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5-09 17:40 原文链接: 美宇航局海底模拟执行太空任务

两名宇航员、一名海底工程师和一名经验丰富的科学家将会置身于佛罗里达东海岸的宝瓶座海底实验室,模拟执行太空任务

  美国宇航局计划于近期展开一次海底实验,模拟执行太空任务。届时,两名宇航员、一名海底工程师和一名经验丰富的科学家将会置身于佛罗里达东海岸的海底,模拟执行太空任务,从而检验外太空探测的新理念,掌握更多有关在极端恶劣环境下进行工作的知识。

  美国宇航局5月4日宣布,将于本月10日开始进行第14次海底实验,为期14天。这次实验是NASA名为“极限环境任务实施”(NEEMO)项目的一部分。

  加拿大宇航局宇航员克里斯-哈德菲尔德是此次海底实验的领导者。克里斯是一名资深宇航员,有过多次太空行走经历。从本月10日起,克里斯将带领其他参加实验的人员,在“宝瓶宫”海底实验室体验太空生活环境,展开模拟执行太空任务的实验。

  据悉,美国宇航局(NASA)在佛罗里达州Key Largo附近的海底建立了一个名为宝瓶宫(Aquarius)的海底模拟实验室。这个能容纳6个人的实验室能够训练宇航员在模拟的环境下熟悉太空飞行,并开展一系列科学实验训练。宝瓶宫模拟器长14米,宽3米,装备有全套的设备,位于海面一下18米。借助于这个模拟器,宇航员不必要再等候轮到登上航天飞机或者进入国际空间站的机会去体验太空生存环境。

  本月10日开始的此次海底模拟实验,将会利用海床模拟其他行星的表面和低重力环境。为准备此次海底实验,2009年10月潜水员在宝瓶宫模拟器附近放置了着陆器、探测车和模拟机械臂的小型吊车。

模拟执行太空任务

  据悉,执行此次海底模拟实验的成员将会在宝瓶宫海底实验室内生活、进行模拟太空行走、操纵小型吊车来移动实验室,这同在外星球上搭建宿营地非常相似。

  当潜水员执行操作并检测这些技术时,将会为美国宇航局工程技术人员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和反馈。预计在此次的海底实验中,实验人员将会从着陆器上取下一个模拟月球车、从着陆器上取下少量荷载并模拟将一名失去行动能力的宇航员从海床转送回舱内。

  据了解,此次试验的着陆器和探测车模拟器同美国宇航局考虑用于未来行星探测的着陆器和探测车大小相仿。模拟着陆器的宽度比一辆校车的长度还要大,几乎是其三倍高。宽13.7米,高8.5米,有一个3米高的吊车。模拟探测车比一辆SUV稍大,高2.4米,长4.3米。

训练海中溅落

  哈德菲尔德2001年4月份航天飞机执行STS-100任务时,执行过两次太空行走任务,操纵国际空间站的Canadarm2机械臂。1995年他还在STS-74任务中,执行过大量操纵航天飞机Canadarm的任务。其他参加此次海底实验的人员包括,美国宇航局宇航员兼太空飞行医生托马斯-马斯伯恩,“月球车”副项目经理安德鲁和科学家史蒂夫-夏贝尔。北卡罗来纳大学的詹姆斯和内特-本德是建设外星球露营地的技术人员,他们将会提供工程技术支持。

  在宝瓶宫实验室内时,实验小组将会进行生命科学实验,主要关注在极端环境下人们的行为、表现和心理。此次实验还将对自动开展工作展开研究。也就是说,实验中将会有一段时间成员间的通信和任务控制中心的通联将受到限制,这中状况在未来人类探索火星或月球时也将会遇到。

据悉,宝瓶宫实验室归属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由北卡罗来纳大学操作运行。  

相关文章

太空中浮萍也会浮在水面

俄罗斯宇航员正在国际空间站开展浮萍生长实验,初步结果显示这种水面浮生植物在太空失重条件下也会浮在水面。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俄科学院生物医学研究所科研负责人莱温斯基赫的话说,为观察浮萍在太空失重条件下的......

NASA宇航员太空生活近一年,部分基因改变?

当地时间4月11日,美国宇航局(NASA)公布了一项研究结果,2015年至2016年间,在国际空间站度过340天的宇航员斯科特•凯利(ScottKelly)从体重到基因都发生了改变。资料图:美国宇航局......

中国在太空建立太阳能发电站外媒:将缓解能源短缺

近期,中国首个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已在重庆启动建设。据悉,空间太阳能电站即在地球轨道上建立太阳能电站,收集太阳能,并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向地面提供持续电力的发电系统。与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相比,空间太阳能......

神秘而伟大听听这些来自太空的喜讯

人类对浩瀚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歇。2019才过去不到三个月,来自神秘太空的喜讯便频频传来。嫦娥四号着陆月球背面成为月背首个“地球行者”今年1月3日,中国嫦娥四号成功在月球背面的预选区域着陆,并传回了世界首......

欧空局“鱼叉”清理太空垃圾试验成功

日前,欧空局“碎片清理”(RemoveDebris)项目试验取得成功,卫星发射“鱼叉”成功捕获目标。该技术为太空垃圾清理提供了新途径,但其潜在军事价值也让人“毛骨悚然”。空客公司发布的试验视频显示,模......

欧空局“鱼叉”清理太空垃圾试验成功

日前,欧空局“碎片清理”(RemoveDebris)项目试验取得成功,卫星发射“鱼叉”成功捕获目标。该技术为太空垃圾清理提供了新途径,但其潜在军事价值也让人“毛骨悚然”。空客公司发布的试验视频显示,模......

长期太空生活让免疫系统保持“高度警戒”

美国航天局一项双胞胎对比研究显示,长期太空生活有可能会让宇航员的免疫系统处于高度警戒状态,并改变他们一些基因的活跃程度。2015年至2016年,美国宇航员斯科特·凯利在国际空间站上连续生活340天,而......

“旅行者1号”再立新功

自1978年美国天文学家VeraRubin通过旋转曲线第一次提供了暗物质存在的证据以来,在过去的40年间,天文学观测为暗物质的存在积累了丰富证据。然而,暗物质的本质仍晦暗不明,不过黑洞作为暗物质的一种......

科学家提出探索太空的未来方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引力波探测“空间太极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吴岳良应邀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徐淑岩团队以及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的同事联合在《自然》(Nature562,185-18......

地球轨道上的太空垃圾碎片从何扫起

地球轨道上的太空垃圾碎片图片来源:ESA7月2日,CryoSat-2卫星正像往常一样,在地球表面上空700多公里处的轨道上运行,监测着地球上的冰层。但这一天,欧洲空间局(ESA)的工作人员们发现,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