他说自己不敢想象,这样一条1万亿立方米径流量、180万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的大江,如果真在生态中失去作用,会变成什么样。他担心,“再这样下去,只能是‘水体荒漠化’,长江中没有生物,只有水和沙,长江再无法给生命提供生存环境,无论大鱼小鱼都无法存活”。

  赵依民所在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正是“珍稀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与管理、资源与渔业水域环境的监测与评估”。但让他和同事们苦恼的是,“伸向长江的手太多,都在向长江索取。对鱼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复杂程度超出我们的工作”。

  长江沿岸有40多万家化工厂;长江干流除葛洲坝、向家坝、三峡3个大型水电站外,在建水电站还有十几家,长江支流上建起的水坝更有200多座;此外,大量挖沙、繁忙的航运,还有每年300亿吨工业污水、庞大的生活污水流入长江。

  而这些又岂是一个渔业部门能够改变的?对长江鱼类的保护,在赵依民这里显得“有心无力”。

  禁渔期制度存在困难

  专家们似乎也看出了这项工程的复杂性,他们认为,把目前每年3个月的禁渔期改为“十年全禁”,首先把过度捕捞控制住。

  但这似乎也不是易事,至少不是一两个部门能办到的。赵依民告诉记者,这需要推进多部门合作,实现真正的“退捕还鱼”。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是世界上保存比较完整的大流域性生态系统,水域面积约占全国淡水水域面积的50%。

  目前实施的禁渔政策始于2003年,至今已是第11个年头。赵依民介绍说,当时我国制定的禁渔政策在国际上都属于先进的。

  为缓解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长江渔业资源迅速衰退,农业部2003年正式在长江流域组织实施每年为期3个月的禁渔期制度,禁渔范围涉及沿江10个省(市)。但现在看来,效果似乎不尽如人意。

  农业部渔业局提供给记者的资料显示,在他们报送国务院的报告中也坦承,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资源养护措施,长江禁渔期制度实施10年来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也面临一些困难。

  这份报告称,受长江水利水电、航运挖沙等工程以及水体污染和禁渔期外酷渔滥捕等因素影响,大量生物繁衍栖息场所遭到破坏,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仍处于衰退状态;因成本增加、资源减少,渔民收入增长缓慢,加之缺少禁渔渔民补贴和解困资金,部分渔民甚至出现返贫现象。

  全面禁渔,渔民生计如何解决?

  对专家“十年禁渔”的建议,农业部在回复科技日报采访时称,目前长江禁渔期制度已覆盖沿江11个省(市)的37914艘合法捕捞渔船,涉及专业捕捞渔民145339人。而统计显示,2011年长江三峡库区、坝下、洞庭湖、鄱阳湖和河口区的天然捕捞量不足5万吨,已不足以支撑10多万捕捞渔民的生计需要。长江的水生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压力,在长江流域实施“退捕还鱼”的休养生息政策十分必要也很紧迫。

  “但正如上述政协委员在建议中所言,政策能否推出,关键在于长江渔民生计问题以及相关省市的渔政执法能力。”农业部称,近年来在其积极争取下,沿江很多市县已将禁渔期间困难渔民生活补助纳入财政支持范围,但现有的政策措施和投入规模,还远不能满足长江“十年禁渔”需要,特别是无法解决长江渔民退捕之后的生计问题。

  赵依民则建议,国家通过生态补偿的方式,将长江渔民参照水利工程移民“转出去”,“这对国家长远发展是有利的”。但这不是一个部门所能解决的事。

  赵依民告诉记者:“作为一个小部门,协调这样的事情难度很大。有时候我提个包在民政部、财政部,感觉自己就和一个渔民一样无力。”

相关文章

科学家提出生物资源知识产权保护新方案

生物资源的分发、鉴定及知识产权保护是生物技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近日,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的研究团队在《ScienceAdvances》发表题为“Geneticphysicalunclo......

超700万份数据“一站式淘宝”中国科学院生物资源目录发布

生物资源信息平台建设及其应用研讨会12月9日在京举办,会上发布了中科院生物资源目录。记者了解到,该生物资源目录汇集了中科院40个研究所76家生物资源库馆超过700万份生物资源数据,公众可以利用这一“一......

摸清生物资源家底我国将建红树林基因库

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牵头承担的“红树林生物资源调查与重要种类DNA条形码库构建”项目近日在广州启动。该项目意在摸清我国红树林生物资源和重要种类基因资源“家底”,为我国的红树林研究、保护与管理以及......

摸清生物资源家底我国将建红树林基因库

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牵头承担的“红树林生物资源调查与重要种类DNA条形码库构建”项目近日在广州启动。该项目意在摸清我国红树林生物资源和重要种类基因资源“家底”,为我国的红树林研究、保护与管理以及......

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

我国又一重大科研平台——“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日前在云南大学揭牌,同时举行了第一届第一次学术委员会会议。“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和科技部依托云南大学和......

中科院生物遗传资源评价与组学应用技术培训班举行

1月23日至24日,为进一步推进生物资源的保藏和有效利用水平,提高中国科学院各生物资源保藏库资源保藏、评价的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由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主办,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中科院生物遗传资源库工作......

“十三五”生物技术领域生物资源专题研讨会在武汉召开

为加强“十三五”生物技术领域生物资源专题的战略研究,推动“十二五”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药食同源主题项目的顺利实施,2014年7月17-18日,“十三五”生物技术领域生物资源专题研讨会暨“十二五......

吴园涛:海洋生物高值利用研究任重道远

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利用是一项极有发展潜力的希望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的突破口,极有可能成为海洋生物产业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不过,我国在海洋生物高值利用研究方面取得创新科技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

海湾生境和生物资源修复技术创新应用通过鉴定

12月28日,山东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山东半岛海湾生境和生物资源修复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进行了鉴定。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

第五届中韩生物资源保藏和应用双边研讨会在首尔召开

12月5日,第五届中韩生物资源保藏和应用双边研讨会在韩国首尔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与韩国国立资源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其主题为水生生物资源的保藏和应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朱作言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