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07 09:39 原文链接: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疗法介绍

  尽管溶栓疗法能降低老年AMI近期病死率,但老年患者接受溶栓治疗较中青年人少, 50岁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占74%,>65岁老年人占33%,>75岁为19%,>85岁占7%。其原因是老年人出血危险性增加低危梗死(较少导联ST段抬高值较小)诊断不肯定(无ST段抬高而出现左束支阻滞、无胸痛)疗效不肯定( 发病>6h来就诊、Q波出现)以及精神状态改变。老年人溶栓最大的危险是颅内出血,可导致严重后后遗症、终身残疾和死亡。颅内出血与年龄有一定关系,>70岁颅内出血是75岁是<75岁的2倍,但控制各种临床和治疗参数后并未发现患者年龄是一个独立预测因子。因此,高龄只是影响颅内出血的因素之一且不是主要因素。以往考虑老年AMI合并症多,病情重、表现不典型、就诊时间晚、溶栓致颅内出血的危险性等原因,把溶栓年龄限制在<65岁(中国)或<75岁(美国)。但欧洲几大组研究对年龄未加限制,发现溶栓疗效随增龄而降低,颅内出血的危险却随增龄而增加。尽管老年人溶栓疗效不如中青年好,但用溶栓疗法降低病死率的绝对值来衡量,年龄愈大溶栓获益愈多,老年AMI病死率高,溶栓疗法虽有露内出血的危险性,但其降低病死率已明显超过露内出血,从危险和获益等方面考虑,老年AMI使用溶栓疗法仍然是一种有效的措施。

  早期研究规定发病6h内进行溶栓疗法,由于就诊较晚,30%患者得不到溶栓治疗。后来研究表明,发病7—24h内溶栓(晚期溶栓)同样能降低AMI梗死区内出血,从而增加心脏破裂的危险性,晚期溶栓心脏迫切比早期溶栓高3倍。尿激酶100万单位溶于生理盐水60ml为中,静滴30min;链激酶150万单位溶于生理盐水100ml中,静滴60min;rt—PA7.5mg/kg溶于生理盐水中,120min滴完。用药后出现胸痛迅速环节,抬高的ST段迅速回降或30min回降50%以上。左束支传导阻滞消失,再灌注性心律失常,CPK无—MB峰值前移,提示闭塞血管再通。溶栓后立即肝素7.5—15U/min静滴,依凝血时间(维持在20—30min)调节用量,连用2—3d噻后氯匹啶0.125—2.25g,1/d,或肠溶阿司匹林100mg,1/d,长期适用。